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职业教育论文

教师论文信息化手段在高校监察领域的应用

发布时间:2015-03-05 11:45:08更新时间:2015-03-05 11:45:34 1

  【摘 要】随着高校的快速发展,高校的纪检监察部门工作业务范围逐步扩大,传统的事前事中监督乏力、重在事后查处的监察方式已远远不能满足工作要求的现状。要适应新形势对高校的纪检监察工作的要求,应及时调整思路,充分运用信息化化手段,将监督监察理念与计算机信息网络技术有机结合,推行电子监察,变“被动”监察为全面、规范、科学的“主动”监察,有效解决了传统监察方式和手段的不足。本文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对信息化手段在高校监察领域中的应用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教师论文投稿,信息化,高校,电子监察,应用

  1.信息化在高校监察领域应用的意义

  1.1体现了监察方式的变革

  有利于关口前移,使监察由事后监察为主转变为事前、事中、事后监察相结合。当前高校监察工作中,事后查处比较多,对事前和事中监督虽然也比较重视,但因缺乏有效的手段和方法而难以开展,信息化的应用为实施事前、事中监察监督提供了一个有效手段。通过信息化手段,事前通过硬性条件的约束和事中环节的流程化监督,有效的杜绝和遏制了不规范行为的发生。

  1.2有利于监察内容的深化

  使监察行为不在流于形式,通过开发相关的监察系统,可以对一些重要岗位和重点环节进行有效的监督,比如通过把电子监察引入到采购系统,不仅可以规范了采购流程的各个环节,保证相关人员严格按照设定的程序来办事,也使得每一个操作都更加的透明,避免了违纪违法事件的发生。

  1.3有利于监察手段的革新,变柔性监督为刚性监察

  虽然目前高校监察部门有很的多规定和要求,但由于人员数量和监督手段有限,约束力不强,通过引入电子监察系统,以规章制度为基础,以信息技术为手段,严格按照设定的流程和规则来实施,从规范和时限上都对相关人员进行了硬性约束,既做到了规范又提高了工作效率。

  1.4有利于推动效能建设和工作方式的转变

  通过信息技术的和相关系统的开发,可以加强各个相关部门的信息的传递和共享,实现无纸化操作,做到了相关环节和过程留痕,各环节的**意见、依据、时间、结果等内容一目了然,暗箱操作的情况将大大减少,办事信息公开化的程度将得到进一步提高。

  2.信息化在高校监察领域应用需要把握的几个原则

  2.1要做到领导重视

  俗话说,万事开头难,要让监察手段由传统方式转为电子监察,需要领导重视,能亲自协调和解决建设中的各种矛盾和问题,并对未来建设的目标要有一个明确的思路或者规划,这对工作的顺利开展至关重要。

  2.2整合资源,统筹规划

  要充分利用学校信息中心的各种网络、数据库等相关资源,实现电子监察系统建设与学校的这种信息化的大环境相结合,做到统一规划、统一建设思路、科学组织推进。电子监察系统的设计和建设要借鉴已成功开发的设计方案、软件产品和模块,采用先进技术,留有升级扩展功能的余地,确保系统高性能、高安全性和可扩充性。系统的开发要尽可能保护各部门原有业务系统,各项功能设计要方便使用和操作。

  2.3以人为本,依法监督

  系统的建设要以人为本,把系统的实用性和便捷性作为电子监察系统建设的重要指标。以更好的开展服务和监督工作为出发点,把权力相对集中、容易发生腐败问题的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作为设置为电子监察点。同时,要严格依法办事,严格按程序办事,对电子监察中发现的问题,及时处理解决,对违法违规的行政行为,严肃追究责任。

  2.4部门之间关系的协调

  系统的建设,离不开校内相关部门的支持,加强与有关部门的沟通协调,建立顺畅有序的工作协调机制,对于工作中出现的问题,共同研究,达成共识,尽量减少工作推进的阻力,为早日实行电子监察创造条件。

  3.信息化手段在高校监察领域的几个典型应用

  3.1廉政风险防控

  建立高校廉政短信平台,通过平台加强对高校科级以上干部的定期廉政信息传递,通过廉政短信温馨提醒,增强广大党员干部廉洁自律意识,自觉抵制各种诱惑。

  3.2采购监察

  随着高校的快速发展,采购规模也逐年扩大,有限的监察人员、传统的监察手段已难以适应急剧增加的工作量和采购形式的快速发展,因此,通过技术把监察手段引入到采购系统,建立采购监察系统,创新行政监察模式,变革监察方式和内容,把带电子监察重点围绕各方,即投标人、招标代理、评标专家等各个环节,设置监察模块,建立数据库。

  (1)细化固化业务流程

  根据国家和学校制定的各种文件和制度,把每个现实中业务流程细化为系统中的具体操作,为每一个环节设置一定**条件、时限等规范化要素,并加以固化,使得电子采购监察系统中的各个环节做到无缝链接,操作中一旦出现不符合规定的程序、时限、内容和**条件,系统将会自动锁定,无法进行下一步操作,并生成提示信息和异常信息指令更正。

  (2)合理设置监察点

  对于不同的工作内容,监察的重点也不同。系统中监察点的合理设置,可以保证监察的实时性、准确性和有效性。

  (3)信息的采集、分析和处理

  把每个监察点的操作信息都记录到数据库中,这样,就可以让系统根据预先设定的监察规则,对各种数据进行处理,分析对比,即时筛选业务流程中的违规和疑似违规信息,在监察点进行提示、预警。

  3.3招生监察

  每年本科和研究生招生,成绩录入都是一个很重要的环节,为了防止成绩的错误录入,可以引入成绩录入软件,其包含的功能:多人同时录入,成绩比对,成绩数据分析等,通过成绩录入软件的引入,一是规避成绩输入过程的失误,二是防止成绩数据被认为非法改动,即使改动,通过系统提前设置好的数据留痕功能也可以查询到,这样就可以避免了招生成绩录入环节的各种隐患。

  3.4专家库、供应商库

  专家库和供应商库的建立,对学校相关的工作的开展做到了更加规范,规避了业务过程中各种违规事件的发生。

  4.结束语

  总之,在高校监察领域引入信息化手段是高校纪检监察工作与时俱进的必然趋势,丰富了了纪检监察工作的内容,创新了纪检监察工作方式,实现了监督方式转变,进一步提高了纪检监察服务工作的质量和水平。

  参考文献

  [1]邬彬,黄大熹.电子监察:中国政府科技防腐创新[J].求索.2010(09)


转载请注明来自:http://www.yueqikan.com/zhiyejiaoyulw/4969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