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建筑设计论文

高层建筑设计与城市空间整合探讨

发布时间:2012-12-26 09:34:19更新时间:2012-12-26 09:35:10 1

摘要:随着社会的发展与进步,我们越来越重视高层建筑设计,高层建筑设计对于现实生活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主要介绍高层建筑设计与城市空间整合的有关内容。

关键词 : 高层 建筑 设计 城市 整合

引言

随着城市经济与科技的飞速发展,高层建筑的设计风格也趋于多样化,形形色色的建筑形式与城市空间相融合,显示出不同的城市精神与特色。本文从高层建筑与城市空间的关系出发,指出了当前高层建筑设计不合理带来的城市空间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高层建筑控制原则与设计策略。

1.高层建筑与城市的发展

大工业时代使大量的乡村人口涌入城市,由此带来的用地紧张和低价上涨,导致城市建筑物不断向高层发展,以求在相对较少的土地上建造出更多的建筑空间供人们使用。作为城市生活的主要载体,高层建筑在改变人们生活方式的同时,也在很大程度上改变了原有的城市空间。城市空间既是指城市内的建筑物、道路、绿地、广场、公共服务设施等实体,以及由这些实体所构成的立体空间,也是指人处在其中能真实、直观感受到的空间。近年来,无数高层建筑拔地而起,使城市的传统空间尺度逐渐丧失,城市天际的轮廓线也已经被高耸、聚变式的高层建筑轮廓线取代,城市建筑容积的变化也改变了人们的生活轨迹,交通线路及其他的基础设施随之改变,最终彻底打破了城市空间的原有格局。

高层建筑热潮的兴起给城市空间的发展带来了一系列的问题,主要体现在:一些建筑重视在高度和外观抢眼度等方面的攀比,忽视了规划中容积率、绿化率、建筑密度等的控制,以及建筑设计中地域性及本土文化的研究,城市格局混乱,风貌支离破碎,环境、交通、安全等方面的品质均难以令人满意,生活在其中的人们失去了对城市空间的识别感与归属感,给城市的发展造成了不良影响。要解决这一问题,必须从城市管理和建筑规划的初期开始,对高层建筑的设计给予科学的合理化控制。

2.基于现代城市空间的高层建筑控制原则

2.1 外部尺度的控制

为解决目前我国高层建筑追求标新立异导致城市空间生硬、纷乱的现状,设计师应注重对建筑外部尺度的把握,避免建筑体量失衡,带给人们疏离感或压迫感。建筑物的尺度包括其形体的长和宽、局部之间、整体之间、局部与整体以及整体与城市之间的各种比例关系,即不同空间范围内,建筑的整体及各构成元素给人的感受。在这一问题的控制上,应首先考虑生活在其中的人的感受,并以其为标尺,结合街道尺度、城市尺度等整体考量。街道尺度是指高层建筑临街面的尺度对街道行人的视觉影响。这是高层建筑设计中重要的一环。临近街道的高层建筑部分的尺度确定,主要应考虑到街道行人的舒适度,高层建筑主体因为尺度过大,应向后退,使底层的裙房置于沿街部分,减少高层建筑对街道的压迫感。为保持街道空间的连续性,高层建筑临街面应与沿街的其他建筑相呼应。以新加坡城市改建为例,为了不致造成新区高层和老区低层截然分开的不和谐感,设计者沿新区一侧做了和老区房屋高度相似的裙房,高层稍向后退,形成了新建筑和旧建筑的对话。对城市尺度的考量主要表现在选择合理的建筑高度以控制其对城市天际轮廓线的影响,建筑应作为城市景观的一部分与整个城市的尺度相一致,而不是突出自我,盲目炫耀。

2.2 体量的控制

高层建筑因其巨大体量对城市空间的改变具有重大影响,因此设计者应从“在城市空间中进行创作”这一高度展开设计思路。由于高层建筑的结构形式及使用功能等方面的要求比较严格,因此其造型往往有追随于结构形式、避免变化的趋势。如何在形体规整的几何体上运用加法、减法等处理手段,设计出既符合城市风貌,有具有明显识别性和代表性的建筑外形,是现今国内外建筑设计师的一大工作重点。

3.高层建筑后退广场与城市空间

高层建筑其体量巨大,往往给街道空间一种突然的压迫感,使人感觉好像从一个大空间突然进入一个小空间。处在街道两旁的高层建筑在设计时应该对其进行后退处理,并在其退出的用地上设计一个广场空间,这个广场空间就建筑本体来说起到了缓冲作用,并且是对建筑的场所标识;就城市空间而言,后退广场在城市空间中起到了重要作用,它往往能成为城市的共享空间,使城市空间变化丰富。有的建筑师甚至直接设计成下沉式的广场,不仅为公众提供了一个舒适的安静的休闲场所,而且使建筑塔楼的形象特征更加突出。这种下沉式的广场往往更容易给人留下印象,就空间形式而言它是一种非常富有情趣的空间。在进行高层建筑设计时广场和建筑应该作为一体来考虑。

4.高层建筑主体设计

高层建筑承担着城市的高级偶像的作用。高层建筑有提供天际线视觉趣味的独特的城市设计机会,能够创造壮丽的天际线,而在街道层上却以人的尺度行事。建筑物的顶部一般服务于天际线,衬在天空上的形状是高层建筑“联系于无限”之点,是塔楼的一个特色。没有天际线的摩天楼大概就像空间里一大堆不引人注目的体快。像高度发达的纽约和弹丸之地的香港都是由高楼大厦堆砌起来的,且看这两大城市的天际线,错落有致的城市建筑,间中穿插的塔楼,为城市的天空勾画了优美的轮廓,线条生动活泼、色彩缤纷多变。城市的天际线只是一维的立面边线为主的轮廓线,可正如一幅艺术摄影,照片是单向面的,可它反映的是三维的城市空间,以及整个城市风貌的特点。也就是说,三维城市空间的布局,不仅仅是功能性的问题,也有个审美意向在内——对建筑风貌的选择与城市风貌的构建。城市天际轮廓线,是城市规划宏观把握中必不可少的参照,也是一座城市的文化与美学的体现。

5.高层建筑的整体尺度

整体尺度是指高层建筑各构成部分,如:裙房、主体和顶部等主要体块之间的相互关系以及给人的感觉。一个十分均衡匀称的建筑体,就是要通过理解和运用有数学关系的比例系统并征对实际被感受到的各种条件要求加以调节,营造出一种自然而然的愉悦、和谐的比例感受的效果。如果一座建筑的各部分比例合理且相协调,同时能够满足正常人的心里要求,那么它就很容易被人们接受,也可称之为成功的建筑。因此,建筑物的整体尺度的掌握是十分重要的,在设计时要注意下面的两点:

(1)各部分尺度比例的协调不难看出一个美的高层建筑是裙房、主体和顶部三者相结合的产物。当其三者合理的处理比例尺度的问题,同时这种尺度比例关系应是统一的,这样建筑物才会给人舒服的感觉。然后在加入适当的装饰手法,使建筑造型生动化。总之这三部分的比例关系是高层建筑形象设计的重点。

(2)高层建筑中立面细部尺度应有层次性立面设计的结构构成必须明确划分为水平因素和垂直因素。一般都要使各要素的比例与整体的关系相配,以达成令人愉悦的观感效果。因此很自然的,较低矮而横向舒展的建筑物,其窗户开间之类,其比例必定使宽阔状为主导,而高层建筑则以修长的因素更有利于综合微型和巨型因素,使大中有小,小中有大。这一原则使高层建筑产生强烈的统一性和协调性。

除了需注意以上两点外,还应考虑细部尺度。在进行高层建筑设计时,应从城市设计的整体角度对其进行分析,高层建筑不是单个存在,而是整体存在。城市设计及城市规划应将高层建筑群集中设计,以形成城市的主节奏,使城市天际线统一且富于变化。然后根据不同街区的需要设计具有该区特色的高层建筑,最后使高层建筑与外部街道生活及周围环境相适应,最终达到城市设计的目的。

6.高层建筑生态设计与城市空间

随着近几年来资源短缺问题的出现,全球提出了可持续性发展,而高层建筑就环保节能方面来说是很浪费的,随之就出现了生态型建筑的概念,这是在当今建筑设计思想中的一种新思潮。高层建筑生态设计具有一些共同特点,它们都注重把绿化引入建筑楼层,考虑日照、防晒、通风,以及与城市环境的有机结合等因素。此外,屋顶绿化也是近些年来比较流行的做法,可以看出建筑的第五立面显得尤为重要,最重要的是使城市空间更加丰富。伴随着建筑物的增加,大块的绿地面积锐减,相应的环境条件愈加恶化,致使人们对环境的关注和重视达到前所未有的程度。因此,可看到在城市的发展建设过程中,都充分利用各块绿地,增加绿地面积,即便这样,还是达不到人们预期的目的,而现代建筑物大多为平屋顶,屋顶多采用钢筋混凝土预制板结构,现代的建筑方法是在预制板上面做隔热防水层,从空中鸟瞰,一栋栋楼群好似戴着黑帽子,住在屋顶的居民也备受沥青之害,过着冬冷夏热的生活。近两年许多人开始建造屋顶花园,让死气沉沉的屋顶生机盎然。

结束语

高层建筑以走过百年历程了,其设计风格虽部段变化着,但始终与城市空间环境发生着关联。任何设计风格的形成,都有他存在的道理和意义。因此,重视探寻高层建筑设计与城市空间的结合,有助于高层建筑设计理念的完善,是高层建筑设计健康快速发展的有效的途径。

参考文献

[1] 张丹,张明岩.高层建筑设计要点浅析[J].民营科技,2009(3).

[2] 任州.高层建筑与城市空间形态的整合—— 析高层建筑体形设计方法[J].建筑科学,2010,10(S2).

[3] 文小凡.论高层建筑设计与城市空间的整合[J].住宅产业,2010,(Z1).

[4] 刘利雄,王世福.城市空间视角下的高层建筑形态设计思考[J].城市建筑, 2010.


转载请注明来自:http://www.yueqikan.com/jianzhushejilw/1907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