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项目管理论文

对建筑工程施工管理的探究

发布时间:2011-10-02 20:35:26更新时间:2011-10-02 20:36:45 1

对建筑工程施工管理的探究
谢桂强

摘要:本文根据自己的工作实践经验,就建筑工程施工管理谈谈自己的看法。
关键词:建筑工程;施工管理;成本控制
1.建设项目生产要素管理主要体现在四方面
(1)对生产要素进行优化配置,即适时、适量、比例适当、位置适宜地配备或投入生产要素以满足施工需要;
(2)对生产要素进行优化组合,即对投入施工项目的生产要素在施工中适当搭配以协调地发挥作用;
(3)对生产要素进行动态管理。动态管理是优化配置和优化组合的手段与保证,动态管理的基本内容就是按照项目的内在规律,有效地计划、组织、协调、控制各生产要素,使之在项目中合理流动,在动态中寻求平衡;
(4)合理地、高效地利用资源,从而实现提高项目管理综合效益,促进整体优化的目的。
2、建设项目的施工管理
建设项目的施工管理包括进度、质量和成本控制,三个控制没有轻重之分,同等重要且应有机结合。
2.1成本控制
项目施工的成功与否,利润率是一个重要指标。利润=收入一成本,由恒等式可知利润的增长,就要增加收入、减少成本。收入在施工单位竞标以后是相对固定的,而成本在施工当中则是可控制的,因此成本控制是建设项目施工管理的关键工作。在进行成本控制时,应注意以下几点原则:
2.1.1成本最低化原则
施工单位应根据市场价格编制施工定额。施工定额要求成本最低化,同时还应注意降低成本的合理性。施工定额还应根据市场价格的变动,经常地进行调整。
2.1.2 全面成本控制原则
成本控制是“三全”控制,即全企业、全员和全过程的控制。项目成本的全员控制有一个系统的实质性内容,包括各部门、各单位的责任网络和班组经济核算等等,应防止成本控制人人有责,人人不管。
2.1.3动态控制原则
施工项目是一次性的,成本控制应从项目施工的开始一直到结束。在施工前,应确定成本控制目标;在施工中,应对成本进行实时控制,及时校正偏差;在施工结束后,对成本控制的情况进行总结。
2.1.4 目标管理原则
项目施工开始前,应对项目施工成本设立控制目标。目标的确定应注意其合理性,目标太高则易造成浪费,太低又难以保证质量。如果目标成本确定合理,那项目施工的实际成本就应该与目标成本相差不多。相差太多,不是目标成本确定有问题,就是项目施工有不善的地方(譬如有偷工减料或者出现材料质量不合格的情况)。
2.1.5 责、权、利相结合的原则
在项目施工过程中,项目经理、各部门在肩负成本控制责任的同时,享有成本控制的权力,同时项目经理要对各部门在成本控制中的业绩进行定期的检查和考评,实行有奖有罚。只有真正做好责、权、利相结合的成本控制,才能收到预期的效果。
2.2 进度控制
① 编制进度计划应在充分掌握工程量及工序的基础上进行。②确定计划工期。一般情况下,建设单位在招标时会提供标底工期。施工单位应参照该工期,同时结合自己所能获取的最大且合适的资源,以最终确定计划工期。③实时监控进度计划的完成情况。编制完进度计划不是将它束之高阁,不按照计划进行施工,而应实时监控进度计划。正确做法是,每周总结工程进度,监控其是否与计划有偏差,寻找原因,落实赶工计划。在每周监控的基础上,每月、每季或者每年进行一次工程进度总结。④应尽量减少赶工期。进度计划一经确定,应严格按照计划进行施工,原则上不提倡赶工期。进度计划是在施工单位所能获取的最大且合适的资源的基础上进行编制的,赶工期无疑将增大投入的资源。而投标报价是在施工成本的基础上形成的,增大资源投入将提高施工成本、减少利润。
2.3质量控制
项目施工的质量控制主要应从人、材、机等三个方面着手控制,由于任何项目都是由人来完成的,所以人的控制是质量控制中最为关键的工作,是其他控制的基础。
2.3.1人的控制
(1)项目管理中最难最基本的管理就是人的管理。人的控制首先是要选好人、用好人。人的能力在不同的时间、不同的地点是有所不同的,但它的变化应该是围绕一个基点变动的,这个基点每个人是不同的,选择人才时应该挑选基点比较高的。不同的工作对基点的高低要求是不同的,要人尽其才,用好人。另外,应
尽量做到一人多能,这样就能精简人员,事半功倍。
(2)应充分调动人的能动性。人的能动性说穿了就是人能够主动地去工作,手动地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每一个人都是不同的:不同的能力、不同的爱好、不同的风格,就算是同一个人在不同的时间、不同的地点郜可能有不同的表现。将这些充满不同点的人组合在一起, 同去完成同一个工作,其管理的难度可想而知是非常人的。在这样的集体里如何去调动人的能动性,譬如企业对员工的认同和支持,让员工有归属感等方法,这样员工就能尽心尽力为企业谋取利益。
(3)绩效评估是调动主观能动性的有效方法。这就像有一个人站在一群人后面拿着一把枪,驱使这些人努力工作并将落后的人枪毙。调动能动性和绩效评估就像罗卜和人棒一样,是做一项工作的两个手段。大棒的威力相比萝h是很大的,绩效评估所产生的效果比调动能动性是显著的,且绩效评估是索取、调动能动性是付出,这就是为什么每个企业、每个项目都重视进行绩效评估而忽略调动能动性的原因。但绩效评估不是万能的,原因很简单,因为作评估的也是人,这样就难以保证他评估的公正性和公平性。另外,绩效评估对简单的工作相对容易一些,像一个工人砌砖的质量、钢筋绑扎的速度是很容易进行衡量和比较的。而对复杂的工作绩效评估就显得作用不大,比如解决一个工程难题,就很难用时间、质量等指标进行评估。综上所述,人的控制不能生搬硬套,应因人而异,采取不同的方法。
2.3.2 材料的控制
材料的控制是全过程的控制,从材料的采购、运输、存储和使用等过程进行控制。材料控制的目的是使在施工项目上所使用的材料尽可能经济合理,并减少损耗。材料的采购应根据施工合同的要求,采购最经济合理的材料,也就是说购的材料不是昂贵的好或便宜的好,也不是质高的好或质次的好,而应以满足合同条件且低价为宜。材料的采购应坚持“货比三家”的买卖原则。
2.3.3机械使用的控制
机械的使用可以有效的提高生产效率,施工质量比人工旌工大大提高且有保证,在工程上应大量采用机械化施工,这样有助于加快施工进度,保证施工质量和施工安全。
施工机械是一次性投资,使用期较长,属于较大项目的固定资产投资。施工机械管理的关键是在开工前对机械是购买、租赁或者继续使用原有机械进行评估。评估的指标主要是经济指标,在评估时应充分核算各个方案在工程存续期所消耗的经济资源,从中选择较经济的方案。
施工机械管理的另一个关键是保养。良好的保养是保证机械正常工作的必要手段,同时还可以有效延长机械的使用期。制定保养计划时,应根据每部机械的不同特点制定不同的养护方案,并规定专人负责。
3 施工项目的验收
施工项目在验收合格后才开始竣工结算,因此验收工作应在施工工作结束后尽快完成。有的施工单位进行施工验收过程相当缓慢,其人部分原闪是由于施工资料不齐全,到施工工作结束后才开始后补资料。正常的施工验收工作应从工程项目开工就开始着手进行,尤其是现场签证、隐蔽验收记录等资料要齐全并随时整理。另外,尤其关键的是施工单位应与建设、监理和设计单位保持良好和有效的沟通,这样才能保证建设项目的顺利施工和验收。
4 建设工程项目的保修
施工验收结束后,施工单位并不是结束对建设项目的管理工作,还应负责在保修期内的保修工作。主要做好以下保修工作:①施工单位应与建设单位在签订施工合同时规定严谨的保修条款,以分清双方责任;②不应针对某一个工程项目制定保修计划,应建立长效有用的工作机制,对所有施工项目系统进行保修工作。
5 结束语
在建筑工程施工管理中存在着操作不规范,导致企业有法不依,监理单位监管不力,不按规范的合同管理,施工组织编制设计水平不高,成本控制不好等方面问题。作为建设工程质量管理人员只有以严谨的科学态度,不断地学习、不断地积累经验才能做好建设工程项目管理,确保建设工程质量。
 


转载请注明来自:http://www.yueqikan.com/xiangmuguanlilw/1497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