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炭学报》是由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主管、中国煤炭学会主办,煤炭科学研究总院承办的关于煤炭及相关领域的综合性学术期刊。1964年创刊(季刊),“文革”中曾一度停刊,1979年随着中国煤炭学会首届代表大会的召开而复刊(季刊);1993年改为双月刊,2007年改为月刊。主要刊载煤田地质与勘探、矿井建设、煤矿开采、煤矿机电工程、矿山测量、煤矿安全、煤炭加工利用、煤矿环境保护、煤炭经济研究等方面的学术论文。读者对象为煤炭系统及相关领域的科研、设计人员,大专院校师生,以及有关工程技术人员。
40多年来,特别是1979年复刊以后,《煤炭学报》认真贯彻党和国家关于出版工作的一系列方针政策,坚持“科教兴国”和“可持续发展战略”,贯彻“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以推动煤炭科技进步,培养煤炭科技人才为宗旨,紧密围绕煤炭工业现代化的实际,为繁荣我国煤炭科学技术,辛勤耕耘煤炭科学界这块可贵的园地,孜孜不倦,春花秋实,做出了自己应有的贡献。
创刊以来,在广大读者、作者的关心与支持下,在历届编委会及审稿专家和编辑部的共同努力下,《煤炭学报》不断发展,影响日益显著,在《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中被列为矿业类第1名,一直被国际六大检索系统中的美国《工程索引》(EI)、俄罗斯的《文摘杂志》、日本的《科学技术文献速报》收录,总被引频次一直名列矿业类核心期刊首位。励精图治,《煤炭学报》于1992年和1996年分别获首届全国优秀科技期刊二等奖、第二届全国优秀科技期刊一等奖,于1999年获首届中国期刊奖;2001年被新闻出版署授予“双奖期刊”;2004,2007,2010,2011,2012年入选“百种中国杰出学术期刊”;2008,2011年被评选为“中国精品科技期刊”;2009年荣获“新中国60年有影响力的期刊”称号;2012年荣获“中国最具国际影响力学术期刊”称号。
承蒙广大读者、作者的厚爱,编辑部将以对读者、作者高度负责的精神,以办好《煤炭学报》为己任,竭诚奉献,开拓进取,继往开来,对刊物精益求精,努力向精品化、国际化期刊迈进。
投稿指南
《煤炭学报》征稿简则
《煤炭学报》(月刊)是学术性刊物,主要报道煤田地质与勘探、矿井建设、煤矿开采、煤矿机械与电气工程、煤矿安全、煤炭加工利用、煤矿环境保护,煤炭经济研究等方面的学术论文。
论文的特点:(1)创新性或独创性;(2)理论性或学术性;(3)科学性和准确性;(4)规范性和可读性。
1稿件总则
l重点突出,论述严谨,文字简练,避免长篇公式推导,字数以不超过6000字(包括图表)为宜。
l论文的排序为:中文标题、作者姓名、工作单位(包括二级单位,邮政编码和所在省、市)、中文摘要、中文关键词、中图分类号(参照中国图书馆分类法,第四版)、英文标题、作者汉语拼音、工作单位英译名(包括邮政编码和所在城市汉语拼音)、英文摘要、英文关键词、正文、参考文献。
l来稿请用Word排版,格式尽量与《煤炭学报》一致,请参照本刊网站的“论文模板”。
l文中所用技术名词前后应一致,新名词应注明原文或加注释。计量单位的名称、符号一律按《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定计量单位》中的规定使用。
l外文字母需分清大小写;容易混淆的英文、希腊字母要书写清楚;字母带有上下角标时,要明显区分其相对位置。
2关于作者单位和署名
l作者署名中的单位一般指成果所属单位,而不是作者投稿时的就学单位或工作单位。作者署名的单位应该是注册的法人单位全称,为便于读者联系,作者应列出法人单位下设的二级单位。
l国家重点实验室、省部重点实验室等单位名称按《国家重点实验室建设与管理暂行办法》第三十二条规定[实验室统一命名为“××国家重点实验室(依托单位)”,英文名称为“StateKeyLaboratoryof××(依托单位)”。如:摩擦学国家重点实验室(清华大学),StateKeyLaboratoryofTribology(TsinghuaUniversity)]执行,也可使用[依托单位XX实验室]这样的名称。
l作者顺序以投稿时的顺序为准,不予变更,如不得不变更,须提交带有全部作者签名及第一作者单位公章的变更证明。
3题目
题目应准确、精练、易读和便于检索(含关键词),中文题目一般不宜超过20个汉字,英文题名应与中文题名含义一致,一般不超过10个实词为宜。
4摘要
l摘要是对论文内容不加注释和评论的简短陈述,独立成章;目的是让读者尽快了解主要内容,补充题目的不足,同时便于文献检索。摘要中应含有研究的目的、方法、结果和具体的结论。
l采用第三人称,具体明确,语言精练,中文摘要篇幅为200-300字之间,英文摘要应与中文摘要内容对应;缩略语/字母词至少在文摘中出现一次全称,新的外文中译名至少出现一次。
5关键词
主要用于文献检索,尽量使用通用名称,专业范围宽窄适宜,缩略语/字母词应以全称形式出现,关键词要求4~8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