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中国传统人居环境选址和建筑营造过程中, 中国风水学、 中国营造学、 中国造园学构成中国古代建筑理论三大支柱, 而其中风水学是中国传统建筑的灵魂, 也是环境选择、 区域规划和建筑营建的指导原则和操作理论。
关键词:风水学;居住;建筑设计
一、引言
中华民族在几千年的历史文化进程中积累了许多人居环境的经验。 从原始初民的“巢居”、 “穴居”到现代社会人居环境, 讲求人与自然和谐相处, 这都表现人类有目的选择适宜的人居环境。 因此, 人居环境我们可以理解为: 人类为了生存而有目的地选择、 创造聚居生活的地方, 是人类生存活动的空间, 也是人类利用自然和改造自然的场所。 在构建人居环境过程中,应该不断丰富人居环境的内涵, 以达到人们所需的生活舒适,工作便利, 邻里和睦,身心健康,环境优美的目的。人居环境的质量很大程度体现在聚居选址和居住建筑的形态上。在中国传统人居环境选址和建筑营造过程中, 中国风水学、 中国营造学、 中国造园学构成中国古代建筑理论三大支柱, 而其中风水学是中国传统建筑的灵魂, 也是环境选择、 区域规划和建筑营建的指导原则和操作理论。
二、风水学
风水学即“ 藏风得水说”,古代经典著作 《 葬书》解释说: “ 藏风聚气,得水为上, ……故谓之风水”。古人又叫 “堪舆”。堪指高处,即天道;舆指低处,即地道。风水总的来说是为活人住的阳宅和死人住的阴宅择地、选址的一种方法。风水学伴随我国传统建筑两千余载。讲求风水, 即建筑环境要符合风水要求, 如风向水流的地势等,这主要反映在古代皇帝陵墓的建筑上。这种把人工改造和地形选择利用相结合,以综合地构成一种特定的环境, 也是我国古代建筑的一大特色。 “ 风水热”从上世纪七十年代起在欧美各国及港澳地区兴起, 有许多人进行了专题研究,并在中国风水理论与实践的基础上创立了建筑环境学。风水学的核心是探求建筑的选址、择地、方位、布局与天道的自然、人类命运的协调关系的一种学问,其范围包括住宅、宫室、寺庙、村落、城镇诸方面。
三、风水学在居住建筑设计中应用的意义
风水学在建筑设计中的应用由来已久,但在现代住宅中应用风水学来设计却是一个新的命题 现代住宅设计伴随着计算机的发展已经变得越来越千篇一律,越来越概念化,而风水学却特别的强调每个人的独特性和不可复制性。这在现在已经模版化的室内设计中,加入风水学的设计无疑是对个体的充分肯定,这在现代住宅的设计中,是一个新的设计方向。风水学是中国传统的文化之一,其包含的内容涉及面很宽泛,也可以说是地理学、气象学、景观学、建筑学、生态学、天文学、生命信息学等综合在一起的自然科学。中国的古建筑有很多都运用了风水的相关理论。现在,我们把风水引入到室内设计中来,也是对室内设计未来发展的一种思考。
四、风、水与环境的关系
对于风水一词,《辞海》 的定义是:风水,也做堪舆。堪是指天道,也就是天(在这里泛指气象)运行的时候所要遵循的道理,舆是指地道,也就是地(在这里泛指地理现象)运行的时候所要遵循的道理。堪舆学即天地之学。 原始人类由于生产力的落后,很难抵御各种猛兽和自然灾害的侵袭,于是他们就选择了一些现存或较易设计的地方作为躲避恶劣环境的场所,比如说山洞,山洞多在较高的地带,这是为了防止水淹,而且洞口都朝向南方,一是利于接受阳光的照射,二是躲避冬天寒冷的西北风。 随着生产力的发展,人类逐渐走出了山林,而到依山傍水的平坦地带聚居,慢慢形成了村落与城镇。这一时期,风水学还处于一种原始的萌芽状态。 随着人类文明的进一步发展,人类更加深刻地认识到了环境对人体的作用。 环境对人类的影响是很明显的, 以现代科学知识与理论来看,天地万物是一个大磁场,而人体是一个小磁场,我们周围的万物,时刻不停的发出一种微波与我们的小磁场产生物理感应,从而使磁场发生变化,可能变好也可能变坏,即所谓的环境造人。
五、风水学在居住建筑设计中的应用
1、风水学在住宅大门中的运用。大门是一家中最重要的出入口,而在风水学中认为,大门是重要的气口,就好像人的口部,需要整洁明亮,不宜过多的堆放杂物,以免影响“气”的运转。早晚经过门口,一个干净整洁的门面,能让人心情愉悦,相反,如果有一堆杂物,甚至有一些散发异味的垃圾,就会影响人的情绪。人情绪的好坏,对工作或学习的状态有很大的影响,好的环境,带给人好的心情,具有一个好的工作学习状态,从而形成一个良性的循环;相反,则是一个恶性的循环。大门除了要保持一个好的清洁环境之外,还要要避免门外尖角正对大门。尖角通常是指附近尖锐的墙角或屋檐冲射,很多家庭在设计门厅的时候需要做一个玄关,这种设计玄关其实就是对这种格局的一种化解。有的家庭习惯在大门的上方悬挂镜子,这也是一种化解的方法。
2、风水学在住宅起居室中的运用。 一般的设计者在设计一个空间时,由门厅进入的空间往往是起居室(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客厅),而不是其他的空间。这样设计的原因,从设计的理念上来说,涉及到的是一个空间的序列关系,而从风水理论上来说,则是考虑到起居室是一家人在一起的时间最多,也是与朋友相聚的空间,这样的一个空间关系着家庭的和睦,人际脉络的培养,是一个很重要的空间构成,其空间的性质是开放的。所以,应该位于一个重要的地方。那么,一个很重要,又很具有开放性的空间,在室内之中位于什么地方才是最合适的呢?自然是门厅的后方。
3、风水学在住宅卧室中的运用。卧室是住宅的核心部分,一般来说,位于整个住宅空间的最里端。在现代的住宅设计中,比较流行“大客厅,小卧室”的设计方案。在风水学中认为,人在休息时,人身上的“气” 处于一个较弱的状态,空间过大的话,“气”则容易散失,对人的健康不利。在卧室的设计时, 还需要注意以下问题:第一,卧室中不宜摆放太多镜子,以免在夜间自己惊吓到自己。 第二,床头不宜太接近窗口,以免被寒气所侵 。第三,床头不宜有横梁。
4、现代住宅的空间形式。现代住宅楼的整体布局形式是根据城市的规划而来的,从根本上说,各个楼盘之间的区别并不是太大,楼盘与楼盘间的区别就在于住宅室内的空间大小及空间形式。像现在的一些商品房,出于经济性的考虑,往往在建筑的下面三层都是作为商业空间来使用的,真正作为居住空间的,是三层或三层以上的空间,但也有一些商品房,是以纯生态作为主题,并没有在建筑中加入过多的商业空间。在同一个建筑中,建筑设计师为了追求建筑内部空间的趣味性、合理性与多样性,往往会设计出不同的室内空间。现代住宅的空间形式是多样的,但在多样性中又有着统一的主题,即满足人们的居住需求。
六、结束语
在中国传统文化的孕育下, 在科学技术高度发展的今天,风水作为传统文化的历史回归, 并非出自简单的对于旧物的猎奇与展玩, 而是当代社会人类理智深沉的辩证归复, 既追溯人类历史并展望未来,从中寻觅人类曾一度丧失,却又为人类所必须的“天、 地、 人”和谐的追求。正是在这一共识的基础上,当代景观建筑学和生态建筑学, 成了传统风水理论的精神内涵的延展和物质技术手段的充实;而传统风水理论在这一意向下,也终将成为当代景观学与生态学在中国的移植与发展, 增添历史文化的民族精神内核, 形成中国人新世纪的景观和生态伦理。
因此,在科学高度发展的今天,我们既不能因风水学有科学成分就全部继承下来, 也不能因其含有迷信成分而把它打入冷宫, 而应以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进行分析评判,继承发扬光大其科学成分,批判其迷信糟粕部分,将风水学纳入建筑环境学的范围, 使其为居住建筑设计服务。
参考文献:
[1] 周晓芳,周永章,黄泰. 人居环境及其生态线索研究[J]. 城市问题, 2007,(12) .
[2] 崔路苗. 浅谈建筑方位[J]. 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0,(03) .
[3] 王冠,赵鹏. 建筑风水的科学性[J]. 山西建筑, 2009,(22) .
[4] 李昕. 古代风水学在城市规划中的应用[J]. 科学之友, 2010,(05) .
[5] 韩智勇,刘丹,李启彬,芦垒. 垃圾填埋场选址与风水选址浅析[J]. 四川环境, 2008,(01) .
上一篇:高层建筑设计与城市空间整合探讨
下一篇:对建筑设计中节能建筑设计的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