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社会学论文

中国统计关于南京退休老人幸福度的实践报告

发布时间:2015-03-02 13:49:27更新时间:2015-03-02 13:50:28 1

  摘要:为研究退休老人幸福感影响因素及其作用途径,我们采用《综合幸福感问卷》(MHQ)和自编的《南京退休老人幸福度调查问卷》从主观幸福感和心理幸福感两个模块,以及生活环境满意度,物质生活,人际关系,自身状况,利他行为,对社会满意度以及自我综合评定等七个维度,对随机抽样的500名南京市退休老人进行问卷调查。幸福感的各个维度分值显示出退休老人自我价值,生活满意度及反映的一些问题。本项目着重就退休老人幸福感的影响因素以及如何提高老人幸福感进行调研分析,并就有关问题提出解决方案[1]。

  关键词:中国统计,退休老人,幸福,政府政策,实现困难

  1 背景

  1.1 调查背景 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的迅速发展,老年人口规模日益庞大,也使得退休老年人的生活状况越来越受到关注[2]。20世纪80 年代以来,我国的退休人数逐年增加,退休老人由于技能衰弱,社会角色的改变,在生活的某些方面也存在着显著的问题,这是值得关注的现状。关注老年人的生活状况,研究并不断提升老年人的生活、生存质量,是政府、社会、家庭的共同责任。然而,长期以来,由于我国人口基数大,社会保障体系不够完善,社会养老金准备不足,给养老工作带来了一定困难。近年来,尽管各级政府采取多种措施,使老年人的生存环境和生活质量有所改观,而面临人口老龄化的严峻挑战,以及社会、历史和老年人自身的原因,他们的生活状况仍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

  “尊老、爱老、敬老”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让每一个老人“老有所养、老有所乐”是全社会义不容辞的责任。我国已进入老龄化社会,应该关注养老问题。因为人口老龄化特征比较明显,应该切实维护老年人的利益、提高老年人的生活质量。

  1.2 政府政策 江苏省对退休老年人的救助和服务 ①进一步完善城市“三无”和农村五保老人供养制度,为符合条件的老年人提供生活保障。②在执行城乡最低生活保障制度时,对低保对象中的70周岁以上(含70周岁)老年人,可在原有补贴标准基础上适当上浮。③各级政府设立“尊老金”,对高龄老年人发放长寿。④为老年人提供医疗优待。⑤为老年人提供生活服务优待。⑥为老年人提供文体休闲优待。⑦为老年人提供法律服务优待。⑧积极推进养老服务业发展。⑧加强对老年人优待和服务工作的组织领导。[3]

  2 实践结果

  对500份调查问卷整理得到约450份有效问卷。对调查问卷的构成进行分析:①生活环境类:问题1、2、3。②人际关系类:问题7、8、9、11。③自身状况类:问题14、15、18。④利他行为类:问题16。⑤对于社会满意度:问题4、5、6。⑥自身综合类:问题10、19。⑦对子女满意度:问题12、13。⑧自己对幸福感的理解及增加自身幸福感的因素:问题17、20。

  有效问卷的分析结果:

  结果一:见下表(满分为4分)

  ■

  根据表格一:I 南京退休老人对其生活环境满意度挺高;对社会满意度比较低。在调查过程中,老人普遍反映:①退休老人工资低,分配不均;②医托、保健品推销扰民;③外地的看病难,无医保;④有的地方小偷经常出没;II 退休老人的人际关系基本在2.9分;利他行为得分较高,说明退休老人乐于助人;III 自身状况与年龄关系最明显:随年龄增加,退休老人对自身状况越不满意;IV 退休老人对子女满意度与年龄无关,子女经常看望老人、陪伴老人的,老人会比较幸福,对子女满意度也较高。

  结果二:(满分为4分)

  居住状况与老人幸福度的关系:独居老人的幸福值为2.68;与老伴生活在一起的幸福值为2.72;而与子女生活在一起的老人幸福值高达3.35.

  可明显看出:老人与子女一起住更幸福。人际关系对老年人幸福感的影响可从两个方面来理解:一方面,人际交往的频度对于生活满意度影响显著,这说明老年人通过广交朋友,形成了一种积极乐观的心理状态,对于老年人的心理健康非常重要[4]。

  另一方面,亲密朋友数量多的老年人在与他人交往互动的过程中,对于他们的活力、生命热情有着积极的作用;提高了对生活的满意度和积极情感的体验;增加他们的爱心和帮助他人的行为,从而获得高的幸福感。国外研究也表明,在均衡人口统计学、健康和经济等因素之后,没有密友或同伴的老年人幸福感比有密友或同伴的老年人更低。同时,这两个方面又是相互促进的。人际交往频度越高,越有可能形成朋友的亲密关系,而亲密朋友数量越多,同样会使老年人人际交往的频度增多。因此。良好的社会关系对提升老年人幸福感水平和提高生存质量有着重要的作用。

  结果三:(满分为4分)

  老人居住环境得分:马群:2.5,亚东花园城3.8,仙林新村3.0,尧化新村2.8,紫金3.0。

  可以得出:南京退休老人对其居住环境的满意度不等。

  国内外大量研究表明,身体健康对老年人获得幸福感有着积极的作用。当一个人身体较健康时,他能较多地体验到生活的快乐,主观幸福感也较高;而当一个人身体不健康,处于病痛折磨之中,他更倾向于体验生活中的不幸,主观幸福感会明显下降[5]。限制活动和导致疼痛的疾病都能使幸福感降低,病人会感到抑郁和焦虑,生活满意度会明显降低。路径分析表明,患慢性疾病的老年人,由于身受疾病折磨,影响到他们对生命的热情,从而无精打采、缺乏活力,最终降低了他们的幸福感。养老环境的好坏对老年人的幸福感存在直接影响。同时,还通过负性情感、利他行为和人格成长对幸福感产生间接影响。对养老环境的态度不仅反映老年人的主观感受,而且还反映老人对生命、生活的态度。对生命充满热情的老年人在生活中往往是积极的、富有爱心和乐于助人的,而且能够不断地完善和悦纳自我。和谐的养老环境还有利于减少老年人对生命和生活的消极态度以及降低消极、焦虑、抑郁等情感。

  结果四:

  统计数据表明:I南京退休老人的幸福度与其学历、曾任职业无明显关系;II大部分老人对幸福感理解的次序是:儿女在身边―有个幸福的家庭―受到理解和尊重―有钱―对社会做贡献(在有钱和对社会做贡献的选项中,生活在高层的老人认为后者较重要,底层老人认为前者较重要,说明文化水平影响人的认知和思想的深度);III对于问卷的最后一题,绝大多数退休老人认为拥有一个健康的身体可以增加他们的幸福感。

  3 解决方案

  ①南京政府对退休老人的社会保障应该更加重视,尤其是退休工资的均衡问题和社会医疗保障,希望短时间内较有效地解决退休老人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并且改善一些退休老人居住环境。②努力制止医托,推销保健品等扰民行为,发现就立即进行教育并实施一些惩罚。③随着老人年岁增加,社会和子女应更加关注老人的身体健康。经常带老人去医院体检,把一些老人常见疾病扼杀在萌芽状态。并且社会与子女更要关注老人心理健康,不与老人住一起的子女要经常探望老人,独居老人真的很寂寞,很需要关怀。④南京政府应该加强人民安全建设,有效打击偷、盗等危害社会安定的不良行为。

  4 实现的困难

  ①宣传不到位,群众参与意识不强,对有关政策了解不透彻。虽然近年来国家出台了多项老年人福利政策,但由于宣传广度、深度不够,群众知晓率较低。即使老人对各项政策有一定的了解,但还是对一些具体的发放程序和有关要求了解不够,有关政策规定掌握得不透,造成了误解和工作上的被动。②部分补贴申领手续过于繁琐,群众**比较费力。有的补贴申领程序复杂,所需资料多,部分山区条件差的群众来往路途远,费时费力,极为不便。③政府很难使偷、盗等不良行为在短期内消失。当代年轻人的生活压力比较大,工作时间比较长,只有很少时间休息和探望父母。④投入资金总量不足,结构不尽合理。尽管各级一直在不断加大资金投入力度,但由于老年人收入水平不高,资金总量仍然严重不足,加之投资渠道过多,投入结构不合理,没有整合资金、集中财力办大事。

  参考文献

  [1]高红英,苗元江.影响老年人幸福感的因素探析[J].2008.11.

  [2]高红英.南昌市社区老年幸福感研究[D].南昌大学,2007.

  [3]江苏省政府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做好老年人优待和服务工作的通知(苏政办发〔2007〕98号).

  [4]李德明,陈天勇.北京市老年人生活满意度及其影响因素分析[J].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2006,14(1).


转载请注明来自:http://www.yueqikan.com/shehuixuelw/4957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