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作物生产科学论文

农业作物生产论文种植技术方向论文范文

发布时间:2013-07-15 09:26:36更新时间:2013-07-15 09:31:52 1

  农业种植技术论文发表期刊推荐省级期刊《北京农业》,《北京农业》杂志是北京市农业局主管的1981年创刊的国内外公开发行的综合性农业科技期刊。《北京农业》杂志在2007年经北京市新闻出版局批准,由月刊改为旬刊。分别为上旬刊(实用技术)、中旬刊(种业动态)、下旬刊(科技论文)。
  摘要:本文主要阐述了苗木生产管理的基本要求,提出了在园林苗木种植施工过程中的技术要点,并对园林苗木如何实施质量管理进行了具体的论述。

  关键词:苗木生产,种植技术,质量管理

  1、苗木管理的基本要求

  1.1苗木管理的土质要求。苗木生长对土质一般没有太高的要求,但是应该保证提让中盐、碱、酸形状符合种植要求,一般来说粘性较大、贫瘠、盐碱地、受工业污染的土地是不适合苗木种植的,在这种情况下可以通过土壤置换、形状改良的等多种方法使土壤达到苗木成长的要求。对于比较贫瘠的土地还可以通过牲畜肥料改良或有机肥改良的方法,提高土壤营养成分。

  1.2苗木管理的水质要求。苗木管理中要按照苗木的生长期,正确的给他们浇水,一般情况下对水质没有太多的要求,但是酸、碱、盐等成分较多的水源,并不适合苗木浇水,污染严重的水源也不能用于苗木灌溉。

  1.3绿化苗木的选购。在园林绿化当中,选择株型好、根系发达的苗木有利于苗木的栽植以及后期的管理。①选购乔木的时候应该尽量选择生长健壮、树冠开展、根系发达、无病虫害的树苗,胸径应该大于2m,树高一般不低于1.5m,树干上不能有伤痕或截枝。②购置灌木的时候应该选择常绿、根蔓、梳打、植株茂盛的树苗,要根据本地区的气候特点和土壤要求,不破坏周围的自然环境。③所选择的草本竹屋应该具有耐旱、耐涝、生长快、根部发达、多年生的植物,并且应该具备一定的观赏性。

  2、苗木种植的施工要点概述

  2.1草本苗木施工方法

  在园林绿化草坪的种植过程中,一般可以采用播种、栽种和铺种三种方法,播种一般适用于结籽两大、容易采集、较为茂盛的草本植物,采用播种方法的种子质量纯度应该达到97%以上,发芽率应该达到50%以上。采用单播方法的应该根据种子的质量与发芽率确定实际种子用量,种子一般用量为10-20g/平方米,采用混播方法的应该根据出芽率以及草坪设计要求确定不同种子之间的比例,一般也是10-20g/平方米。在播种时间上暖季型应该在五六月份播种,冷季型草种应该在秋季播种。播种方法采用条播、撒播或机械喷播。条播是在整好的场地上开沟,深5-10cm,沟距15cm,用等量的细土或砂与种子拌均撤入沟内。撤播不开沟,撒种人应作回纹或纵横向后退播种,播种后应轻耙土镇压使种子入土0.2-km。机械喷播是用草坪草种籽加上泥炭(或纸浆)、肥料、高分子化合物和水混合浆,贮存在容器中,借助机械力量喷到需育草的地面或斜坡上。

  2.2灌木的施工方法

  灌木的种植相比草坪种植要求较高,不要要严格按照设计图纸栽种,栽种的位置都是预先设计好的,并且要解决栽种范围内电杆、管道、涵洞、变压器等障碍物,一般采用开沟种植的方法。在开沟之前,施工人员应该先向市政管理部门了解施工地点的地下管线的分布情况,并在图纸中体现出来,开沟的过程中应该格外小心,遇到管线的时候应该及时向有关部门报告,共同解决线路的布置问题。在开挖的过程中如果发现土质较差、瓦砾较多,不是和灌木的种植,应该及时清理瓦砾垃圾或者更换新土。在栽种的过程中还应该根据土质情况和灌木生长的特点施加基肥,基肥应该均匀的洒落在搅拌在置换土里面。灌木的载重应该选苗最重要,所选的苗应该完整、匀称,合规格;土球完整,无破裂或松散,无病虫害。起苗的时间最好选择苗木的休眠期,栽种的时间应该在起苗的3-4天之内,起苗之前应该淋水松土,保证移植过程中灌木根系的水分,带土球苗木起苗应该保持土球的严密,不至漏土破坏植物的根系。苗木栽种之前应该进行相应的修剪,修剪的过程中应该尽量保持植物自然形态和生物学特性,剪去阴枝、病弱枝、徒长枝,为减少水分的散发可以适当修剪去部分叶片,对于根系的处理应该注意涂抹防腐剂,防止水分蒸发以及其它苗木的病虫害。

  2.3乔木种植施工要点

  在乔木等大型苗木的种植,应该注意植株之间的间距,乔木栽种应该与建筑物保持一定的距离,这样能够避免乔木在生长的过程中产生偏冠及局部酷似的情况发生,保持乔木的健康,其中乔木之间的距离应该保持在5m以上。栽种前将苗木选择壮芽打顶,剪去竞争枝。为减少蒸腾,可剪去部分枝叶。并剪去受伤根系和发育不正常的根系。栽种前根部浸水一昼夜和沾泥浆可保持根系湿润,增加苗木内部的水分贮备,对提高林木成活率有显著作用。大坑、大肥,随栽植随浇水。当时栽不完的苗木,应泼水保持根系湿润或选择背风湿润的地方假植。栽植深度要适宜,过浅易遭地表干旱,过深影响根系呼吸,不利林木生长。适宜深度一般比原土印深2-3厘米。

  3、苗木生产的质量管理与控制

  3.1系统控制。苗木的生产由若干生产部门组成。每一个生产部门的任务由若干个工序如育苗、锄草、防病虫、施肥、浇水和苗木的越冬防寒等来完成,苗木生产管理按系统来说最基本的元素就是苗木生产工序,因此生产过程质量是形成整个苗木质量的基础。同时,合理运用生产过程质量度量方法监视苗木的生产过程,可有效检验是否达到生产程序改进的目的。

  3.2影响苗木生产质量管理的因素控制。影响苗圃苗木生产的质量主要有五大因素,即人、材料、园林机械、苗木的生产方法和环境因素。

  3.2.1人的控制。主要对苗木生产管理人员、技术人员及工人的技术水平、责任心等方面加以控制。把苗木质量目标分解到每一个人后并与其经济利益挂钩。

  3.2.2材料的控制。所需要的材料包括苗木种或品种资源、农业生产资料(如农药、肥料、农膜、农业机械设备等),是提高苗木质量的重要保证。材料的控制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①合理选择苗木品种,保证将来苗木的市场供应,掌握农资材料信息,优选供货厂家。②合理组织材料的供应,确保苗木生产的正常进行。③合理组织各种生产资料的使用,减少使用中的浪费。④严格检查验收,把好苗木生产质量关。⑤重视农业生产资料的性能、质量标准、适用范围,以防错用或使用不合格材料。

  3.2.3机械设备的控制。机械设备的控制有以下要点:①机械设备的选型。要根据苗木生产的特点选择机械设备,若主要以生产种苗为主,应选择与种苗生产繁殖有关的机械设备,如苗木种子精量播种机、装盆机、自动喷灌机等机械设备;以大田苗木生产为主的企业应选择合适的整地机械、苗木栽植机、起苗机械等机械设备。②要有专门人员操作。③在机械设备的使用过程中,要注意机械设备的维修与养护,保证机械设备的正常运行。

  3.2.4技术与方法的控制。技术与方法控制包括苗木生产周期内所采取的育苗技术、栽培技术、病虫害防治及水肥管理等方面的控制,保证所培育苗木的规格一致、生长健壮,提高苗木的质量,这也是苗木质量管理和成本管理的关键。

  3.2.5环境的控制。环境因素主要有气候、土壤、水分、地形等自然环境因素和病虫草等生物因素。在苗木栽培管理过程中,要根据苗木种类和苗木的生长发育状况适时调整苗木生长的环境条件,如及时防病虫、除草,合理进行水肥管理,合理选择苗木的栽培方式等,为苗木生长创造最佳的环境及栽培管理条件。

  3.3苗木生长的过程控制

  在苗木生长的各个阶段,从播种、扦插等苗木繁殖到苗木出圃都要认真管理,以保证苗木各生长阶段的质量。按规定对苗木生长进行观测、评价,对验证和确认的苗木质量负责;同时负责检验、测量和试验设备的校验、维修和控制,保证苗木生产的顺利进行。

  3.4苗木质量的全员控制

  苗木的质量决定苗圃的生存与发展,从苗圃的管理人员到场地职工都要重视苗木的质量。要有严格的岗位责任制,培养职工的责任心和主人意识,关心苗木的质量,关心企业的发展。

  4、结束语

  总之,在苗木管理中,要根据栽种苗木的种类和特点,确定最佳的栽种方案,只有这样才能保证质量改进目的的实现,从而提高苗木生产效率和保证苗木的质量,最终达到苗木生产管理的目标。


转载请注明来自:http://www.yueqikan.com/zuowushengchanglw/2038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