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秸秆发电,是以农作物秸秆为主要燃料的一种发电方式。秸秆已经被认为是新能源中最具开发利用规模的一种绿色可再生能源,推广秸秆发电,将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首先阐述了国内外秸秆发电技术的发展现状及秸秆发电技术的优势,结合我国的实际情况,对我国秸秆发电技术的前景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秸秆发电、可再生能源、前景
概述:
中国是一个农业大国,生物质资源十分丰富,各种农作物每年产生秸秆7亿多吨,其中可以作为能源使用的约6亿吨,全国林木总生物量约190亿吨,可获得量为9亿吨,可作为能源利用的总量约为3亿吨。如加以有效利用,可为农民增收近1000亿元,开发潜力将十分巨大。秸秆资源是新能源中最具开发利用规模的一种绿色可再生能源,如果将这些秸秆资源用于发电,相当于0.9亿kw火电机组年平均运行5000h,年发电量为4500亿kWh。秸秆为低碳燃料,且硫含量、灰含量均比目前大量使用的煤炭低,是一种较为“清洁”的燃料,在有效的排污保护措施下发展秸秆发电,会大大地改善环境质量,对环境保护非常有利。在农村推广实施秸秆发电技术,在节省不可再生资源、缓解电力供应紧张等方面都具有特别重要意义。
一、 国内外秸秆发电技术的发展现状
在国外,秸秆发电技术在欧洲,尤其是北欧的一些国家已有近20年的历史。丹麦BWE公司率先研发的秸秆生物燃烧发电技术,一直到21世纪初期,在这一领域仍是世界最高水平的保持者。在这家欧洲著名能源研发企业的技术支撑下,l988年丹麦诞生了世界上第一座秸秆生物燃烧发电厂。到2006年,丹麦已建立了130家秸秆发电厂,还有一部分烧木屑或垃圾的发电厂也能兼烧秸秆。BWE公司的秸秆发电技术已走向世界,被联合国列为重点推广项目,瑞典、芬兰、西班牙等国由BWE公司提供技术设备建成了秸秆发电厂,许多国家还制定了相应的计划,如日本的“阳光计划”,美国的“能源农场”,印度的“绿色能源工厂”等,它们都将生物质秸秆发电技术作为21世纪发展可再生能源战略的重点工程。其中位于英国坎贝斯的生物质能发电厂是世界上最大的秸秆发电厂,装机容量3.8万千瓦,总投资约5亿丹麦克朗。
在国内,为推动生物质发电技术的发展,2003年以来,国家先后核准批复了河北晋州、山东单县和江苏如东3个秸秆发电示范项目,拉开了中国秸秆发电建设的序幕。颁布了《可再生能源法》,并实施了生物质发电优惠上网电价等有关配套政策,从而使生物质发电,特别是秸秆发电迅速发展。据不完全统计,到2006年底,全国在建农作物秸秆发电项目34个,分布在山东、吉林、江苏、河南、黑龙江、辽宁和新疆等省(区),总装机容量约120万千瓦;山东单县、江苏宿迁和河北威县三座发电站已投产发电,总装机容量8万千瓦。2008年前后几年间,国家电网公司、五大发电集团等大型国有、民营以及外资企业纷纷投资参与中国生物质发电产业的建设运营。截至2007年底,国家和各省发改委已核准项目87个,总装机规模220万千瓦。全国已建成投产的生物质直燃发电项目超过15个,在建项目30多个。
二、秸秆发电技术的优势
1、秸秆是一种很好的清洁可再生能源,是最具开发利用潜力的新能源之一,具有较好的经济、生态和社会效益。每两吨秸秆的热值就相当于一吨标准煤,而且其平均含硫量只有3.8‰,而煤的平均含硫量约达1%。在生物质的再生利用过程中,排放的CO2与生物质再生时吸收的CO2达到碳平衡,具有CO2零排放的作用,对缓解和最终解决温室效应问题具有潜在的贡献价值。
2、我国农作物秸秆量大,覆盖面广,燃料来源充足。我国是农业大国,作为农业生产的副产品,农作物秸秆是生物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
3、废物利用,既增加农民收入,又解决了秸杆焚烧造成的污染和农田土壤结构被破坏的问题,还减少秸杆堆放所带来的安全隐患。秸秆出厂的灰渣含流量少,是一种很好的肥料,可以卖给农民回田。据悉,按照50兆瓦的秸秆发电机组核算,一年燃烧的秸秆量约24万吨。按每吨300元计算秸秆收购价格,每年农民可增加收入约7200万元。这就是依靠秸秆发电,给周边农民带来的实惠。建设这样的发电项目,将使得废弃的农作物秸秆得到资源化、产业化利用,由此创造的经济效益直接回馈给当地农民。同时,由此形成的生物质资源管护、加工、储运、利用的产业链可以创造更多就业机会。
三、秸秆发电技术的前景分析
目前生物质秸秆发电技术的开发和应用,已引起世界各国政府和科学家的关注。它们都将生物质秸秆发电技术作为21世纪发展可再生能源战略的重点工程。根据我国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发展纲要提出的目标,至2010年,我国生物质发电装机容量要超过:300万kw。因此,从中央到地方政府都制定了一系列鼓励生物质能发电的各项政策,2005年2月28日十届全国人大常委全第十四次会议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可再生能源法》,并于2006年1月1日正式实施,比原先立法规划,整整提前一年。同时,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等相关部门以最快的速度相继出台了相关配套法规,如《可再生能源发电价格和费用分摊治理试行办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可再生能源发电有关治理规定》已于2006年1月1日公布执行。据国家发改委介绍,与《可再生能源法》相配套的法规将达到12个之多,这些举措充分表明了中国政府鼓励大力发展可再生能源发电的决心和力度。同时,为了有效调整我国电力能源结构,促进可再生能源发电,国家将采用国际通行的做法,即可再生能源配额制(RenewablePertfulieStandard):规定各发电企业每新增1000万千瓦火电机组容量,就必须按照5%的配额发展50万千瓦可再生能源发电项目。根据国家对可再生能源发电的一系列优惠政策,秸秆发电厂所发电量由电网全额收购;上网电价经当地省政府价格主管部门按现行电价政策提出上报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核批后,一般在0.50~0.60元左右;进口设备的关税和进口环节增值税全免,同时,各地方省市还因地制宜地制定了其它的补贴政策。这些政策的出台为秸秆发电在农村的推广利用提供了有力的保障。
为满足企业发展所需用电和用热的迫切需要,提高热效率,节约能源并以生物秸杆代替煤炭作为发电新能源,是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利用可再生资源来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从根本上缓解资源短缺和环境压力的重要战略举措。此举可以增加农民收入,减少污染排放,改善企业发展环境,降低企业生产成本,增强企业竞争力,提高经济和社会效益。生物质秸秆发电是可持续发展的能源,未来的能源;也是利国利民的“朝阳”产业。我国能源形势表明;中国进行能源资源结构调整特别是保护农村环境,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要求生物质秸秆发电做出更多的贡献。
根据国家“十一五”规划纲要提出的发展目标,未来将建设生物质发电550万千瓦装机容量,已公布的《可再生能源中长期发展规划》也确定了到2020年生物质能发电装机3000万千瓦的发展目标。此外,国家已经决定,将安排资金支持可再生能源的技术研发、设备制造及检测认证等产业服务体系建设。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高速发展和城乡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既有经济、社会效益,又能保护环境的生物质秸秆发电技术的利用前景将会越来越广阔。
四、结束语
生物质秸秆发电技术在国际上越来越受到重视,在国内也越来越受到政府的关注和民间的拥护。全球共识能源可持续发展的两个车轮是提高能源利用率和发展可再生能源。从战略上来说,地球世界最终将转入可再生能源的永续利用。生物质能源是可再生能源的重要组成部分。结合我国实际,由于能源结构问题、环境问题和发展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客观需求,我国快速发展生物质秸秆发电技术的机遇和历史责任已经来临,必须以科学发展观统帅全局,以积极、稳健、持续、快速发展的要求,为这个利国利民的秸秆发电技术开好头。可以预见,在我国推广生物质秸秆发电技术市场广阔,前景光明。
[参考文献]
[1]周风起中国可再生能源发展战略《能源研究与利用》2004增刊2004。10。8
[2]骆俊对我国生物质发电的发展战备思考第四届海峡两岸热电联产、汽电共气论文集2006。5厦门
[3]许瑞林等江苏省可再生能源规模化发展展望《能源研究与利用》2004增刊2004。10。8
上一篇:浅谈变电站电力设备检修管理
下一篇:如何加强电厂建设施工的质量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