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职业教育论文

教师如何在核心期刊发表论文之范文参考

发布时间:2014-08-05 14:10:59更新时间:2014-08-05 14:11:37 1

  叙事研究又称“故事研究”,可以理解为讲故事的研究,是一种研人类体验世界的方式。这种研究方式的前提在于人类是善于讲故事的生物,他们过着故事化的生活。它不仅是一种研究方法和经验意义的表达方式,更是一种思维方式。

  摘要:教育叙事研究是近年来在我国教育研究领域内兴起的一种研究方法,虽然兴起时间不长,理论基础仍在进一步的探索之中,但在教育领域却引起了很大反响,并在教育实践中取得了很大成果,显示了其强大的生命力。该文通过对教育叙事研究概念、在我国兴起的原因、背景、意义和存在的问题就教于读者。

  关键词:如何在核心期刊发表论文,叙事研究,教育,现状

  一、什么是教育叙事研究

  教育叙事则是指由研究者者本人叙述自己在研究过程中所发生的一系列教育事件。表达人们在教育生活实践中所获得的的教育经验、心得体验,包括:所研究的问题是怎么提出来的,设计问题后在实施过程中遇到什么障碍等。其重点在于教育现象,教育问题的一种陈述。

  教育叙事研究是指在教育背景中包含任何类型叙事材料的分析研究,最终形成教育理论的一种教育研究研究方式。重在探究如何才能准确表达和诠释教育经验、教育意义,是知识意义建构的有效方式。教育叙事研究不仅仅是“讲故事”,更多的在于解释教育因果关系。

  二、教育叙事研究的兴起和意义

  教育叙事研究是20世纪70年代,西方学者将叙事学从文学领域引入教育学领域,80年代教育研究范式开始转变,开始由探究普遍性的教育规律开始转向寻求情景化的教育意义,90年代由我国教育学者予以引介、倡导,从而使得教育叙事研究方式对我国的教育研究产生了较为广泛的影响,教育叙事研究成为一种潮流。

  随着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实施和教师教育各项改革的推进,教育叙事研究越来越被认为是一种有利于教师专业发展的方式。教育叙事研究对教师专业发展优势有:有利于教师认识自我和世界,有利于教师的自我表达和自我重构,有利于教师集体意识的形成和发展。因此教育叙事研究不仅仅是一种教师发展或参与研究的方法,而更是一种重构自我,改造世界的方式。

  三、我国教育叙事研究存在的问题

  尽管我国教育叙事研究的倡导者试图通过各种方式对教育叙事研究做详尽而严密的阐明,但是,目前看来,即使在教育叙事研究的倡导者内部,也存在一些基本理念上的冲突。这种理论上的冲突给教育叙事研究的开展带来了一些混乱。究其根源,主要有三:

  (一)混淆“教育叙事”与“教育叙事研究”的概念

  “教育叙事”和“教育叙事研究”这两者之间差距显而易见。教育研究是以发现或发展科学的知识体系为导向,通过对教育现象的解释、预测和控制以促进一般化原理原则的发展。目前中小学教师所做的大多仅仅对教育现象进行的陈述,而没有在反思的基础上进行理论的探究。二者从根本上说差别在于是进行反思。把现场文本转化为研究文本,把感性的经验转化为理性的归纳,日常经验的展示不等同于理论的建构。如何把“教育叙事”转化为“教育叙事研究”仍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难题。

  (二)教育叙事研究中存在的“真实”与“虚构”

  教育叙事所陈述的是已过去的教育事件,更多的是无法实证探究,出于教育研究,教育参与者的主观态度立场的原因,不乏对所陈述的教育事件带有一定的美化和掩饰色彩夹杂其中。从研究者收集材料的角度来看,尽量保持某种客观的态度避免流露个人的价值判断亦是必要和可能的,即使是价值判断也坚持批判、反思和理性,遵守起码的研究规则。如何使教育叙事避免虚构同样成为一项难题。

  (三)过分依赖方法中心倾向

  无论是教育叙事研究,还是其他任何教育研究方式,都不是万能的。教育研究方法包括历史研究方法,实验研究方法,理论研究方法,比较研究方法,调查研究方法等,其中教育叙事研究只是教育研究方法的一种,不能期望只通过一种研究方式就可以有效地解决所有的教育问题。即使是某一个具体的教育问题,往往也需要多个研究方式、方法有机结合才能解决。

  (四)关注普遍性与个别性的倾向问题

  教育叙事研究关注个别,更倾向于“微观叙事”,强调特殊性,对象个别性,材料细节性,层面深入性,方法过程多样性,结论深入特殊性,这些是教育叙事研究的一个本质特征,身为研究者,参与者应该主要把握的思路。许多研究范本陈述的是的是特殊的、个别的人群呈现出不同的经历、感悟。所以教育叙事研究是通过叙事研究的目的是通过呈现各种丰富的教育教学故事来对个人对生活对自身的重新的建构。科学一实证范式强调普遍主义、数据分析、逻辑推演、因果联系和宏观概括,根本目的是建立理论,从个别到一般、从特殊到普遍。如何使个别现象得到推广是教育叙事研究的又一大难题。

  (五)“自上而下”的研究不切合实际

  “自上而下”的研究从一方面理解是在田野和现场中观察研究,观察可以看到教育事件在情境中展开,更加接近日常教育真像。但从另一方面上说是居高临下的,是权威的压制的,这种叙事常常与主流政治权力缠结在一起,更多的是为政治服务,形式化的研究,以研究者主观意识形态观念,运用法定强制手段进行公开灌输或隐蔽地、潜移默化地影响广大受众,这一宏大叙事的传统在教育领域表现得尤为突出、有效,无论是官方钦定的教育目的教育口号,还是学校各种形形色色的指定教科书及隐蔽课程,都叙说、体现了官方意志。如何使教育现象真正的流露出来成为一项艰巨任务。

  四、总结

  总之,教育叙事研究作为一种独特的研究方式,对教育研究的发展有着重要的促进作用,极大地丰富了教育研究的内容,给教育研究领域带来了一股清新之风。然而,叙事研究只是教育研究方法的一种,教育研究理论的得出更多的是需要几种方法相结合。在教育研究中,虽然教育叙事研究是一种新兴时尚的研究方法,但对于研究的参与者和研究者来说都应保持一种客观、冷静的态度,用一种审视的、分析、发展的眼光,正确评价和定位教育叙事研究的作用和地位,会更加有利于实现教育叙事研究丰富的延展,促进我国教育研究的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丁钢 王枬.教学与研究的叙事探究.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

  [2]陈荟.对一位中学教师教学反思的研究[D].西南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5.

  [3]康纳利,克莱丁宁.叙事探究[J].丁钢,译.全球教育展望,2003(4).

  [4]丁钢.让叙事作为一种专业生活方式[J].教育参考,2006(8).

  [5]王枬.教育叙事研究的兴起、推广及争辩[J].教育研究,2006(10).


转载请注明来自:http://www.yueqikan.com/zhiyejiaoyulw/4276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