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作物生产科学论文

中国论文发表林业工程论文范文赏析

发布时间:2013-09-09 14:10:33更新时间:2013-09-09 14:10:38 1

  中国论文发表林业期刊推荐《河北林业科技》是河北省唯一的国内公开发行的综合性林业科技刊物,自1973年创刊以来,深受省内外林业科研部门、生产单位及林业院校的欢迎。该刊为中 国自然科学核心期刊、中国林业文摘核心期刊。从2000年由季刊改为双月刊,封面彩色胶印,并开展林果苗木,园林花卉、蚕桑、农药、中草药及其制品、林副 产品、科研成果及先进科学技术介绍、科研仪器等各种广告业务,并在原有栏目的基础上再开辟科技服务、信息动态等栏目。
  摘要:林业生产中,造林育苗是非常重要的环节,苗木的数量及质量,对于林业生产的水平高低起着决定性的作用,文章论述林业苗木繁育中的播种及管理技术,望对林业生产人员及管理人员在实际生长中有所帮助。

  关键词:播种,撒播,插穗,苗期管理

  一、播种育苗

  1.种子处理。种子消毒:福尔马林、硫酸铜、高锰酸钾,也可用敌克松粉剂拌种;发芽促进:用物理、化学的方法处理种子,给种子创造利于发芽条件的处理。但并未使种子达到发芽的程度。主要方法有以下几种:

  冷水浸种:经过干藏的种实,在播种前要浸种。浸种时间长短因贮藏期长短和树种而异。浸种能刺激种子增强新代谢作用,提高种子活力,播种后出苗快而且齐壮,有明显的增产效果。

  热水浸种:水温为40℃~60℃。不耐高温的种子宜低,而种皮厚耐高温的种子宜高些。刺槐、紫穗槐、合欢、皂荚、山楂。

  高温浸种:水温70℃~90℃。可用于种皮坚硬、致密、透水性很差的种子。刺槐、皂角、樟树等。

  碱性溶液浸种:有蜡质的种子如乌桕和漆树等的种子。用1%的碱或洗衣粉溶液浸种也有效。

  2.催芽。以人为的方法打破种子休眠,并使种子出芽的处理。催芽是为了缩短出苗期并使幼芽出土整齐,提高场圃发芽率,以达到提高苗木产量的目的。如红松、椴树、水曲柳等。

  3.土壤处理。目的消灭在土壤中残存的病原菌和地下害虫。主要方法有两种:烧土法和药剂处理法。

  二、播种方法与播种技术要点

  1.播种方法。主要有条播、点播和撒播三种。条播:是按一定行距将种子均匀地播到播种沟里,是应用最广泛的方法;优点:苗木有一定的行间距离,便于土壤管理、抚育保护和机械化作业;比撒播省种子;行距较大,使苗木受光均匀,有良好的通风条件,质量较好;起苗工作比撒播方便,适用于一切树种;点播:按一定的株行距将种子播于播种沟内。一般只适用于大粒种子,如核桃、板栗、山桃;撒播:将种子均匀地播种到育苗地上(杨、柳、桉、桑、泡桐、马尾松)主要优点:苗木产量较高缺点:不便于土壤管理等工作;苗木密度大,易造成光照不足,通风不良,使苗木生长不良,有时会降低苗木抗性,甚至使苗木质量下降;撒播的用种量较大。除极小粒种子外一般不采用该方法。

  2.播种技术要点。播种时要使播种的深度一致,分布均匀,下实上虚,覆土适当。

  3.插条育苗

  (1)插条育苗法。截取树木枝条或苗干的一部分做繁殖材料进行育苗的方法。经过截制的繁殖材料叫做插穗。用插条法培育的苗木叫插条苗。

  插穗的长短对成活率和苗木生长情况也有明显影响。一般落叶树种,插穗长度以14~25厘米为宜。常绿树种一般以10~35cm为宜。插穗的粗细与营养物质的多少和充实度有关。插穗粗,积累的营养物质多,成活率高,苗木生长较好。多数树种的插穗粗度以0.3~2厘米之间为宜;针叶树种细0.3~1.0,阔叶树种较粗1.5厘米左右较为理想;插穗必须有最上面的两个芽;用水浸插穗不仅增加了插穗的水分,还能减少抑制物质的抑制作用,对某些树种有提高成活率的效果。干旱区造林尤为必要;插穗的第一芽和其他侧芽要保护好(尤其是阔叶树种和萌芽力弱的树种)。落叶树的插穗上切口要平,下切口易生根的要平,不易生根的要斜,并且防止切口劈裂,为防止扦插失水过多,可将插穗下部枝叶剪掉,剪掉数量占插穗全长的1/3~2/5。

  (2)扦插技术要点。一般春季进行插条,插条密度当今向大株行距发展,因树种和环境而异。插条深度要适宜。根据地类、环境等因子而定,过深,地温低,氧气供应不足;过浅,水分不足。插条一般采用直插法和穿孔法。

  三、育苗地的管理

  主要指从播种开始,到幼苗出土后为止这一时期的管理工作。

  1.播种地的管理。覆盖:保蓄土壤水分,减少灌溉量,防止因土壤水分蒸发而造成土壤板结现象,减少幼芽出土的阻力;提高土温,因而使出苗期缩短。塑料薄膜覆盖效果最好;灌溉:适宜的温度和水分是发芽的两个主要条件。播种地在幼芽未出土前有时需要灌溉。是否要灌溉,灌溉的次数,主要决定于种粒的大小,当地的气候、土壤条件及覆土厚度和覆盖与否;松土:播种地土壤板结,应立即进行松土;沙地播种育苗要设风障。防止风吹覆土,砂打幼苗。

  2.降温措施。高温常使某些树种在出苗期和幼苗期大量死亡。降温的有效方法是遮阴和喷灌。

  遮阴:主要在幼苗期进行,要适宜,遮阴过重,影响苗木光合作用强度,降低苗木质量;喷灌降温:高温时期既能降温又能提高空气相对湿度和土壤湿度。

  3.灌溉。现用的灌溉方法有:侧方灌溉、漫灌和喷灌等。

  侧方灌溉:高床或高垄作业;漫灌:上方灌溉方法之一。低床育苗和大田育苗的常用方法。费水、效率低、易土壤板结;喷灌:又称人工降雨。省水,便于控制,不破坏土壤结构,效率高。

  4.中耕。中耕作业主要包括作物行间锄草、松土、培土和间苗等内容。及时中耕,可以消灭杂草,蓄水保墒,提高地温,促使有机物的分解,为作物生长发育创造良好环境。

  5.间苗、幼苗移植。间苗:苗木过密影响苗木生长质量,易引起病虫害。间苗宜早不宜迟。一般分为2~3次进行。间苗对象:受病虫害的、机械损伤的、生长不良和不正常(霸王苗)的幼苗;幼苗移植:一般用于种子很少的珍贵树种,也可用于生长特别迅速要在幼苗期进行移植的树种。有时为调节苗木密度而补苗也用幼苗移植。掌握苗木移植最佳时期,因树种而异。一般选在阴雨天,且移植后要及时浇灌,必要时进行遮阴;苗木的越冬及防霜冻:苗木越冬死亡的原因:生理干旱(最严重,一般发生在早春因干旱风的吹袭,苗木地上部分失水太多,地下部分土壤冻结,根系不能供应水分,苗木体内失去水分平衡而致死)、地裂伤根、冻死。越冬保苗一般采用土埋法、盖草、设防风障和架暖棚等措施。

  四、落实育苗技术,抓好苗期管理

  在选定采用何种容器育苗具体方法之后,在育苗过程中采用恰当的管理方法则能够有效促进育苗工作质量和水平。在种子播放之前,要对容器内的土壤进行肥力施放,消毒和平等,保证土壤成分和营养适合种子发芽发育,为苗木成长创造良好的条件。苗木在破土之前,如果出土率超过三成,则要对苗木进行第一次消毒防虫害处理,采用退菌特、多菌灵等农药进行处理。消毒之后,每一周都要做一次消毒,以防止任何虫害对苗木健康的影响。追肥方法以沟施法为主。留床苗的追肥时间,应在开始生长时进行第一次追肥,以后的追肥时间,以生长初期和速生期的前半期为主。苗木出圃宜在苗木落叶至土壤封冻前或翌春土壤解冻后至萌芽前出圃。起苗前应浇透水,起苗时保证苗木不受伤,主、侧根系完好。临时假植,应在背阴干燥处挖假植沟,将苗木根部埋入湿土中进行假植;越冬假植,将苗木全部埋入湿沙中,及时检查温湿度,防止霉烂。外运苗木每50株一捆,根部蘸泥浆,并进行包装,苗捆应挂标签,注明品种、等级和数量。远途运输应遮盖帆布,中途洒水保湿。

  五、结束语

  科学的育苗技术提高了林业育苗的效率,但还需要注意一些问题,要把容器摆放在苗床上便于管理,要保证苗木不缺水、保持苗木的根系湿润,保证容器内基质的填满并保持湿润状态,基质采用较为肥沃的森林土等等需要注意的内容,选择了较好的育苗技术也要配合科学的管理方法,这样才能最大程度地保证苗木的根系生长,提高苗木成活率。林业育苗技术的改善,改变了我国林业育苗技术的缺陷,促使我国林业育苗工作顺利开展。

  参考文献

  [1]张博.东北地区苗木培育技术研究[J].中国林业,2008(7)

  [2]魏红亮,周晓光.浅谈林业育苗及苗期管理[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0,08.

  [3]刘勇.我国苗木培育理论与技术进展[J].世界林业研究,2000,

  [4]王世成,丁立娜,王秀山等.浅谈辽宁林业育苗工作的历史、现状和发展[J].辽宁林业科技,2004(5)


转载请注明来自:http://www.yueqikan.com/zuowushengchanglw/2124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