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社会学论文

文学期刊《新汉语水平考试大纲》词汇等级表的名词考察

发布时间:2014-10-18 14:14:54更新时间:2014-10-18 14:46:24 1

  摘 要:本文以《新汉语水平考试大纲》词汇等级表中的名词为研究对象,将大纲名词与代表性对外汉语教材中的名词进行对比分析。针对大纲在名词的选取和分级方面存在的问题,提出优化并完善大纲词表的建议。

  关键词:文学期刊投稿,《新汉语水平考试大纲》,词表,名词

  一、引言

  为了适应汉语国际推广事业迅速发展的新形势和满足越来越多的汉语学习者汉语评测的新需求,国家汉办-孔子学院总部于2009年正式推出了新汉语水平考试(HSK)。新汉语水平考试是一项国际汉语能力标准化考试,目的在于考查汉语非第一语言的考生在生活、学习和工作中运用汉语进行交际的能力。新汉语水平考试包括笔试、口试两部分,其中笔试有六级,口试有三级。《新汉语水平考试大纲》(以下简称《新大纲》)于2010年初由商务印书馆全部出齐。《新大纲》公布了词汇等级表,该词表共收录词语5000个,它是根据考生参加不同等级考试需要而制定的一个具有标准化、规范性的词表。随着新汉语水平考试规模的不断扩大,该词表现已逐渐成为对外汉语教学的指导性规范。

  由于研制的时间较短,词表的设计还有待改善,词表中值得修订的地方也很多,所以修订、编制新词表工作应提上日程。词表中,哪些词应该收录,哪些词应该放弃,哪些词应该放在较低等级,哪些词应该放在较高等级?对这些问题进行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相结合的研究,可以为修订、编制更为科学、规范的《新大纲》词汇等级表提供重要的参考依据。本文将词表名词与对外汉语教材名词进行对比分析,以此来讨论词表中词语的选择和分级问题。

  二、词表中的名词统计

  名词是现代汉语三大类实词之一,它是词类中的重要成员。在对外汉语教学中,名词教学是词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刘海涛(2009)基于大规模语料库研究发现:汉语文本中名词的比例占到41.4%,与英国语言学家赫德森(Richard Hudson)研究过的英语语料库中的名词比例相似。研究表明汉语中名词所占的比例在各词类中是最高的,同时也充分说明名词是现代汉语词类中极为重要的词类。

  我们分别统计了《新大纲》一级到六级词汇中的名词数量和名词在各级词汇中所占的比例,结果如下:

  《新大纲》词汇等级表是包含式的,低等级词表被高等级词表所包含。比如一级词表被二级到六级词表所包含,二级词表被三级到六级词表所包含,以此类推。这里,我们对各等级名词数量和词汇数量的统计采取排除式,即高等级词表的名词数量是排除了低等级词表已有名词后的。比如六级词表的名词数量是排除了一级到五级词表数量,五级词表的名词数量是排除了一级到四级词表数量,以此类推。统计可见,各等级词表中名词的数量都占较高的比例,且比例相对均衡。名词总量占词汇总量的39.5%,该统计结果趋近于一般汉语文本中名词的比例,侧面反映出词表的名词选择在数量上是合理的。

  三、词表名词与对外汉语教材名词的对比分析

  《新大纲》词表从名词总量来看,收录的名词具有一定的合理性。但是,单从数量的角度判断《新大纲》词表名词的选择具有科学性是远远不够的,我们还需考察词表名词的常用性和典型性。江新(2006)认为大纲字词的选择和分级,要从对外汉语教学实际的需要出发,要以有代表性的对外汉语教材语料为基础进行字频、词频统计。因此,我们将词表中的名词与对外汉语教学中广泛使用的教材《汉语教程》进行比较,以此来分析《新大纲》名词的常用性并提出优化词表的具体方案。

  《汉语教程》(以下简称“教程”)是北京语言大学为初学汉语的外国学生编写的一套对外汉语本科教材,1999年由北京语言大学出版社出版,2006年出版了修订本。教程经过多年的对外汉语教学实践,已成为最有影响的对外汉语教材之一。整套教材(修订本)共有3册,每册分上、下,共6本书。教材共有76篇课文,课文文本总字数为35387,总词数为24877,不重复词数为3360,名词数为4312。

  对比《新大纲》名词和教程名词可知,《新大纲》与教程只有629个共同收录的名词,共收词占大纲名词的31.8%,占教程名词的52.1%。大纲词汇等级越低与教程的异收词越少,等级越高与教程的异收词越多。一级词汇中只有3个名词教程没收录,它们分别是:猫、前面、火车站;二级词汇中有4个名词教程没收录,它们分别是:西瓜、报纸、左边、右边;三级词汇中有18个名词教程没收录,它们分别是:洗手间、衬衫、裤子、面包、香蕉、盘子、菜单、果汁、普通话、爷爷、动物、马、熊猫、月亮、铅笔、字典、街道、北方。由四级词汇开始,不在教程中的名词数量逐渐增多,四级、五级和六级词汇分别有86个、418个和817个名词不在教程中。《新大纲》中的名词包括教程中大概一半的名词,这些名词大部分被收录在大纲较低等级词表中,只有少量名词被收录在高等级词表中。词表中没被教程收录的名词,大多是普通名词,比如:西瓜、面包、熊猫等。还有一部分方位词,比如:前面、左边、右边等。

  《新大纲》词表的名词选择虽然在一定程度上兼顾了对外汉语教材词汇的高频词,但是高级词表中的名词仍与教材收录的名词存在差异。所以,为了优化、完善词表,让词表选取的名词更具典型性、常用性和时代性,应考虑删减和增加一部分《新大纲》名词。《新大纲》中有“以前”“前面”“以后”“后面”等一些合成方位词,却没有与之相应的单纯方位词“前” “后”。在对外汉语教学中,合成方位词通常是通过单纯方位词前加“以”“之”后加“边”“面”“头”来掌握的,因此,可将大纲中的合成方位词删掉,收录单纯方位词。一些只需理解无需掌握的学科术语也应删掉,如“声调”“标点”“繁体字”等。另外,还应删掉一些在社会生活中很少使用的,像“磁带”“朝代”这样的名词。同时,《新大纲》词表还应考虑增加一些名词。高频名词是留学生在初级阶段学习汉语接触较多的,如“风”“雨”“饭”“酒”等,这些名词应被《新大纲》所收录。一些广泛使用的新名词,也应考虑收录在《新大纲》词表中,如“微博”“快递”“高铁”等。

  在词语分级方面,《新大纲》词表对名词的等级划分也存在一些问题。比如“先生”在《新大纲》中是一级词,“女士”却是五级词。“医生”在《新大纲》中是一级词,同义的“大夫”却是四级词,相关的“患者”是六级词。“口”是三级词,“嘴”却是四级词。“电视”“电脑”是一级词,“空调”“冰箱”是三级词,“洗衣机”却是四级词。“门”是二级词,相关的“窗户”是四级词。“出租车”是一级词,“公共汽车”却是二级词,“地铁”却是三级词。“苹果”是一级词,“西瓜”是二级词,“香蕉”“葡萄” 是三级词,“梨”“桃”“桔子”是五级词,它们都是水果,词汇分级却有着很大差异。这部分名词,应经细致分析后对其分级做出调整,使其在《新大纲》词表中分布更合理、更科学。

  《新大纲》词语的选择和分级指导着对外汉语教学实践。通过《新大纲》词表中名词的统计与对比分析,发现《新大纲》在名词选择和分级方面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修订《新大纲》词表的一些建议,为优化、完善《新大纲》词表提供参考。

  (本文为黑龙江省教育厅人文社科研究项目[项目编号:1253b012]、黑龙江大学新世纪教育教学改革工程项目[项目编号:2012C12]资助项目课题的部分研究成果。)

  参考文献

  [1]Hudson,R.About 37% of Word-Tokens Are Nouns[J].

  Language,1994,(70).

  [2]国家汉办―孔子学院总部.新汉语水平考试大纲HSK六级[M].

  北京:商务印书馆,2010.

  [3]刘海涛.依存语法的理论与实践[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9.

  [4]江新,赵果,黄慧英,柳燕梅,王又民.外国学生汉语字词学习


转载请注明来自:http://www.yueqikan.com/shehuixuelw/4523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