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建设项目投资控制是建设单位合理控制建设成本、保持合理利润、立身生存的基本法则,也是关系建筑项目的质量高低、施工进度快慢的重要方面。本文作者对建设工程的几个关键阶段进行了阐述,仅供参考。
关键词:建筑论文,建设工程,投资控制
一、项目建议书及可行性研究阶段
严格实行项目法人责任制是控制建设项目投资,确保建设目标实现的有效方法之一。项目法人全权管理项目的建设、生产、经营,形成一个按现代企业制度运作的经营管理体系,从而形成对投资的自我控制体系,以达到对整个项目投资控制的目的。
二、设计工作阶段
2.1设计阶段是基本建设程序中对投资控制具有决定性作用的重要工作环节,对工程项目投资的影响比重很大,对工程项目的顺利实施,提高投资经济效益具有重要意义。设计中要坚持系统论的思想,树立全寿命周期成本的理念。不仅要注重初期建设成本,而且要综合考虑后期维修和运行成本。设计工作中的瑕疵,不仅会增加工程投资,而且使施工中的变更、索赔工作增加,加大了业主、监理的管理工作难度,使工期目标和投资控制目标难以实现。因此,要严格遵守基本建设程序,采用先进合理的工程设计和合理确定的设计概算。要求提供经技术经济比选的最佳方案,综合考虑满足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并且项目决策方应重视对设计文件进行审查、评估工作。一项合理、经济的设计方案是加快工程进度、提高工程质量、合理控制工程造价、创造最佳投资效益必要的前提条件。
2.2推行限额设计,在设计阶段充分做好投资控制。限额设计作为投资控制的手段,在实际工作中取得了较好的效果。所谓限额设计就是按照批准的可行性研究及投资估算控制初步设计,按照批准的初步设计总概算控制施工图设计,同时各专业在保证达到使用功能的前提下,按照分配的投资限额控制设计,严格控制技术设计和施工图设计的不合理变更,保证总投资限额不被突破。限额设计并不是单纯考虑节约投资,而是包含了尊重科学、尊重实际、精心设计和保证设计科学性的实际内容。投资分解和工程量控制是实行限额设计的有效途径和主要方法。限额设计目标是在初步设计开始前,根据批准的可行性研究报告及其投资估算确定的,它体现了设计标准、规模、原则的合理确定及有关概预算资料的合理取定。限额设计通过层层分解,实现了对投资限额的控制和管理,同时也实现了对设计规模、设计标准、工程数量与概预算指标等各方面的控制。由此可见,限额设计不仅是设计人员的事,与业主、造价工程师关系也极为密切:设计人员完成设计,造价工程师做概算和施工图预算,若超过投资目标值,业主降低设计标准,设计人员修改设计,造价工程师再来调整概算和施工图预算,直至建设项目投资控制在目标值范围以内。实行限额设计,造价工程师要做到随时对设计方案的投资提供准确的估算结果,并给设计方案提供合理的建议;设计人员应认识到限额设计的重要性,必须意识到设计的每一条线均影响造价,其次设计人员要意识到造价控制是一个过程,在设计的每一个阶段都要接受造价工程师对投资的审查,认真听取他们的反馈意见,对设计方案时行调整,最终实现控制投资的目标。
三、招投标阶段
3.1合理划分标段。标段划分应考虑工程的技术特点、承包队伍的状况、工程是否可以分包等因素。面向大型承包单位招标时,标段可以较大,面向小型的专业化施工队伍招标时,标段可以适当划小。但标段划分太小时,会影响施工规模的经济性,使施工成本增加,开办费用增多,业主和监理的施工协调和管理工作量也将成倍增加(管理成本加大),这对工程的投资控制不利的。特别是有些项目由于标段划分不合理,破坏了原设计中的土石方调配方案,增大了工程造价,这是值得认真考虑的。
3.2在合同专用条款的编制中,保持合同的公平性是很重要的。有些业主将范本中的条款随意修改,将一些不合理的规定或风险由承包商承担,以为这样做可以避免业主的风险损失,减少索赔。事实上,这种想法是错误的。因为合同条款与工程造价的关系是:承包商的义务越多,风险责任越大,则工程造价越高。这是由于承包商的报价是由施工成本、利润以及风险费三部分组成。如果合同规定主要风险由业主承担时,承包商的报价可不考虑风险费用,这样的合同条款有利于促使承包商通过提高劳动生产率水平来降低施工成本,风险费用在报价中占较小的比例而最终降低投标报价。也就是说,如果风险不发生,业主可以节约概算中的风险费用,降低工程造价。但如果合同规定主要风险由承包商承担,则承包商在报价中必然考虑风险费用,由于风险的发生是不确定的,风险损失的大小是无法准确估计的。因此,这样的合同会使承包商的投标报价工作很难进行,保守的承包商会在报价中考虑较多的风险费用,无形中就增加了工程造价,有些承包商则可能不考虑风险费用,但风险发生而使承包商遭受损失时,承包商避免损失的办法可能就是偷工减料,最终遭受损失的仍然是业主。因此,在编制合同条款时,一定要满足合同的公平性及合法性要求,应以《范本》中的专用条款格式为基础去编写,不宜对专用条款做过多的修改。
3.3根据项目的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评标方法,合理确定中标价,即合理确定合同价是项目投资控制的重要工作环节。通常建设工程有以下四种评标办法:a.合理低价法。b.最低评标价法。C.综合评估法。d.双信封评标法。采用不同评标方法确定的中标价对合同金额的确定有很大影响。但投标报价是投标人按照招标文件规定的质量和工期要求,完成施工任务所需的费用,不得低于工程建设的最低成本。
3.4尽可能消除因严重不平衡报价产生的额外支付是投资控制中应注意的重要环节。不平衡报价是相对正常的平衡报价而言的,是指总价不变的情况下,合理调整工程量清单中各子项的单价,实现尽早收到工程款、获得更多工程款的一种投标报价策略。不平衡报价的分类按目的不同也可分为两类,以“尽早收到工程款”为目的的不平衡报价主要策略是:对先期施工的项目单价会报得适当高一些,可增加前期收入,加快资金周转,对后期施工项目的单价会报得适当低一些。以“获得更多工程款”为目的的不平衡报价主要策略是:对竣工工程量预计大于清单工程量的项目,其单价会报得高一些,对预计减少的工程项目单价会报得适当低一些,从而增加结算造价,达到获得更多工程款的目的。减少不平衡报价,控制工程投资,应从以下几方面考虑:(1)减少工程变更,消除不合理的施工图设计从而减少投标人对不平衡报价的载体。(2)做好招标前的准备工程,不具备施工条件的工程不招标,杜绝“边设计,边招标,边施工”的情况发生,重视工程量清单的编制质量,从而避免了招标工程量与实际工程相差甚远而给投标人实施不平衡报价带来的机会。(3)重视合同条款对不平衡报价的风险控制,对严重的不平衡报价项目保留重新组价的权利,即当结算子项实际数量变化超过工程量清单内数理一定百分比以上且满足以下条件之一时,业主有权调整综合单价:A、结算子项综合单价超过正常水平的10%以上(可以参照招标控制价确定);B、结算子项实际变化金额超过合同金0.01%以上。(以上百分比可以根据项目具体情况高定)
四、施工阶段
抓好合同管理,控制工程变更。合同管理的任务必须由一定的组织机构和人员来完成。要提高合同管理水平,必须使合同管理工作专门化和专业化。施工阶段首先应做好合同的签定工作。签订合同一定要文字严谨、准确,合同内容全面、完整。特别是合同中涉及工期、费用、质量、价款结算方式、违约争议处理等,要有明确的约定。担保和工程保险也尤为重要,它是减少工程风险损失和赔偿纠纷的有效措施。合同管理人员负责各种合同资料和相关的工程资料的收集、整理和保存。对在工程中合同双方的任何协商、意见、请示、指示都应落实在纸上,使工程活动有依有据,减少施工中的造价纠纷。同时,为了有效控制工程投资,应尽量控制和减少变更。工程变更是索赔与反索赔的重要依据,作为业主方造价管理人员要对工程索赔要有前瞻性,避免过多索赔事件的发生。目前施工单位往往采取“中标靠低价,赢利靠索赔” 的方式承揽工程。工程一开工,一大堆有理由没理由的设计变化报上来了,因此,作为投资控制管理人员要做到事前把关,主动监控,随时掌握工程变化情况,严格审核工程变更,计算各项变更对总投资的影响,从使用功能、经济美观等角度确定是否需要进行工程变更,减少不必要的工程费用支出,避免投资失控。如何减少设计变更,首先应严禁通过设计变更提高设计标准,增加建设内容;其次,对于必须发生的而且涉及到费用增减的设计变更,必须经设计单位代表、业主方现场代表、总监理工程师共同签字方为有效。
五、竣工阶段的投资控制
工程竣工结算审核是竣工结算阶段的一项重要工作,也是施工阶段投资控制的最后一环。根据合同、预算及费用定额、合同约定的结算方法、主材价格及价差调整、竣工资料、国家或地方的有关法规,认真审核工程款。以合同为依据,对送审的竣工决算进行核实工程量,落实签证费用,使审核后的结算真正体现工程实际造价。
六、结语
总之,投资控制对工程的顺利实施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对投资效益的实现也起着很重要的作用,因此,在工程施工管理中,要充分认识投资控制的重要性。在项目实施的可行性研究阶段、设计阶段、招投标阶段、施工阶段、竣工阶段等各个阶段将投资控制作为一项重要的管理行为,真正通过其控制使投资者能获得较好的投资效益。
参考文献:
[1] 张廷学.如何推行限额设计[J].四川建筑,2002,22(10):289-291
[2] 徐桂铭.项目施工监理中的投资控制初探[J].山西建筑,2008,34(12):239—240.
转载请注明来自:http://www.yueqikan.com/kejilw/jianzhushigonglw/5166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