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水利论文

水利工程师论文发表施工中常见问题与管理措施

发布时间:2013-09-23 14:36:05更新时间:2013-09-23 14:38:08 1

  水利工程师论文发表在期刊《人民长江》上可以用来评高级职称,杂志于1955年创刊,是水利部长江水利委员会主办的水利水电技术综合性科技期刊,2008年改为半月刊。主要内容为宣传长江治理与开发战略规划,报道治江工作重大进展与建设成就,总结水资源保护与开发利用实践经验,交流国内外水利水电先进技术。
  摘要:水利工程施工质量一直被社会广泛关注,施工质量问题已经超越了技术和经济层面,上升到了政治和社会的高度,这就要求水利工程施工管理者对工程质量给予更加充分的重视和更加务实的控制。本文分析了水利工程施工各阶段常见的问题,探讨了水利工程施工管理措施。

  关键词:水利工程,各阶段,施工管理,措施

  目前,施工企业面临严峻的社会竞争形势和强大的市场压力,如何在这样的环境下,提升企业的竞争力,使自己立于不败之地?只有提高工程质量,以质取胜,走质量效益型道路,才是我国施工企业生存发展的必由之路。加强施工质量管理,不仅会为国家和企业创造巨大的经济效益,同时也为提高员工队伍素质,宏扬企业文化,增强企业员工的凝聚力,提高企业竞争力,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一、水利工程施工各阶段常见的问题

  1、在工程准备阶段易出现的问题

  工程设计和评估是准备阶段的关键环节,不仅是项目决策的依据,也是避免项目盲目上马的举措。但在现实的水利工程施工中,一些小型的水利工程对设计和评估还存在着不重视、不规范的现象。很多单位没有严格按照国家和水利部门出台的法规以及技术标准实施,很多小型水利工程的规划和设计仅有最简单的基础资料,工程环境、工程勘察等系统资料非常匮乏,造成了项目规划书、设计文件以及可行性研究报告极不规范,设计的合理性没有保证,设计的随意性强。此外,也存在着勘察设计的准备不足,“想当然”地搞设计,往往造成了工程设计和施工存严重脱节的现象,给工程施工的质量埋下了先天性潜在隐患。

  2、施工过程中易出现的问题

  当前,项目层层转包的现象在水利工程施工中比较突出。随着转包单价的降低,在经济利益的驱动下,很多单位不惜偷工减料,弄虚作假,采取减少水泥浆配比、伪造灌浆施工记录、降低压力灌浆等方法,这些都将给工程质量和工程安全带来隐患。层层转包还可能出现非专业队伍施工的问题,施工队伍技术水平低、设备投入少、技术人员不足、管理不完善,将造成施工组织毫无章法,无可避免地出现大量低级错误,在工程设备和工程技术都得不到保证的情况下,施工质量将无从谈起。

  3、施工监理中易出现的问题

  水利工程项目施工中,管理人员对质量控制的作用至关重要的作用。人为的管理问题主要集中在质量管理投入精力不够、服务意识淡薄、在监理工作被干涉时不能坚持原则等方面。此外,在施工监理过程中,还存在重工期轻质量的现象,在施工质量与施工进度发生冲突时,弃质量而取进度的情况广泛存在。

  二、水利工程施工管理措施

  1、在管理上进行控制

  (1)工程质量控制是一个系统工程,参与水利工程建设的各方均应建立相应的质量保证体系。我国《建筑法》明确规定:“建筑工程实行总承包的,工程质量由工程总承包单位负责。”因此,承包企业在质量控制方面承担着主要责任。规范的质量保证体系应该管理层次清晰、管理部门职能明确、信息传递畅通。以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承包企业的质量保证体系可以分为公司级和项目部级两个层次,公司级层次由总经理、总工程师、工程质量部自上而下组成。对整个企业的工程质量实行全方位的管理控制。

  (2)加强对分包企业的考核检查和做好协调。任何一个水利工程的建设都不可能由一个施工单位来完成。总存在着分包的施工单位。总承包单位应该选择那些信誉好、施工管理水平较高的专业承包企业或材料分包商,分包企业的管理工作水平、技术水平是决定水利质量的一个重要方面。对分包企业的考核主要从以下两方面着手:一是了解实际业绩、人员素质、管理水平、资金情况、技术装备等。二是了解其现场管理情况。

  2、在施工质量上进行控制

  (1)施工现场材料的质量控制工程施工离不开施工材料,材料的质量是工程质量管理的基础和保障,材料质量不符合要求,相应的工程质量管理也不可能符合标准。所以加强施工现场材料的质量控制是提高工程质量管理的重要前提条件。材料质量控制包括原材料、成品、半成品、构配件等控制,主要是进行严格检查和验收、正确合理地使用,建立管理台帐、进行收、发、储、运等各环节的管理,避免混料和将不合格的材料使用到工程上。

  控制材料的质量应做到:一要掌握材料信息,优选供应厂家,选择质量好的材料从而保证工程质量;二要合理组织材料供应,确保施工正常进行,建立严密的计划、调度体系,加快材料的周转,减少材料库存和占用,确保施工的关键环节;三要合理组织材料的使用,减少材料的损失,加强材料的保管工作避免材料损失、变质;四要加强材料的检查和验收,严把材料质量关,进厂材料应有出厂合格证、材质化验单、厂家批号等;五要重视材料的使用认证,以防错用或使用不合格的材料。

  (2)隐蔽工程的质量控制1)地基隐蔽验收。地槽清好后,组织地质勘察单位、设计单位、监理单位、施工单位参加,重点检查地基承载力是否符合设计要求,是否存在软弱下卧层、实际地质情况是否与勘测报告相符合。确认地基土符合要求后,才能进行下道工序施工。并及时办好隐蔽验收签证手续。2)钢筋分项工程隐蔽验收。钢筋分项工程的隐蔽验收,主要是合理设置质量控制点,提前给施工单位负责人交底,不经验收合格,不准隐蔽比如柱子质量控制点的设置,应设在每层柱(或基础顶面)支模之前,控制的重点内容是:柱子纵筋接头质量及其位置是否正确、箍筋加密区绑扎是否到位、是否符合设计及规范要求。3)基础结构验收、主体结构验收。

  (3)现场施工方法、工序的质量控制现场施工方法控制主要包括施工方案、施工工艺、施工技术措施切合工程实际、能解决施工难题、技术可行、经济合理、有利于保证质量。施工工序是质量控制的关键环节,质量是在工序过程中形成的,而不是靠最后的质量检查验收。把工程质量从事后检查把关转向事前工序控制,达到“以预防为主”的目的。施工过程是由一系列相互关联、相互制约的工序所构成,工序质量是工程质量管理的基础,直接影响工程整体质量。工序质量的控制就是对工序活动条件的质量控制和工序活动效果的质量控制。进行工序质量控制时,应着重于以下几方面的工作:1)要严格遵守工艺规程,施工工艺和操作规程是进行施工操作的依据和法规,是保证工序质量的前提;2)要主动控制工序活动条件质量,影响质量的五大因素,即人、材、机、方法、环境等;3)要及时检验工序活动效果质量,工序活动效果是评价工序质量是否符合标准的尺度,应加强质量检验,及时掌握质量动态;第四要设置工序质量控制点,目的在于使整个工序质量处于受控状态。

  国家水利工程的质量问题是关系到国计民生的重大问题,但就目前而言我国的水利工程的质量实在是差强人意。影响水利工程施工质量问题的因素是多方面的,本文主要从人员、材料、机械、方法和环境加以论述。要保证施工的质量仅仅从几个方面着手是不够的,应当从全局出发,统筹规划,将责任明确到每以为参与者的身上,加大质量管理力度,严格按有关规范施工,才能避免产生质量问题。

  参考文献

  [1]刘丽红.关于水利工程施工质量控制工作的分析[J].水利工程施工管理,2009(8).

  [2]吕知红.中小型水利工程施工质量控制[J].新疆水利.2007.第5期

  [3]左绍云.项目法施工-水利施工企业走向市场的明智选择[J].北京水务,2006.

  [4]韩随平,张刚.钻孔灌注桩常见问题防治措施及其应用[J].科技风,2009,(24)

  [5]张晓朋,安治文.公路工程项目成本的管理与控制[J].科技风,2010,(11)

  [6]许幼生.园林绿化工程的质量管理与控制[J].科技信息,2011,(15)


转载请注明来自:http://www.yueqikan.com/shuililw/2162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