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本文介绍了水罐负压排污泥技术工艺原理、产品结构、技术特点与技术参数以及应用效果。
主题词:负压,排污器,应用
一、用途:
该技术的实施目的是解决油田污水沉降罐底部沉积污泥的高效排出问题。目前普遍所采用的污水沉降罐底部污泥排放方法效果差,大量污泥沉积于罐底,使净化水质量变差,滤料严重污染、滤料的使用周期短,必须定期(半年或一年)打开水灌采用人工清除罐内淤泥。采用水罐污泥负压排污器,再配以用户提供的助排动力液,将负压排污器成组安装在污水沉降罐内底部,在水罐运行过程中可以实现不打开水罐,利用其产生的负压将污泥吸起,与助排液一同高效排出罐外。该技术的特点是:安装简单,操作方便,排泥效果好。
二、负压排污器结构:
负压排污器主要由:排污管(1)、扩散管(2)、混合管(3)、喷嘴(4)、集泥管(5)、助排管(6)、引泥管(7)等部件组成。
三、负压排污器工艺原理:
负压排污是采用的液体射流原理,见下图。首先在罐底排污管进口处安装一个由喷嘴、混合管、扩散管、引泥室等组成的负压排污装置,喷嘴与助排液管线相连接,混合管、扩散管与排污管连在一起,罐底污泥进口位于喷嘴下方混合管入口处。当助排液经过喷嘴时,由于喷嘴直径很小,助排液将产生节流,使助排液速度增大,压力降低,从而在喷嘴与混合管之间产生一低压区,罐底污泥在压差作用下将不断涌入低压区,又被高速流动的助排液抽吸进入混合管,然后经扩散管增压,从排污管排出。
在负压排污工艺过程中,不但增加了罐底污泥与排出口之间的压差,并且还增加了排出液的流速,同时助排液与污泥混合后相对降低了排出液的粘度,增加了其流动性,因而保证了污泥从罐底有效排出。此作用过程,增大了沉降罐罐底被排出污泥的驱动压差,提高了污泥的流速,使污泥能够及时有效地从排污管排出大罐,从而保证了罐内水质,减少了清罐作业,节省了大量的清罐作业费用。
四、技术参数:
使用负压排污器的用户需要提供助排动力液及其供给工艺管线,助排动力液的压力要求≥0.4MPa,排量≥80m3/h,工作温度≤80℃。
负压排污器总长1800mm,每个负压排污器可控制约20m2的罐底排污面积。
五、技术特点:
1)、在安装负压排污器时,不用改变现有容器内部结构,安装简单,操作方便;
2)、所需助排液压力低,对于已有冲泥管线的流程,采用原有设备和动力即可满足负压排污泥的动力要求;
3)、在罐底采用负压排污器,增大了需排出的罐底沉积污泥的驱动压差,增大了排出液速度,排泥效果好。
六、应用效果:
截止2009年底,在河南油田13个污水沉降罐上使用了负压排污泥技术,共安装负压排污器123套。在安装负压排污器的水罐上,根据具体情况不同,各站制订了1~3天启动系统排一次污泥、每次排污泥10~30分钟的工作制度。
经现场应用对比,该技术的使用使水罐的污泥排出效率提高约4倍。原来需要每年采用人工清除淤泥的水罐,现在在采用了负压排污技术后已经过了近8年,罐内的淤泥沉积厚度仍然很薄。原来在人工清罐半年后的一级沉降罐的出口水中杂质含量为80-100mg/1的水罐,现在在安装了负压排污器半年以后实测水中杂质含量为小于50mg/1,使罐内水质明显改善。同时,在系统中使用了负压排污技术的系统中,过滤罐的反冲洗周期有原来12小时一次,延长到24小时一次;过滤罐滤料从每年更换一次,延长到一年半左右更换一次。该技术的使用具有很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上一篇:新澧卤盐矿地面塌陷机理浅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