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办刊宗旨和方针:
地质与勘探坚持理论联系实际,坚持推广和普及科技新成果,以刊载矿产地质、矿产资源评价、成矿规律与成矿预测、地球物理和地球化学勘查、地质勘探技术、商业地质经济、矿山环境与水文地质、工程地质等专业科研成果为主要内容,理论联系实际,科研指导生产,促进地勘科技成果的应用与发展,宣传和普及地质成果理论知识,提高技术人员的理论素质和技术水平,交流生产实践经验,引进先进技术、方法和新工艺,发现和培养专业技术人才。
作为地质勘查专业科技期刊,紧紧围绕国家经济建设和地质找矿工作为中心,面向矿产勘查、面向实践、面向野外生产,以具有实践性和实用性位特点,向读者介绍国内外矿产勘探的最新科研成果和进展,野外勘查工作实践中取得的新发现、新认识。推广新技术、新方法。为地质科研工作者提供学术讨论平台。
二、期刊定位:
《地质与勘探》是面向矿产勘查生产单位、科研院所和专业院校、矿山企业、地质勘查施工企业的综合性技术期刊,集技术学术和信息为一体,刊载矿产资源成矿规律与找矿预测理论研究成果,勘查技术新方法与实践,岩石矿物研究,同位素地质,数学地质与遥感地质,钻探技术,矿产资源经济评价理论研究、实际运用,矿山环境、水文地质与工程地质等方面优秀成果和最新进展。(张洪涛先生建议)做好英文工作,加长英文摘要,注意图表标题和参考文献的英文准确性和规范性,必要时刊登有分量的英文论文附中文摘要;增加期刊的国际化程度,聘请外籍编委;努力提高刊物的影响影子,将其办成SCI检索的期刊。
三、读者对象
主要在矿产地质勘查领域的专业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地质研究院所的科研人员,地质专业院校的教师、学生。
四、作者群体
从事地质勘查科技研究方面的专家学者(特别是国家级重点项目自然科学基金、国土资源大调查、305、973、863等),地质院校教师及研究生、博士生,从事地质勘查项目的工作人员(特别是在国家重要找矿区带、重要矿产勘查项目、危机矿山接替资源勘查项目等)。
五、稿件要求
学术有创新,认识有突破,有独到见解,论点明确,论据可靠;成果显著,对生产和科研工作具有较强的指导性和实用性,特别支持国家级重点项目自然科学基金、国土资源大调查等重大地质矿产科研项目;基础工作扎实有效,具有翔实的工作基础,掌握完整一手资料;文笔精炼,文字叙述简洁明确,基础资料引用得当,举证清晰,结论明确;表格结构合理内容简洁,插图简明清晰比例适当且符合相关标准和行业习惯,能对文章的论述起到佐证作用;参考文献格式规范,内容完整。
六、栏目设置
金属矿产:传统的黑色金属、有色金属和稀有稀土金属领域成果;
油气资源:刊载陆地和海洋的油气资源领域的主要成果;
煤田地质:刊载煤田地质领域的成果;
海洋地质:今天的陆地是曾经的海洋,要很好地理解现在陆地上的地质过程,必须关注现在海洋的地质作用过程,海洋资源也是中国未来资源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栏目刊载海洋地质与资源的成果;
地球物理:物探成果、方法、和新仪器;
地球化学:地球化学理论、化探成果;
遥感地质:遥感技术在地质中的应用、方法和成果;
矿产经济:矿产经济、法律和政策形势解读;
专家论坛:特约专家对地质勘查和矿产资源的发展趋势和现状做权威性阐述。
前缘综述:国内外最新的地质、勘查领域理论综述;
水文·工程·环境:水文地质、工程地质和环境地质的理论和方法成果;
深部找矿:危机矿山的“攻深找盲”思维和成功经验与方法总结,报道国家的战略矿产资源如铁矿、铜矿的勘查取得的重要成果。
新技术·新方法:包括矿山数字化技术,测试新技术,难选冶利用组分回收技术,新的化探、物探、和遥感找矿技术方法,以及非传统矿产(如油页岩、油岩气、天然气水合物等)的勘查与开发;
境外矿产:主要报道境外的矿产资源勘查和潜力,定期发布海外矿产资源相关信息。
投稿指南
《地质与勘探》投稿指南
一、格式:
正文标题:2号字黑体,居中
作者:姓名仿宋体4号,一个以上单位用上标字注释,居中
作者单位:小五号字仿宋体,居中
摘要、关键词、中图分类号、文献标识码、文章编号:标题采用黑体小五号字加方括号,内容采用小五号字仿宋体,行距0.5字,段首缩进2字,左对齐,行宽为左右各两端缩进4个字。
正文文字:宋体五号,采用两栏版式,栏间距2个字,行间距0字,段间距:0.5字,段首缩进2字,左对齐。
章节层次划分范例:
1(一级章节标题:仿宋体小四号字,前后行距0.5行)
1.1(二级章节标题黑体五号,行距同正文)
1.1.1(宋体五号,行距同正文)
插图标题:宋体5号,附表标题字:黑体5号字
公式,图,表,标注:宋体5号字;公式,图,表按顺序标注(如:(1)、(2),图1、图2,表1、表2),位置尽可能与文章内容相对应。
页码,页眉,页脚
正文页码按卷连续排列,从第一章第一页正文开始标页号,在页码底部中心标注。
二、正文
1.题名:文题应相符,一般不超过20字,必要时可加副标题。
作者单位:单位全称、所在省市(县)名称、邮政编码。?
摘要:应以第三人称介绍内容概要,直接阐明研究的目的、方法、结果和结论,不应有评价性用词,引文中的内容不宜写入摘要,200~300字为宜,一定不能少于200字。
关键词:3~5个为宜,不能少于3个也不能超过5个。?
英文摘要应与中文摘要对应,且语法正确,术语规范。
2.请将作者简介按照下面的格式补充完整:
例:张民(1962年—),男,1987年毕业于中国地质大学(最高学历),获硕士学位,在读博士生,副教授,现主要从事矿床地质研究工作。
3.图表设计恰当,具自明性,先见引文后见图表,即图表必须要在正文中标出位置。图名一律中英文并列,图例也要中英文并列。
4.所述的矿床最好在文中给出具体的地理坐标位置及所属行政区域(到县)。
5.矿床方面的文章或与某矿床有关的文章应给出简单的地质图。
6.来稿是否属于国家和省、部级基金资助项目请注明,并标注项目编号。
例如:[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编号:40772126)和广西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编号:桂科自0542001)资助。
7.来稿是否在其他刊物上发表过,或已投寄其他刊物,请在邮件中说明。
8.请提供作者的详细通信地址,并告知联系电话,如作者的单位、地址发生变动,请及时通知我部。
9.文章字数最好不要超过80000(不包括参考文献,包括图表),长的请删减。
10.参考文献的数量和质量在一定范围内决定了一篇文章的层次和高度,对于在我刊发表文章的作者,希望尽可能多的引用我刊文献中对您有所启发的文章(5篇左右),期刊界网站上有所有的资料供您检索,您可以根据关键字查询相关目录相关主题。
11参考文献一般为19~25篇,最少19篇。中文参考文献请翻译成英文。
参考文献著录格式采用著者-出版年制。文献按在正文中出现的先后顺序编制,正文中编制格式为(Appendicesetal.,1991;Griffisetal.,1994;翟裕生等,2008;曾普胜,2007)。未公开发表的资料以脚注方式顺序标明于当页。参考文献中的作者、编者、译者请全部列出,不要加“等”或“etal”。中文参考文献后需同时附相应的英文项目,请补齐。
参考文献格式如下:
1)专著的著录格式为:作者(编者).出版年.书名[M].版本.出版地:出版者,:页码.
2)专著中析出文献的著录格式为:作者.出版年.题名[A].编者.书名[M].版本.出版地:出版者,:页码.
3)连续出版物析出文献的著录格式为:作者.年.题名[J].期刊名,,卷(期):页码.
4)学位论文的著录格式为:作者.时间题名[D].保存地点:保存单位,:页码.
5)论文集著录格式为:作者.出版年.题名[A].论文集编者.论文集名[C].出版地:出版者:页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