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论文农业作物生产论文发表期刊推荐《中国农业信息》杂志(月刊)由农业部主管,中国农学会农业信息分会、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资源与农业区划研究所共同主办,是我国目前全方位登载国内外农业 产前、产中、产后信息,面向国内外公开发行的国家级期刊,报道的范围是:国内外农村科技研究与生产技术动态,如新成果、新理论、新经验、新技术、新工艺、 新产品;有关热带可持续农业理论和实践研究论文,动植物品种选育、农业资源高效利用、现代集约化种养技术、农业生物灾害防治、农产品储运保鲜加工等科学试 验报告;农业经济管理,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研究,新技术开发、应用和推广,图书信息情报学,科研体制改革和管理等原始论文,以及考察报告、综述、人物介绍 等。旨在沟通农业信息,预测市场动向,服务科教兴农,指导农业生产,促进经济发展。
摘要:果树病虫害综合防治的方针是:“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病虫害综合防治的原则是以农业和物理防治为基础,生物防治为核心,按照果树病虫害的发生规律,科学使用一些高效低毒、低残留的化学农药,从而安全、合理、经济、有效地控制病虫害。因此,防治果树病害是果农面临的主要问题。
关键词:果树病虫害,综合防治,植物检疫
一、病虫害的种类多及影响
据我国有关记载显示,为害苹果树的病害有100多类,害虫700余种,包括为害较重的病害20余类,害虫30多种。这些病害中为害最为严重的是腐烂病,基本上覆盖了每个产区,较轻的影响是果产量减少,而更为严重的后果则是损毁树木,甚至整个果园都枯竭。在一些天气影响下,特别是高温多雨区以及降雨量多的年份,就常常会出现褐斑病、斑点落叶病等腐烂性病害,对果树生产以及收成产生恶劣影响;梨树的病害约80余类,害虫700余种,为害较重的病害10多种,害虫20多种。这些病害中常常出现以及为害较为严重的是梨黑星病,导致大规模烂果的产生;葡萄病害30余类,害虫300多种,其中为害较重的病害有白腐病、霜霉病以及黑痘病;桃树病害50余类,害虫400多种。其中经常出现的病害有细菌性穿孔病及褐腐病;柑橘病害300余类,害虫800多种,其中为害较严重的是柑橘溃疡病。在一些经营比较成熟的果园,害虫为害严重种群有食心虫与卷叶虫两大类。而其中,食心虫对于桃与梨的产量影响较为严重,直接影响果实大小,出现大规模虫果,对果子的损害率已达到80%。一些虫害的出现与当时的气候条件有密切关系,如刺吸类害虫蚜虫、介壳虫和螨类于一定气候下就会产生较重的为害。管对于一些管理不细致的果园,经常出现天牛类蛀干害虫。影响果树的各种病害与各类病虫之间常常存在着互为因果的联系。例如:苹果树腐烂病出现的关键影响因素是冻害,这时由于虫害形成的伤口成为病菌侵入的媒介。有的立地环境不正常或栽培技术不过关的产区,往往由于一些微量元素缺少或不足造成一定的生理病害。刺吸式口器害虫叶蝉、飞虱及蚜虫等经常是传播毒素的关键渠道。
二、防治果树病虫害需要解决的问题
1.侧重防治,未关注树体本身抗性的提高
其实出现一些病害,不仅仅是因为出现了害虫以及病原菌,还与果树本身的生长环境和树体的抵抗能力等有重要关系的。我国很多果农选择果树品时,过多关注果树带来的产量大小,却忽视或者未考虑到树种本身具有的抗病抗虫特性等因素。经营果园时,未能充分考虑果树所依赖的生长环境,未能考虑是否会导致有利于病虫生长以及天敌的生长。
2.使用药剂的过程中,未能妥善处理药剂对果园以及果品的污染
一些产地的工作人员仅看重药剂的使用效果以及近期利益,不考科学的随意加大药剂用量和用药频率,结果,虽然看到眼前的防效结果却也间接提高病虫的抗药性及耐药性,更深层次的影响是,使用药剂杀伤病害的同时损坏了生物链,造成果园的生态失衡;而对于果园环境本身以及果品的质量(如味道降低,色泽恶化),都受到破坏性影响。
三、果树病虫害的防治手段
笔者总结以下防治果树病害的综合防治技术,以便有效防治病害。
1.重视苗木与接穗调运的检疫工作
植物检疫大量果树苗木调运频繁,往往会造成某种病害、虫害从疫区散播到其他正常产区或新建果园区。因为其他正常产区不能合理控制虫害,一般导致巨大的经济损失。由此看出,苗木与接穗调运的检疫工作一定要重视,防止苹果绵蚜、苹小吉丁虫、苹果蠹蛾、美国白蛾、柑橘实蝇等虫害散播传染,以及防止锈果病、花叶病等病害传播到新建果园。
2.栽培措施防治
(1)培育健壮苗木
培育健壮苗木首先要确保繁殖材料不携带病虫,繁殖材料是果树病虫害大范围传播的主要来源,因此,确保繁殖材料的无病虫害是新建果园首先应做到的栽培防治措施。培育健壮苗木,增强苗木的自身抵抗力。
(2)清洁果园
果园的清洁工作很重要,能够消除或减少果园内外的病原菌和虫源,例如一些食心虫类钻蛀果实而出现僵果、落果,卷叶蛾类在被害叶中过冬,蚜虫、梨木虱等在树干裂缝内过冬,苹果树腐烂病、苹果轮纹病等病菌基本都产生在枝干的病斑或枯死枝,苹果斑点落叶病等基本都于带病落叶中过冬。所以,定时进行清洁工作,尽早去除病叶、病果与病枝,刮掉老翘皮,且进行深入焚毁处理等,都可以有效控制与降低果园内外的为害度,成为进行综合防治病虫害的基础。
(3)加强管理果园
在施肥时,深翻树盘内表土,令一些病害或病菌暴露于地表后,喷施药剂于其上或者利用环境条件影响其生存活力。科学施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排灌,及时清除杂草,科学保花保果,及时采收,正确贮藏等措施,均能达到增强树势,增强树体的抗病虫能力的效果。除此之外,那些果品较大、品质好、价格高的果树,处理时采取果实套袋,避害效果非常明显。
3.物理机械防治
在防治病害害虫上,结合物理机械原理可达到理想防治效果。通过黑光灯、性诱剂及糖醋液,能诱杀桃小食心虫、梨小食心虫、卷叶蛾等一些害虫。秋季将草帘绑于枝干上,能引诱害虫钻入草帘过冬,而冬季解下销毁,能有效杀虫。蚜虫等对黄色有依附性,通过安装黄板可达到杀虫效果。
4.生物防治
保持果园生态系统平衡,保护天敌,利用天敌对害虫进行防治,应在果园间作种植苜蓿、油菜或藿香蓟等,为捕花蝽、食螨等天敌设置栖息场所与食料。为减少天敌的破坏,必须选用针对性强的药剂喷雾。在鳞翅目害虫产卵期,利用赤眼蜂,能有效防治桃小食心虫。利用释放、助迁捕食性天敌,像食螨瓢虫,可能合理控制柑橘红蜘蛛。防治苹果霉心病、轮纹病等病害可使用多抗霉素。
5.化学防治
(1)确定准确的用药时机。
准确用药时段应确定在病虫活动的薄弱时期与对药剂的敏感时段,以及天敌的活动期。像梨大食心虫过冬幼虫出蛰到转芽期一般较密集,这时树无叶片遮挡,易于着药,此时对天敌杀伤力小,由此可见药剂防治重要阶段是转芽初期。防治具群集性特点的害虫时,可安排在初孵幼虫群集为害时开始。防治介壳虫类时,可安排在若虫期尚未分泌介壳时开始。果树休眠阶段,蚜、蚧、螨等害虫比较严重的果园,采用石硫合剂、机油乳剂等药剂,能减少害虫数量,而且石硫合剂能在一定条件下可达到杀伤病菌的作用。
(2)选择适宜的施药时间、施药方法和施药部位。
根据病虫害的发生特点和危害习性,选择合适的时间施药、方法、部位,这样可以提高防治效果,消灭害虫,并保护天敌。如桃小食心虫,主要在树冠下土层中越冬,因此应加强地面防治工作,而对于蚜虫、,粉虱、木虱等刺吸式口器害虫的防治,可采用内吸性药剂涂抹树干,然后包扎,这样可以有利地保护天敌。对于天牛等蛀干害虫,可以直接在树洞里塞药棉球熏杀,用泥封口。
(3)应用选择性农药。
选择性农药是指对害虫高毒而对天敌无毒或毒性小的农药,如白僵菌、苏云金杆菌和灭幼脲类杀虫剂等,这些农药对鳞翅目幼虫有较好的防效,对天敌毒性较低。尼索朗、卡死克、克螨特等选择性杀螨剂对天敌昆虫较安全。
(4)交替使用农药。
在使用化学药剂进行病虫害防治时,要注意交替使用各种类型农药,这样可以提高防治效果,并避免产生抗药性。
四、结束语
总之,因为一些药剂使用不合理,在杀死一些害虫的同时,在另一方面会使一些病虫出现抗药性,从而造成某类次要病害晋升成为主要病害。所以,贮藏期存在的病害问题也逐渐成为人们关注的重点。
参考文献:
[1]郭延虎,张志强.果树病虫害防治中的农药污染及对策[J].河北果树,2010,(01).
[2]许延松.果树病虫害防治误区及对策[J].现代农业科技,2010,(05).
[3]汪泰初,鲍丽仙,李瑞雪,等.浅谈桑树病虫害综合防治存在的问题及策略[J].安徽科技,2009,(12).
[4]周淑荣,包秀芳,郭丈场,等.仙客来病虫害防治[J].特种经济动植物,2009,(11).
[5]郭成吉.病虫害防治的四个误区[J].农村实用科技信息,2004,(06).
转载请注明来自:http://www.yueqikan.com/zuowushengchanglw/2124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