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社会学论文

统计与决策齐文化廉洁观的现代启示

发布时间:2015-02-13 15:03:51更新时间:2015-02-13 15:23:26 1

  统计与决策》杂志创办于1985年,创刊18年来,本刊始终坚持正确的办刊方针,遵守新闻出版法规,不断提高办刊质量,赢得了全国广大读者尤其是大专院校师生及科研院所读者的青睐。本刊主要以统计理论、决策理论作为刊载的主要内容,形成了显著的专业特色。
  【摘 要】齐文化是一个博大精深的文化体系,是我国古代具有鲜明特征和相对独立意义的区域文化之一。齐文化中的“廉洁”思想在两千年后的今天仍然熠熠生辉。“廉洁”在齐文化中意为不苟取、不偏私。齐国为了实现政治清廉,执政者往往要求做到“废己利公”、“修小廉”、“利不过幅”。齐文化中的“廉洁”思想值得我们继承、发展、弘扬。

  【关键词】齐文化,廉洁观,现代启示

  齐文化是我国古代具有鲜明特征的一个地域文化系统。齐国是我国古代经济发展相对较早的一个地区,在这片激情漾溢的土地上,产生了像管仲、晏婴、孙武、扁鹊、田横等政治家、军事家和思想家,出现如《管子》、《晏子春秋》、《孙子兵法》等文化巨著,形成了源远流长、洋洋大观的齐文化。齐文化是“轴心时代”的先进文化,追溯齐文化,汲取传统文化精神营养,学习齐文化中的廉洁思想,对推进廉政教育、建设廉洁型政府有积极的借鉴意义。

  一、齐文化中“廉洁”的践行

  “廉”在春秋战国时期,主要有两个含义:不苟取,不偏私。不苟取,即为不贪腐。不偏私,即为不偏袒徇私。管仲、晏婴等思想家不仅提出“廉洁”思想,而且都是“廉洁”的模范典型。

  (一)“废私立公”:坚定廉洁自律的思想根基。执政者的贪污腐化是因为私心作怪,恰如《管子・禁藏》中说:“私之所起,必胜于主。” i执政者要做到廉洁,关键是“废私立公”。《管子・明法解》说:“凡君所以有众者,爱施之德也……故曰:有众在废私。”ii就是说执政者之所以得到众人的拥护是因为他没有私心。《管子・版法解》中提出了“凡将立事,正彼天植”iii,“正彼天植”,就是说执政者想问题、做事情,必须从内心上“废私”。晏婴是“废私立公”的典范。他自己从政之初就自抑私欲,坚持廉洁从自身做起。晏婴在辅佐齐庄公时,“言大用,每朝赐爵益邑;俄尔不用每朝致邑与爵。爵邑尽退,朝而乘,终而笑”iv。晏婴不收朝赐之物,问其原因,他说:“吾笑也,喜吾自得也。”v从晏婴的“爵邑尽退”、“喜吾自得也”上,可以看出他抑制私欲、廉洁从政的品行。晏婴不仅自己抑制私欲,还劝诫腐化奢侈的景公要抑制私欲。据《晏子春秋》记载,齐景公“日夜饮酒,令国致乐不已,马食府粟”vi,“狗餍刍豢,俱足梁肉”。晏婴多次进谏、力劝其危害,使景公“损肉撤酒”、“琴瑟不张”,“钟鼓不陈”,“马不食府粟”,“狗不食�肉”。晏子进谏的篇章在《晏子春秋》中就有49篇。

  (二)“修小廉”:提出清廉执政的行为要求。执政者修小廉是防微杜渐、为官清廉的有力措施。《管子・权修》指出:“凡牧民者欲民有廉也,欲民之有廉,小廉不可不修也,小廉不修于国,而求百姓之行大廉不可得也。”vii这里强调牧民者自己不修小廉,要百姓修大廉是不可能的。所谓小廉就是日常生活中的一些细小的廉洁。如前所述,晏子吃的是“脱粟之食”,穿的是“浣衣濯冠”,住的是“湫隘嚣尘”之陋室,乘的是“驽马”、“弊车”,甚至祭祖用的祭品也因块头微小而连祭器底儿都遮不起来,……这些无不是生活小事。但正是晏子从修“小廉”做起,才赢得了百官的“大廉”,产生了朝野巨大的凝聚力,保持了五十多年的“中兴”局面。《管子・权修》指出:“饰小廉,禁微邪,此厉民之道也。”viii“饰小廉,禁微邪,治之本也。”ix这里把“饰小廉”提高到了治国之本的高度,轻视不得。

  (三)“利不过幅”:筑牢廉洁勤政的法制保障。《管子》强调必须用法制来保障官吏廉洁勤政的贯彻实施。《管子》主张以“制”限官来促其廉洁。《管子・霸言》说:“度爵而制服,量禄而用财,饮食有量,衣服有制,宫室有度,六畜人徒有数,舟车陈器有禁……”x这里指出朝廷大臣的待遇应按等级严格执行,如有越轨者就是违法,以此来限制官吏的腐败。晏婴为了限制官吏的贪污自肥,提出“利不过幅”的法制主张。《内篇杂下》记载,“庆氏亡,分其邑与晏子邶殿”xi,“晏子不受”,并现身说法地解释道:富贵就像布帛要有一定的宽度一样,给它规定了标准,让它不能随便变更,这就是“幅”。因为人的生活过于富裕――“过幅”,就会见利忘义,所以就得用法来制约,使人不能随心所欲。私利太多就要败亡,如果追求“过幅”,不但“私欲”追求不到,甚至连既得的也将失去。晏婴的这段话是廉吏的箴言,也是对贪官的警告,历史和现实都证明了这一点。

  晏婴为制止贪官自肥,主张惩治奸佞。“外宠之臣,矫夺于鄙,执法之吏并荷百姓”的奸佞之徒简直恨透了,讥之曰“社鼠”、“猛犬”。晏婴认为“奸佞不诛之则乱,诛之则为人主所亲据”。他这一“依法治官、惩治奸佞”的主张,对改变当时的齐国混乱腐败的政风起了一定的遏止作用,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人民的呼声和利益。

  二、齐文化中“廉洁”的现代启示

  (一)要从自身做起,把好理想信念关。廉洁是政法干警的基本操守,是政法机关履行好法定职责的重要保障。政法干警要牢固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权力观、地位观、利益观,切实做到自重、自省、自警、自励,清白做人、干净做事,永葆清正廉明、无私奉献的本色。要强化廉洁从警观念,常修为政之德、常思贪欲之害、常怀律己之心,筑牢拒腐防变的思想防线,真正经得住诱惑、管得住小节。要强化职业道德观念,始终保持高尚的职业追求,自觉养成良好的职业操守,模范遵守道德准则,坚守道德底线。要强化纪律作风观念,严守法纪红线,自觉接受各方面监督,把从严治警的各项要求落实到位。

  (二)要防微杜渐,把好廉洁处事关。政法干警的廉洁要防微杜渐,从小事严格要求自己。众所周知,事物的发展都有一个由小到大、由量变到质变的过程。蝼蚁之穴,能使万里长堤崩溃。蠹侵一孔,能使参天大树枯萎。所以,明者当防微杜渐,尤其是具有执法权限的政法干警,更需要在每件小事上严格把好廉洁自律关。一身清廉,就能拒腐防变,活得高尚和坦然,赢得人们的信赖和尊敬。纵观报端披露的贪污腐化者,无一不是从小处开始堕落,或接受一次小吃请,或收受一点小礼品,或以权谋取一点小私利,继而一步步滑进泥潭和犯罪深渊的。

  (三)要依法促廉,把好法制保障关。作为政法干警,要讲清廉,始终不渝地维护政法机关良好形象。要把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作为推进自身反腐倡廉建设的重要途径,进一步健全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完善党组统一领导、一把手负总责、班子成员各负其责、纪检监察部门组织协调、各部门齐抓共管的工作格局。领导干部都要强化自己的政治责任,切实增强在各项具体工作中抓党风廉政建设的自觉性、细化、实化、深化措施,切实形成抓工作、抓队伍的合力。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重在落实,重在常抓不懈、与时俱进,重在广大党员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始终警钟长鸣。要进一步抓好责任分解、责任考核和责任追究三个重点环节。

  廉洁是政法机关履行好法定职责的重要保障。齐文化中的“思想自律――行为自律――法制监督”的社会廉洁模式,值得我们学习。齐文化的“廉洁”思想启示我们要从自身做起,把好理想信念关;要防微杜渐,把好廉洁处事关;要以法促廉,把好法制保障关。

  注释:

  i 《管子・禁藏》。

  ii 《管子・明法解》。

  iii 《管子・版法解》。

  iv 《晏子春秋・内篇杂上》。

  v 《晏子春秋・内篇杂上》。

  vi 《晏子春秋・内篇谏上》。

  vii 《管子・权修》。

  viii 《管子・权修》。

  ix 《管子・权修》。

  x 《管子・霸言》。

  xi 《管子・内篇杂下》。


转载请注明来自:http://www.yueqikan.com/shehuixuelw/4942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