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特殊教育论文

教育与职业期刊论文

发布时间:2014-05-07 16:16:58更新时间:2014-05-07 16:18:07 1

  教育与职业杂志是我国著名教育家黄炎培先生于1917年创办,中共中央统战部主管,中华职业教育社主办,在目前中国近万种期刊中创办最早、刊史最长,是全国中文核心期刊,覆盖全国各省市及港澳台、东南亚等地区,至今已有90年的历史。

  本杂志现为旬刊,其中上旬刊为综合版,内容立足于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的实际,从民间角度出发,反映教育领域的前沿资讯,探讨当前社会关注的重大教育问题,报道教育改革方面的最新研究成果,涉及的具体领域包括职业教育、高等教育、成人教育、民办教育、职业培训等。读者对象为教育行政管理人员、教育科研人员、教育一线工作者等。中、下旬刊是本刊专门设立的教育学术研究版,以倡导学术创新、促进学术交流、提高学术水平为目标,以刊登教育研究学术论文为主,立足于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的实际,探讨当前社会和教育界关注的重大教育问题,广泛交流国内外教育理论及教育改革方面的最新研究成果,所刊登论文包括职业教育、成人教育、民办教育、职业知道、职业培训等研究成果,读者对象为教育科学研究工作者、教师和教育行政管理人员。

  【收录情况】

  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获奖情况

  全国中文核心期刊

  职教期刊一等奖

  期刊名称:教育与职业

  主管单位:中共中央统战部

  主办单位:中华职业教育社

  国际刊号ISSN:1004-3985

  国内刊号CN:11-1004/G4

  出版周期:旬刊

  出版地:北京市

  期刊语种:中文

  期刊开本:大16开

  现用刊名:教育与职业

  创刊时间:1917

教育与职业

  【栏目设置】

  主要栏目:理论研究、教学研究、德育工作、农村职教、企业培训、农业、社会力量办学、港澳台职教、办学探讨、管理艺术、职业指导、职业广角、大家谈、国外职教、职海钩沉、职教园地、校长访谈、职教社专版等栏目。

  【投稿须知】

  1.内容:立意新颖,观点明确,内容充实,论证严密,语言精炼,资料可靠,能及时反映教育学术研究和教育教学改革实践的最新成果。尤为欢迎有新观点、新方法、新视角的特色稿件和专家稿件。对于有重大学术理论创新的文稿,本刊将优先发表,稿酬从优。

  2.来稿请按如下顺序撰写:标题(不超过20字)、作者姓名(不超过3个)、摘要(不超过200字)、关键词(3~8个)、作者简介(真实姓名、出生年份、性别、籍贯、工作单位、职务、职称、专业学位和研究方向以及作者单位所在省、市、邮编)、中图分类号、文献标识码、正文、注释和参考文献。若有基金资助或课题经费资助的论文,请在[作者简介]后用[基金项目]注明基金项目名称或课题项目名称及编号。中图分类号、文献标识码接置[作者简介]或[基金项目](如有的话)项下,此两项共占一行。例如:[中图分类号]G42[文献标识码]A

  3.来稿请在文章参考文献后附英文题目、摘要、关键词和作者拼音名。

  4.本刊注释和参考文献一律采用尾注。注释是对正文中某一特定内容的诠释和说明,用数字加圆圈标注如①②……,置于文后;参考文献(指引文)采用国际通用的著录符号,如专著必须依次标明:序号(外加方括号)、作者、书名、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份、页码,置于注释之后。

  5.文献类型以单字母标识(外加方括号),如专著为[M],论文集为[C],报纸文章为[N],期刊文章为[J],学位文章为[D],研究报告为[R],专著论文集中析出文献为[A],未说明的文献为[Z]。若有外文文献,请按中文在前、外文在后的顺序分别排列,并以第一作者姓氏的汉语拼音及外文字母为序;外文书名及刊名请用斜体字。若引用文章为电子文献,请注明网地址及日期。

  6.来稿请同时寄纸质稿件和电子稿件并在来稿末尾附上作者详细通讯地址以便于邮寄样刊与稿酬。包括:收件人所在地的省、市、区、街道名称、邮政编码、联系电话、电子信箱、代收人姓名以及本人要求等。为便于稿件统一登记、防止丢失,请不要将稿件寄给个人。来稿一般不退,请作者自留底稿,三个月后稿件未见刊出,作者可自行处理。

  1.1多作者文稿署名时须征得其他作者同意,排好先后次序,通知用稿后不再改动。

  1.2为便于稿件统一登记、防止丢失,请不要将稿件寄给个人。稿件一经刊用,即寄样刊,并付稿酬。来稿自寄出之日起,三个月内未刊用者,作者可自行处理

  1.3投稿采用电子邮件方式。来稿中请注明作者详细通讯地址(收件人姓名、单位、住所、邮编、电话、电子信箱等)以便邮寄样刊与稿酬

  【杂志目录】

  2013年第30期目录

  研究与探索

  (5)人力资源需求与职教发展的关联、机理和机制研究郜玉艳梁成艾

  (9)东西部职业教育跨区域合作办学的需求与基础分析翟悦宁永红

  (12)我国发展本科层次高等职业教育的模式与路径选择乔飞飞刘晓

  (14)校企合作培养“卓越工程师”的模式及机制研究谭璐

  (18)校企合作利益主体的责权与角色定位研究陈胜

  (21)浙江省高职院校专业设置与产业结构研究赵磊刘晓明

  教育管理

  (24)新型城镇化视角下高职院校的内涵发展来永宝

  (26)关于教学服务型大学建设与创新的思考赵卫平

  (29)协同创新视角下高职特色专业建设的突破口分析莫勇明

  (31)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研究李延忠

  (33)“工学结合”教育质量保障体系研究张广贤周天一毕全超

  (35)运用数学模型构建课堂教学质量评价指标体系的研究唐琦

  (37)论高职院校科技团队管理毛建梁顾健

  (39)基于企业文化视角的职业院校班级文化构建曹惟

  (41)高校安全教育现状调查与对策研究蒋津辉钟之华胡俊杰

  德育研究

  (43)民办高职院校创业教育中的思想政治教育研究乔芬

  (46)试析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刘琳

  (48)创新高校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思考黄永

  (50)对开展交换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思考贺超凯钟凯

  (52)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与大学生实践教育的关系探讨刘宏宇

  (54)大学校训思想政治教育价值研究杨燕华

  (56)微博文化及其对高校思政教育工作的影响研究吴谢玲


转载请注明来自:http://www.yueqikan.com/teshujiaoyulw/3694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