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职称评审

农业林业类职称评审条件

发布时间:2016-02-17 17:29:55更新时间:2016-02-17 17:37:43 1

  农业林业类职称有初级,中级、副高级、正高级工程师。职称是指专业技术人员的专业技术与学识水平和工作能力的等级称号。职称评审是农业林业系统单位内职位晋升的依据,无论个人业绩如何,都要通过职称评审来取得国家承认的职称等级证书才能拥有晋升的资格。这里介绍一下农业林业类职称评审条件,以供农林系统职员选用。

  1.助理职称:

  (1)大学本科毕业,从事专业技术工作一年以上。

  (2)大学专科毕业,从事专业技术工作二年以上。

  (3)中专毕业,从事专业技术工作三年以上。

  (4)高中毕业,从事专业技术工作七年以上。

  (5)初中以下学历人员,从事专业技术工作十年以上,同时应具备员级职务。

  2.中级职称:

  (1)大学本科毕业,从事专业技术工作五年以上,担任助理职务四年以上。

  (2)大学专科毕业,从事专业技术工作六年以上,担任助理职务四年以上。

  (3)中专(高中)毕业,从事专业技术工作十年以上,担任助理职务四年以上。

  (4)初中以下学历人员须从事专业技术工作十五年以上,担任助理职务四年以上。

  3.高级职称:

  (1)大学本科毕业,从事专业工作十年以上,担任中级职务五年以上。

  (2)大学专科毕业,从事专业技术工作十五年以上,并担任中级职务五年以上。

  (3)中专、高中毕业,从事专业技术工作二十年以上,并担任中级职务五年以上。

  凡符合上述申报条件的人员,还必须遵纪守法,具有良好职业道德,能认真履行岗位职责,在本专业岗位上做出显著成绩,且具备相应的专业理论水平和实际工作能力。

  二、破格申报条件

  为了不拘一格选拔人才,对确有真才实学,成绩显著、贡献突出的人员,可以不受学历、资历的限制破格申报高、中级职务任职资格。

  (一)破格申报高级职务者必须具有下列条件中的二条:

  1、获得部、省级表彰的学科带头人;地市级以上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荣获国家、省级表彰的乡镇企业家或优秀厂长、经理。

  2、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三等奖以上;省、部二等奖以上;地市一等奖以上(含发明奖、成果奖、自然科学奖、星火奖)项目的主要完成者;获得国家级金、银产品奖或省、部级名牌产品奖或优秀工程奖的主要生产技术负责人;创国家级、省级新产品奖的主要生产技术负责人。

  3、直接主持完成大型项目或全面负责大中型企业生产经营管理工作或对非公有制企业技术发展作出突出贡献,取得明显经济效益者;企业连续二年营业收入在2000 万元以上(省确定的山区县1000万元以上)、或利税在400万元以上(省确定的山区县200万元以上)的主要负责人。

  4、在技术发明、创新、改造、专利、推广、应用中,取得的经济效益连续二年(申报高级职务的前二年)占本企业利税总额(400万元以上,贫困山区200万元以上)20%以上的主要技术负责人。

  5、对本专业技术岗位的工作创立了有价值的经验,并在省内同行业中推广的主要贡献者;担任中级职务期间,成绩显著,并获得省级以上先进工作者称号的;或者在地市以上报刊或会议上发表过两篇以上被同行专家认定为有价值的学术论文,或正式出版过有价值的著作或译著。

  (二)破格申报中级职务者必须具备下列条件中的二条:

  1、获国家科技进步、星火计划四等奖或省、部级科技进步、星火计划三等奖以上项目的主要完成者,或获地(市)科技进步二等奖以上项目的主要完成者或获省部优质产品或优质工程的主要技术负责人。

  2、在地市级以上报刊发表专业技术论文三篇以上或专著。

  3、直接主持中型项目或中型骨干企业的专业技术工作,且连续二年以上取得了明显效益者。

  4、担任助理级期间,成绩显著且获地(市)级优秀企业家或先进专业技术工作者称号的。

  推荐期刊:

  《林业科技开发》杂志是由南京林业大学与国家林业局科技司等联合主办的国家级林业技术期刊,是国家林业局重点扶持期刊,她以实用性强、信息量大的特点而深受广大林业科技工作者喜爱。

林业科技开发

  本刊于1987年3月由国家林业局科技司与南京林业大学创办。创办的目的就是要改变当时学术性期刊偏多而真正面向林业生产的技术指导性期刊偏少的局面,改变当时重学术研究轻技术推广的状况,办一份真正属于林业生产一线科技工作者自己的刊物。为此,提出了以“面向全国、注重开发、推广成果、服务生产” 为宗旨的办刊方针,并提出了“人无我有,人有我优”的编辑指导思想,逐步形成综合性广、实用性强、信息量大的编辑特色。本刊报道内容范围包括:经济林、用材林、防护林、园林绿化以及木竹材加工、人造板制造方面的最新成果与经验,同时提供各种信息服务,如最新专利的介绍、科技鉴定消息、林木种苗信息等。


转载请注明来自:http://www.yueqikan.com/zhichengpingshen/5662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