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矿业论文

复合材料学报杂志

发布时间:2014-06-11 11:13:57更新时间:2014-06-11 11:14:31 1

  《复合材料学报》为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和中国复合材料学会主办的国家级学术性科技期刊(双月刊,约230页/期),为中国材料科学核心期刊。本刊主要刊载我国复合材料领域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方面具有创造性、高水平和具有重要意义的最新研究成果的论文,以及由该领域专家亲自撰写的反映本学科最新发展状况的文献综述和信息性文章。刊载范围:纤维、织物、颗粒或晶须增强聚合物基、金属基、陶瓷基等复合材料及其复合薄膜或复合涂层材料(包括:结构、功能、生物骨结构、电子、建筑等复合材料)的制备、性能、设计等,以促进国内外复合材料研究领域的学术交流及先进复合材料的推广应用。

  《复合材料学报》是美国工程索引《EiCompendex》的核心检索收录刊,同时也是美国化学文摘《CA》、俄罗斯文摘杂志《AJ》、美国应用力学评论《Appl.Mech.Rev.》、剑桥科学文摘(工程类)《CSA2》等国际检索系统用刊。在中文数据库中,《复合材料学报》被《中国期刊网全文收录数据库》、《万方中国数字化期刊文摘数据库》、《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中国学术期刊评价研究报告》等国内知名数据库收录。

  《复合材料学报》经过我国复合材料领域广大专家、学者及编辑部的共同努力,办刊质量不断提高。据中国科技信息所《中国科技期刊引证报告》统计,《复合材料学报》的影响因子由1999年的0.222提高到2009年度的0.955(2009年度期刊影响因子在材料类期刊中排名第1位);2008年被中国科技信息所评选为“中国精品科技期刊”,2010年入选“中国百种杰出学术期刊”(由中国科技信息所在统计源1946种科技期刊中根据各项综合指标评选出100种),并获工业和信息化部“优秀期刊”奖。2012年入选“中国最具国际影响力学术期刊”(TOP5%,175种)(按照2011年度中国学术期刊被SCI收录期刊引用的总被引频次排序,并经40多位评审专家审议,在3533种科技类期刊中遴选出TOP5%中国最具国际影响力学术期刊175种)。

  目前本刊已有3篇论文获得“中国百篇最具影响国内学术论文”的殊荣(根据论文的各项综合指标评选出100篇),分别是:杜善义,先进复合材料与航空航天(复合材料学报,2007,24(1):p1-12);西北工业大学姚雪丽,马晓燕,陈芳,等,SiO2/氰酸脂纳米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和热性能(复合材料学报,2006,23(3):p54);北京化工大学张琦,田明,吴友平,张立群,等,纳米氢氧化镁/橡胶复合材料的分散特性及分散机理(复合材料学报,2003,20(4):p88)。

  热忱欢迎复合材料领域广大专家、学者踊跃投稿本刊!

复合材料学报

  投稿指南

  1征稿范围

  本刊主要刊载复合材料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方面具有创新性、高水平和具有重要意义的原始性研究学术论文以及由该领域专家亲自撰写的反映本学科最新发展状况的文献综述和信息性文章。

  刊载范围:纤维、颗粒或晶须等增强体增强聚合物基、金属基、陶瓷基等复合材料及其复合薄膜或复合涂层材料(包括:结构、功能、生物骨结构、电子、建筑等复合材料)的制备、性能、设计等。

  2投稿要求和注意事项

  (1)来稿应观点明确,论据充分,数据可靠,层次分明,文理通顺,文字精炼。对于缺乏创新的实验报告、计算报告以及一般综述性稿件(研究生开题报告),本刊不予刊登。

  (2)本刊采用盲审制,请作者在投稿时删除word/pdf稿件中作者及其单位,并务必在网站投稿步骤“输入本文作者信息”中输入各作者及其单位,文章作者及单位一旦确定,不得随意增减或调整。文章经录用后,在投修改稿时将作者及其单位补全,且文题、作者姓名(一般不超过6人)、作者单位及所在城市和邮编、摘要、关键词及正文中的图表题均需中英文对照。

  (3)论文题目应简洁、准确,不宜使用缩略词;中英文摘要内容应包括研究目的、方法及研究结果和结论(不含或减少研究背景信息,英文摘要撰写具体要求请参见本刊网站“Ei文摘要求”);中英文摘要应一致;字数:中文摘要一般300字左右,英文摘要200~300词。中、英文关键词个数为5~8个(英文关键词请参考本刊网站“KeywordsforComposites”)。

  (4)来稿请务必做到清稿定稿。公式应通篇分别编号;文中量、单位及符号的使用应符合国际标准和国家标准,非许用单位,务请换算成许用单位。注意容易混淆的外文字母的文种、大小写、正斜体及上下角标的正确书写。文中外国人名、术语统一为英文,不宜采用中文译法。

  (5)文中只附必要的图或表,图表内容不能重复,并应注意文-图/文-表的一致性(如:曲线变化趋势、数据、符号等)。图题、表题应有中英文对照。表格应采用三线表形式(可加横辅线),图、表内文字以英文表述。

  (6)原稿中的插图不得使用扫描图或下载的图文件。曲线插图请提供计算机软件绘制的黑白(或灰度)插图文件,照片(仪器摄制后数据直接存盘)反差适中,层次分明,清晰度高。

  (7)结论以(1)、(2)、(3)……形式列出重要研究结果结论(包括重要结果数据)。

  (8)参考文献只择最主要的列入(一般应不少于10条),未公开发表的资料请勿引用。参考文献应按文中出现的先后顺序编排,其注录格式采用顺序编码制([1],[2]…)。中文刊参考文献,请在该条下附英译项。参考文献格式请见http://fhclxb.buaa.edu.cn或近期学报参考文献格式。

  (9)文稿中引用他人研究成果时,务请按《著作权法》有关规定指明原作者姓名,文题及来源,在参考文献中写明,否则由此引发的责任由投稿人自负。

  (10)论文如果获得有关研究基金或课题资助,需提供基金名称及编号;注明通讯作者的姓名,职称,研究方向,电话、传真及E-mail地址。上述信息注于第1页的下脚注处。

  (11)稿件具体格式、体例请参考近期出版的《复合材料学报》。


转载请注明来自:http://www.yueqikan.com/kuangyelw/3941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