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本文以“终身体育”的内涵为出发点,阐明了贯彻“终身体育”思想的理论依据,分析了终身体育教学的四要素,着重论述了实现“终身体育”思想的途径。
[关键词]终身体育终身教育
一、问题的提出
“终身体育”是指终身进行体育锻炼和接受体育教育。终身体育思想对培养学员良好的锻炼习惯,掌握科学锻炼身体的理论和方法,具有独立从事身体锻炼的能力,懂得评价锻炼效果的方法等长期起作用的因素具有重要意义。军事体育作为军事院校教育重要的组成部分,是增强军人体质的基础训练;是组成战斗力诸要素中的重要因素;是提高军事技能水平,培养严守纪律,坚忍不拔、吃苦耐劳优良品质的重要手段;也是活跃部队文化生活,适应未来战场环境的重要途径。所以军事体育课程中贯彻“终身体育”思想至关重要。
二、提倡“终身体育”思想的依据
第一、是现代教育对军事体育教育的要求。现代教育论认为,院校教育应是“终身教育”的一环。作为院校教育重要部分的军事体育教育,也应该是与“终身体育”密切相连的体育,以使学员不仅在限定的学习阶段里,而且在任何环境下都能独立自主地进行体育锻炼,发展体力,增强体质,以适应社会生活的需要,适应未来高科技条件下战争的需要。“终身体育”强调体育教育不单只是教育阶段作为人的发展手段,而应是贯穿着人的一生的生活内容。因此,作为生活内容的体育教育应是个人的、自发的行动,在内容、形式和手段上对学员来说都应该是主动的,只有这样,才有可能形成“终身体育”,才能满足现代教育对体育教育提出的要求。
第二、是教学过程本质的反映。教学过程的本质可以表述为:学员在教员的指导下根据培养目标的规定,通过不同渠道的教学形式,进行自身的认识和发展的过程。教学归根结底是要学员自身获得经验,引起行为变化,外因只能影响而不代替学员去体验事物。因此,教学过程的基本矛盾是学员自身内部的矛盾,即学员的认识与发展任务和他们现实的认识能力与发展水平之间的矛盾。学员是推动教学过程基本矛盾运动的内因,而教员的“教”只是外因,它必须通过学员的“学”起作用。所以,教员在教学活动中的种种努力,都要归结到一个目的,即使学员知道应该学,怎样学,喜欢学,直至学会。一句话,就是使学员能够主动学。一切教学过程都必须是学习者自身主体的、自觉主动的认识与发展过程。军事体育教学也不例外,也应该是学员主动的学习过程。
第三、是军事体育发生、发展的自身规律和要求。军事体育教育重要的目标之一是增强学员体质,这一目标是通过体育活动来实现的。体育活动的基本手段是运动,“人体运动和人的其他活动的区别在于运动的主体和客体的统一,人的其他活动是人作用于其他物质的结果,而运动是人以自身的活动,即运动的‘细胞’―动作来引起,调整和控制人体的物质变化和人体工作能力变化的过程。这里运动的主体和客体都属于人的自身。”同时,“体育是满足人类个体及社会的物质需要和精神需要的一种实践活动,”推动这种实践活动的主体也是人的自身。因此,主体和客体统一是体育活动区别于其他活动的固有特征,军事体育活动的进行是建立在学员自觉主动的基础上。
三、终身体育教学四要素
1、体育意识是指学员对长期军事体育目的、意义、作用和功能的认识水平。长期以来军事体育教学重视身体方面的内容,忽视了精神方面的内容,使体育观念淡薄。所以要结合体育知识、运动实践的教学,让学员了解人体生长发育规律,了解人体构造与功能,树立正确的健康观,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和从事身体锻炼习惯,了解学员怎样学、如何练,使之从中得到体验,树立主动参与意识。
2、体育兴趣是指学员对军事体育的爱好、喜好的情绪。教学中要引入生活体育内容与将来社会体育接轨,加强与社会的联系。培养学员自发自主地进行体育锻炼的能力和习惯,使学员理解运动的必要性,从体育锻炼中获得良好情感体验,满足体育欲望和要求。从而建立人与运动的亲密关系,并从中获得快乐。体会到趣味性,竞争的乐趣,胜利与成功的乐趣,必须重视教学过程的个体差异,在学习中更好地掌握运动的特性、知识,享受运动的乐趣。
3、体育习惯是指在长期的体育活动中逐渐形成的不易改变的行为。习惯的养成贵在坚持。军事体育教学中为使每个学员都能享受到运动的乐趣,就要重视个体差异,采用个别化教学、个性化教学方法和通过改变运动难度,使每个学员都能为获得自身的进步而得到满足。通过组织课外活动及各处形式的单项比赛,吸引与促进每个学员参加体育活动,从中发展兴趣,培养爱好体育的情感,引导他们养成锻炼的习惯。
4、体育能力是指完成体育活动所具有的能力,体育能力的提高在于掌握锻炼的知识和方法,军事体育教学要以知识性、趣味性、健身性为原则,充分发挥教员与学员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通过共同努力,使每个学员能扎实完整地掌握如下能力:学习和掌握军事体育教学大纲规定的各项基本运动技术的能力和体育知识;从事体育娱乐和欣赏的能力;从事身体锻炼、进行负荷调节和自我评价效果的能力;学会自我保健、医务监督的能力;具备体育裁判和组织竞赛的初步能力。
四、贯彻的终身体育思想的途径
第一、在教学目标上,要从以增强体质为主转向强调发展个性、能力,实行品德、智力、体力全面发展。这就是说,军事体育教学既要注意发展体力的生物学功能,更应重视其发展个性和能力的心理学功能,还要重视社会学功能。
第二、在教学思想上,要把教学的中心从教员为主转向学员,实行教员主导与学员主体相结合。教员主导论重教轻学,以教员为中心,学员成了可以任意“操纵”的木偶,完全处于被动状态。只有改变这种状态,承认学员是教学的主体,学习的主人,才能真正实行教员主导与学员主体相结合。
第三、在教学内容上,要从以强调划一,规定性的主体适应客体为主转向多样、灵活性的客体适应主体,实现主客体的统一。所谓客体适应主体,简言之就是要符合学员实际,只有当教学内容能满足学员不同层次的需要时,才能引起学员的学习动机与兴趣,调动积极性和引发愉悦的情绪体验。对此目的的军事体育教学内容改革,主要注意如下几点:
1、处理好继承与更新关系
2、教材的选择既要依据教学目标的要求和实际可能,又要考虑学员的需要和兴趣。
3、教材的选择应在丰富多样的前提下做到精炼而突出重点
4、注意选择传统的保健体育和民间体育
第四、在教学方法上,要从以前注入式的模仿教学为主转向启发式的创造教学,实现多样化和科学化。启发式教学是在教员积极引导下,以学员为主体的一种民主,科学的教学方法。启发式教学一般没有固定模式,应注意如下几点:
1、重视发展个性
2、讲求授之有趣,使教师的目标转化为学员自己的目标
3、注意引导与发现
4、强调因材施教
5、鼓励创新和创新
第五、在教学组织上,要从模式化、强调严肃,纪律为主转向多样化,实现严肃与活泼相统一,应注意如下几点:
1、强调生动活泼。既要严肃,又要活泼,二者对立统一
2、强调多向联系。要使教学信息多向传递,学员学习除与教员发生联系外,学员与学员也应有横向联系
3、强调非模式化。使教学形成生动活泼的局面
4、强调学员自由。有目的地安排学员参与练习时的管理,在教学的指导下自己选择练习等等。当然这里指的自由决不是放任自流。
五、结束语
从80年代开始,国家就决定在院校中实施素质教育,《教育法》明确提出要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轨,素质教育势在必行,而“身体素质”是其他素质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物质基础,怎样发展“身体素质”?怎样长久保持良好的“身体素质”?至关重要,全面贯彻“终身体育”的思想迫在眉睫。
参考文献
1.于素梅体育与健康教学问题探索北体大出版社2001
2.李记欲学校体育论文集高等教育出版社1989
下一篇:篮球规则对篮球比赛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