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师范类体育教学在学校中有着特殊的重要地位,师范技能的培养对师范生有积极全面的重大影响,对促进学校体育事业变化发展有着积极全面的重大影响。本文从师范院校师范性角度,重点阐述了体育是教师职业技能训练的主要内容,强调通过体育教学手段,提高师范体育技能。
关键词:高校体育;技能培养;实施途径
1高校师范体育教学现状
随着人们对高校体育本质的认识和看法的提高,在体育实践活动中不断思考和总结,高校的体育教学体系要反映社会一定历史时期的学校教育需要,而师范院校公共体育教学必须侧重于师范技能的培养。
随着社会的发展,科技的进步,人们对体育科学研究也进一步深入。特别是我国实行改革开放以来,关于高校体育教学体系的研究可谓百花齐放,争芳斗艳,显示出了高校体育理论园地空前繁荣景象,提出了许多体育思想。例如增强体质、快乐体育、终身体育、全面发展身体、体育与竞技相结合等。比较分析这些体育思想不难看出,它们之间既有相融性又有差异性,从各自的思想目标看,都是以育人为目的,但在强调身心两个方面的侧重点上又有所不同,这是因为他们所依据的学科基础上存在着差异,有的是以生物学为基础,而有的则是以社会学为基础。在实践中这些体育思想谁也不能说服谁,谁也不能占主导地位。实事上体育理论界对此亦末取得共识,这主要是由于人的生长发育有其自身的发展规律,不同的年龄阶段有其不同的特点。而上述体育思想实际上就是根据某一两个年龄阶段的特征,从生物学或社会学的角度提出来的。因而表现为在某一年龄阶段,某一体育思想起主导作用。例如小学阶段就是快乐体育思想起主导作用:初中阶段则是全面发展身体和增强体质体育思想起主导作用:高中阶段是以体育与竞技体育相结合的体育思想为主;而大学阶段则是以终身体育思想为主导。
纵观这些体育思想不难看出他们彼此相对独立又互相联系,相互渗透。反映了学校体育典型阶段性特征,其基本指导思想应该是一个开放性的学校体育思想体系。师范院校公共体育教学包含了普通教育和职业教育,既终身体育和师范技能。
2关于师范院校体育教学的指导思想
师范院校是学生接受学校教育的最后阶段,也是“成才”阶段。据此师范院校体育的基本指导思想是进一步发展并完善学生本质,增进身心健康,培养坚持身体锻炼的习惯和能力,为终身体育打下坚实的基础,还要进行体育方面的职业训练,这是师范院校生的双重任务,
为此应努力完成以下基本任务:1、全面锻炼学生身体增进身心健康;2、使学生掌握体育的基本理论知识,懂得体育课的组织,体育与卫生保健知识,体育活动的组织编排,科学锻炼身体的技能,培养体育能力;3、让学生树立正确的健康观、体育观,培养终身参与体育活动的意识与习惯增强公民意识、竞争意识与拼搏进取和合作精神。培养学生热爱教育事业并初步具有学校体育工作的能力。
3关于师范院校体育教学的实施途径
由于师范院校体育教学有其特殊性及双重性,所以我们在对其研究方面应作重于;
3.1提高对师范院校体育教学理论的重要性和紧迫性的认识;
3.1.1师范院校作为高校大家庭中的重要成员,既有普通高校的共同点,又有其自身的特殊性,即师范性。显然,只有把师范院校体育作为一个相对独立的体育现象加以研究,才能揭示建立师范院校体育教学体系的重要性与必要性。
3.1.2.国家的希望在教育,教育的希望在教师,2009年3月全国两会期间,温家宝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对2008北京奥运的成功举办给以高度评价,并非常重视教育事业和国民身体素质的提高。作为教师摇篮的师范院校,它的体育教学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着我国的教育事业和体育大业,影响着国家的未来。
3.1.3.学校体育作为体育的最重要的组成部分,决定着我国体育事业的前途,学校体育在教育理论中的地位非常重要,“教育法”中也确定了体育的重要地位,但现实又告诉我们体育在学校教育中的地位不高。所以出现这种现象除了体育界自身素质的原因和经济的原因外,无疑就与教育界起主导作用的教师的体育意识淡薄不无关系。而这些老师的体育意识又主要依靠师范院校来培养。换言之即要从根本上改善学校体育在学校教育中的地位,就必须从培养师范院校学生的体育意识抓起,如何抓好师范院校学生的体育意识,除了要消除不重视体育,或者把体育只看成是“玩”没什么理论方法可学的错误观念以外,还要注意;○1理论联系实际;理论问题要弄懂、弄通,方法问题要学会操作,能够应用。师范院校学生的体育课,要重视教育、教学能力的培养,教学与课外活动的指导等,都要全面实践,进行具体操作。○2要用发展的观点学习;○3注意学科之间的联系。
3.1.4.全民健身计划纲要的颁布实施给我国体育带来了春天,而正在兴起的素质教育思想又为学校体育带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作为培养师资的师范院校怎样面对素质教育中重要内容之一的体育,已不得不作出改革的回应。
3.2对师范院校体育教学实施途径主要内容的思考
师范院校的特性就是师范性,其体育思想体系既要体现普通高校体育思想,又要突出师范特色。而师范院校的培养目标是培养合格的人民教师,其素质优劣直接关系到我国教育方针的全面贯彻落实,影响着未末人才的健康成长。因此必须把师范院校的体育教学放在较其它院校更为重要的位置上。
师范学生对体育具有职业要求的特点,一名合格的教师,不仅要上好本专业的课程,还要能够胜任各项社会工作,提高社会及教学工作能力。教师要具备较强的组织能力,较强的一项体育技能,较系统的学校体育卫生知识,学校体育工作要做好,更要依靠全体教育工作者,只有当全体教育工作者的体育意识增强了才能真正迎来学校体育的春天。
师范院校体育教学实施途径应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3.2.1增强体质,增进身心健康是学校体育的根本任务,是体育的本质特性所决定的,也是师范院校体育思想体系的目标要求。因此增强体质的体育思想是师范院校体育思想体系的基石。
3.2.2高校体育是终身体育的关键环节,,培养较强的一项体育技能,师范院校体育应该强调培养学生的运动兴趣,只有掌握一项体育技能才能形成终身体育意识,养成自觉锻炼的习惯。终身体育思想是师范院校体育思想体系的核心。
3.3体育学科是一门科学,要求师范生掌握体育和卫生保健的基本理论知识和各项运动的基本技术、技能,是教师职业的需要。把体育作为教师职业技能训练的重要内容,也是素质教育的要求和师范教育改革的方向之一。职业技能训练是师范院校体育思想体系的主要内容。
4今后师范院校体育教学的思考
4.1编写师范院校体育教材
由于师范院校对体育的要求有其特殊性,而现行的大学体育教材以运动技术为主要内容,这与中小学教材没有本质上的区别,而师范院校体育教材则更要突出其教育性和师范性,因此,除编写师范院校体育教材外,还要有学校体育理论与方法的教材。
4.1.1体育课堂教学
4.2师范院校体育教学应精心备课,加长准备部分时间,把准备部分交给学生;教师进行讲评,成为课课练,课堂常规。
1) 理论课是师范院校体育教学的重点,应结合学生实践进行。
2) 充分延伸教学内容于课外活动,让学生组织丰富多彩的体育活动。
3)教学中要注意学生的个体差异,让每一个学生都能热爱或掌握一项技能
4.3关于师范院校体育考核问题
应该包括“自己会”和“能够指导人”两个方面;(一)平时准备部分值日要记入记入平时成绩,编操、体育教案及编排次序册作为评分依据,并分小组到有关学校上几节体育课,以此为依据进行课堂分析,进行评分。(二)课堂考试和教师技能测评相结合;除了课堂考试外,每一位学生必须进行一项体育技能考试,可是运动项目也可是裁判。充分体现师范性的职业技能的体育思想。
参考文献:
[1]施传柱等主编.教师技能训练教程[M].长春:吉林教育出版社,2008.:2
[2]王占春等主编小学体育理论与方法[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5:3
[3]邹继豪主编《全国普通高校体育理论教程[M].大连理工大学出版社,1997:4
上一篇:论篮球裁判员的心理素质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