抓好建筑工程监理工作的关键环节
陈晓云
摘要:针对建筑工程监理工作实际, 抓住建筑工程监理工作的关键性问题,落实好建筑工程监理工作的优化措施是监理工作的重中之重。
关键词:建筑工程;监理工作;关键环节
监理工作是由多个监理工程师协同完成的,监理工程师的全民族协作精神就显得尤为重要,任何一个环节的脱节都会给整个监理工作带来严重后果,因而每位监理工程师都必须确保自身监理工作质量,并对自己的工作负责,不断提高自身素质,抓好工程监理工作的关键,确保整个监理机构的工作质量。
建筑监理工作的普遍问题
(一)认识上存在误区 部分监理企业或监理人员存在认识上的误区,认为工程监理就是质量监理。监理企业的职责原本应当概括为“三控、二管、一协调”。但是在目前整个工程建设过程中,由于种种原因,特别是体制原因、机制不配套原因,使原本监理单位的职责多被拆解,监理的三控(即投资、进度、质量管理)职能多被大大弱化,绝大多数监理单位仅仅是以“质量监理为主”,工程建设中的监理工程师也就是质量检验员。面对于工程建设中的前期咨询、勘察设计、指标代理、设备采购与建造等内容服务却基本不涉及。正因为如此,工程监理变成了业主单位聘请的工程质量监督旁站人员,有些业主单位甚至认为聘请工程监理纯粹是为了满足国家法规的要求,是应付上级政策的对策。也有的业主对工程项目的“三控、两管、一协调”工作不全授权,使监理的广度和深度难以达到工程建设监理的职能要求。业主始终有一错误意识:我花钱雇你,有事就得我做主。从监理方面来讲,由于市场竞争激烈,招投标不规范,为了生存,即使业主违反监理合同要求,也不愿意得罪业主,导致施工现场监理有心无力,严重阻碍了监理工程师对工作的开展。 (二)体制不合理,存在不正当竞争 在当前监理市场中,有许多监理单位是隶属一些政府部门或其他企业、事业单位,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独立的社会化组织。有的政府部门行使权力批转监理任务,搞地方保护主义;有的建设单位不重点考察监理单位的各种内在因素如何,而是一味的对监理取费进行压价,监理单位为了中标也违心地降价,这必然形成监理市场上的不正当竞争和恶性循环。在这种情况下,没有一定的物质经济基础,就不可能有比较好的工作质量作标准等,这些问题的存在严格影响了工程建设监理的健康发展。 (三)监理从业人员整体素质有待提高 我国现有的监理从业人员,大部分是从施工单位、设计单位、建设管理部门、大专院校或其他岗位转行而来的。监理从业人员学历相差悬殊,总体文化水平偏低,主要原因之一在于监理企业待遇偏低,很难花本钱吸引人才,培养人才,吸引不了高智能人才;有些高智能人才即使愿意从事这个行业,也由于监理企业无力常年聘用,他们多为临时工,有项目需要时被招聘过来,项目完成后即解除聘用。基于以上原因,导致了专业监理人员的数量和质量不能满足监理工作的需要。
二、要抓好建筑监理工作的关键环节
(一)建筑施工质量管理原则。 建筑施工管理的完善,必须以完善质量管理原则为基础,在建筑施工中,必须明确施工质量控制相关目标,对于质量控制,必须明晰施工中的质量控制程序以及完善质量检测体系。建筑施工质量管理最为主要的原则是建立施工质量控制点,预防为主。所谓控制点的建立,必须按照其对整个建筑施工质量的影响程度大小而定,在生产检测阶段以及材料复验、各分项工程以及各个施工工序中都要设置质量控制点。一般而言,建筑工程施工质量控制,是企业核心竞争力的体现,是整个建筑企业施工管理的重中之重。其施工质量的控制必须从两个方面来着手,一是控制施工活动条件;二是控制施工活动效果。所谓控制施工活动条件,即控制各个影响因子,详细按其对施工质量的影响程度来投入相关人力、物力以及财力进行控制。所以说,施工条件的控制可以从施工准备阶段出发,直到整个施工过程完成。在正式施工前,质量的影响因子为人、机、料、法、环等五个方面。在人方面,监理必须全面了解整个施工队伍的素质,知晓其具备的相关专业技能,合理做出相关施工策略。对于材料而言,必须对进场的材料进行抽样检测,只有合格后的产品才能采用,对于不合格的材料,必须坚决否定。所谓控制施工活动的效果,必须遵循以下流程,即实测---分析---判断---纠正或认可。实测,即运用相关的技术手段来进行相关检查,通常意义上的实测可以是肉眼的看以及取样后的仪器检测。所谓分析,就是分析实测结果,整理相关数据。判断就是通过实测和分析的结果,拿来与建筑规范和质量相关标准进行对比,验证质量指标。纠正或认可指的是,通过判断,对于质量要求达不到标准的,必须采取纠正,若质量严重和标准偏离,必须直接否定,对于符合标准的,进行相关确认。
(二)全面提升质量管理意识,加强现场管理建筑施工 质量的优劣,通常是由整体施工人员施工质量意识来反映的。质量意识高,有利于保障建筑工程的施工质量,有利于加强建筑施工质量管理。全面提高建筑工程质量管理水平,必须从思想上充分认识质量意识的必要性,加强建筑施工单位的思想认识,然后再通过施工人员的质量控制会议,来提高施工人员的整体意识,强调其质量责任感。毋庸置疑,建筑工程的质量涉及到众多因素的影响,我们必须从设计到施工整体过程进行把握,抓住施工过程中的重点,强调施工质量意识,才能把工程质量提升到全新的水平。施工现场管理的核心是人与人、人与物的组合,所以必须优化现场全员的素质。现场专业及工种和岗位复杂、众多,造成现场管理复杂,而施工现场的一切施工活动和管理工作都是由现场人员去实现,所以要依靠现场的所有职工的积极性,创造性,共同参与管理,激发全员的积极性、主动性和责任感。充分发挥其加强现场管理的主体作用,重视现场员工的思想素质和技术素质的提高。建立科学的管理模式加强管理,是指在现有管理水平的基础上,针对影响工程质量品质的一些关键问题,从技术、人事制度上建立更有效的、更加科学的管理体制,明确每一个施工人员的目标责任。从而达到进一步提高管理水平的目的。作为技术管理人员,要善于不断地总结工作中的经验教训。施工中协调部分的常见问题包括:电气部分与土建的协调;给排水与建筑结构的协调;建筑的外表、功能与结构的关系;各种预制件、预埋件、装饰与结构的关系;施工的特点、要求;各辅助专业之间的协调等。 (三)安全生产是建筑监理的一项重要原则 建筑工程从起步就是一项飞砂走石的“粗活”,安全问题伴随着工程建设的全过程理应被人们所重视。人皆知“天体运转会影响人的情绪”殊不知文明施工在工程建设中有其独特的间接效应。工程的实施、机械的使用均掌握在人的主观能动性之下,现场文明会影响到人的情绪,人的情绪控制着人在生产和社会活动中发挥作用的力度和质量。习惯的改变基于督导,监理在工程中的督导作用势必有相当的分量,所以,本人认为将现场的安全、文明施工控制纳入监理的职责对工程至关重要。
安全生产在企业现代化管理中有重要的地位和作用。建筑监理的基本目标是通过管理现代化,使生产过程顺利、高效率地进行,不断提高工作效率。这个基本目标只有搞好安全建筑才能实现。 有的不重视安全建筑,盲目追求一时的产值和利润;有的将改善劳动条件的钱挪作他用;有的用砍掉劳动保护项目的办法来扩大生产;有的不是从预防事故入手,要钱无钱,要物无物,出了事故,多少钱物都拿得出来。这样的企业和企业领导者,完全违背了现代化管理的基本原则,是很危险的,终究要吃大亏。 要搞好建筑工程,取得好的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考虑到百年大计我们不能忘记我国是社会主义的国家,每一项建筑工程的实施都与经济的发展、社会的进步,满足广大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生活的需要紧密相连。在建筑工程进行中不重视安全生产,不注意劳动者的安全健康,发生事故造成伤亡或职业病,以牺牲一些人的生命或损害他们的身体健康去换取,就失去了建设目的和意义。所以,搞好安全施工与国家利益和人民的利益是一致的,这是工程监理工作中重中之重。
三、不断提高监理人员的素质 提高监理工程师的综合素质,将直接体现工程的监理水平和监理质量,从而对工程的质量安全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监理人员素质的培养包括道德素质和技术素质。提高监理人员道德素质,做到既不能滥用职权,随意向承包商索取物质需求,同时也要防止监理人员和承包商一起造假,共同欺骗业主的行为发生。提高技术素质,监理人员不仅要多读专业技术资料,掌握新技术的发展动态,不断提高自身素质,而且还要在具体实践中充分留意工程建设项目的系统构成、工艺和规范要求,深化知识,积累经验,使工程质量控制工作扎实有效,并且有较高的技术水平,踏实认真的敬业精神,以及一定的表达能力和协商技巧。只有这样,才能有足够的技术储备和先进的管理能力,保持监理队伍的素质和技术优势,才能适应建设事业的发展需要。 总之, 监理施工原则是监理工作的一盏明灯,监理执业人员在工作中要认真学习,不断提高监理水平,认真执行监理原则就会成为一名优秀的监理人员,为我国建筑监理事业做出贡献。实践证明:在建筑施工中,做好建筑工程监理规划,抓好建筑质量,下力监理建筑安全,提高监理人员的素质,是建筑工程监理工作的关键。
参考文献: [1] 徐燕丽.浅析建筑工程施工安全监理[J].湖北水利水电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3. [2] 高显仓.加强建筑工程监理,提高建筑工程质量[J].科技信息,2008(15):99.
[3]吴永利. 论工程质量监督机构. J工程质量杂志, 2005年4月 转
上一篇:对建筑工程施工管理的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