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建筑施工论文

核心论文发表网简析建筑工程造价管理工作

发布时间:2014-07-30 16:56:46更新时间:2014-07-30 16:57:15 1

  目前我国建筑行业关于工程造价管理工作的发展主要呈现两个方向,其一是关于工程造价管理工作逐步向国际化方向发展,其二主要是关于工程造价管理工作信息化发展。

  摘要:对于建筑工程造价管理工作而言,其具有很强的系统性,需要集合多项内容方可做好,比如集中经济技术等方面内容,而工程造价工作对于工程项目的管理来说更是十分关键的,本文主要通过我国国内建筑行业工程造价管理工作的分析,提出相关行业存在的普遍问题,就该问题进行研究和探讨解决问题的途径和方法,有效的提高工程造价管理工作的效率和科学性,帮助建筑行业提高经济效益,节约物力人力财力等开支,总体推动该行业的发展,帮助我国建筑行业持续高速健康的发展努力。

  关键词:核心论文发表网,建筑工程,工程造价,管理工作

  1. 国内建筑工程造价发展趋势

  所谓工程造价国际化发展的趋势主要是指我国工程造价积极学习国外先进的理念,随着WTO的深入和国际经济一体化的实现,跨国合作的机会越来越多,很多建筑项目都通过国际招投标的方式在运行,而针对我国的建行企业而言,走出国门提高自身的竞争力,增加经营项目也谋求发展的重要手段,随着这些逐步融合的市场也就更加国际化,对于国外的企业而言,其在技术、资本、人才等诸多方面都有着很强的优势,对我国国内的企业有很大的竞争力,所以国内企业需要进行更加频繁的交流,增加自己的国际竞争力。

  工程造价信息化管理的发展主要是近些年来计算机行业的大力发展而带动的,随着互联网进入普通家庭,知识经济时代的供应链管理等已经形成了新型的办公模式,推动了工程造价的管理信息化发展趋势。作为信息化的工程造价管理工作而言,其具有很多新时代的特点,比如更多的依赖于电脑的操作,在竞争的含义上更加趋于信息战。对于西方的国家,他们更早的依仗信息化管理的方式,通过网络帮助招投标事宜的进展,更加的快速解决问题,真正实现了工程造价管理信息化的发展,除此之外,工程造价的各种管理软件也被广泛的使用,同时还有专门开放此类软件的公司在不断的研究和完善软件,这些都证明工程造价管理工作朝向信息化发展的必然趋势,这也代表着未来工程造价管理工作的总体方向。

  2. 我国工程造价的现状

  我们知道,工程造价的管理工作主要是通过各种科学理论方法的运用,依据统一的原则进行的工作,其主要目的是为了保证建筑工程项目的经济效益以及各方面的效益不受损失,同时保证工程项目的过程能够符合政策符合规律的进行。通常在我国,建筑工程造价的管理工作已经有了自身特色的发展,但是也存在着很多的问题需要解决:

  2.1政府造成的影响

  对于市场经济而言,其自身的发展特点更多的是依仗着资源自身的价格变化市场的变化来驱动的,这些都不应当受到政府的决定和操作,政府在市场经济当中所扮演的角色更多的应当是起到宏观调控的作用,作为一种引导的方式去进行。但是在经济体制的变革期间,为了有效的帮助新建立起得经济运行机制,政府必然会出台一些影响较大的政策作为协调,包括一些体制的发布等,这些对于价格、税率等问题都会起到很大的影响,市场决定不了几个的变动,无法将其控制在健康正常的范围之内,这就直接导致了工程造价增长预留费无法真正的起到作用。

  2.2控制工程造价不够主动

  建筑工程企业对于工程项目在前期的控制力度较小,没有主动控制的意识,导致了工程事后只能被动控制,在我国目前建筑行业普遍存在着重视竣工结算阶段问题,而较为轻视施工图预算,在工程项目中更加重视大中型项目设计概算,对于一般的小型项目设计则不重视,甚至不编制不上报审批。对于施工图预算更是缺乏审定的规则以及审批的主要程序,这些直接影响工程造价的管理工作,并且直接导致施工图预算和竣工结算出现脱节的情况,这些不仅会直接导致工作量的增加和重复性,同时也会超出工程造价招投标资格的限额。

  2.3工程造价管理基础工作薄弱

  工程造价管理工作中的基础工作相对比较薄弱,这主要是指在编制可行性研究报告投资估算,有指标还无法满足正常的工作需求,这对于编制出棋的设计总概算需要的定额指标,相关的部门的规定,导致了其来源无法通常,对于民用建筑的概算也同样缺少相关的规定,比如设备材料的价格信息系统由于不健全和完善,制定定期的材料价格指数,直接影响着工程造价的预算和调整的事项。

  2.4轻视影响造价的计价依据

  建筑工程受到市场的经济的影响,同时延续的传统的习惯,我国的建筑工程造价管理工作,因为不重视造价的控制问题,总是在工程实施阶段更加关注造价问题,在这种传统管理规范的影响下,导致工程建设项目投资问题的三超,这是一种对于项目前期需要计价依据的缺乏。同时因为工程造价管理工作主要关注于工程实施阶段,造成了人员企业在认知上的错误观点,普遍认为计价依据进行改革的主要目的就是围绕在企业自主定价以及市场按照规律所形成的价格范围内,而对于工程造价全过程的管理工作并没有进行相关的思考和重视。很多企业甚至认为计价依据的改革只是从市场化的角度出发,而完全不考虑计价依据对于工程造价早起是有一定的影响力的。

  3. 工程造价管理手段

  3.1完善健全市场价格体系

  中国目前实行的是定额定价制度,也就是所谓的量价合一制度,这是我国目前工程造价管理工作中的主方向。其主要是指标底需要按照定额去编制,如出现高于或者低于一定程度的价格后,就视其为废标,这其实在某种程度是对工程价格的一种管制。对于工程造价管理工作的改革方向,其并不是违反定额中消除标准部分,且仍然将其作为作为主要的投资成本依据。工程造价所确立的目标改革,主要是指计价模式依然建立于市场经济的环境下,依据这种模式进行统一工程量计算的规则,在统一的计划下将各分项目的消耗标准作出详细的编制,在招标的时候,由招标一方提出工程量清单,承包商根据自身的能力,按照竞争的总策略去报价制作标书,业主可以根据自身的情况,去选择符合要求的定标。利用工程合同将报价合法化,施工中出现的与招标文件或者合同规定不符合的情况或者工作量,据实索赔,调整支付,对于工程项目而言实施阶段必须进行有效的控制和管理工作。

  3.2建立完善的管理体系

  国际上有很多国家对于工程报价都是从科学的管理体系去进行工作的,这也就是工程造价管理工作成功的关键,所以我国在管理工作改革当中,应当积极的建立健全管理体系,参照国外的先进模式,建立起信息化的数据库,完善信息发布体系,重视工程造价咨询管理工作的发展,同时对于辅助的制度也需要加强建立力度。

  3.3接受新型的理念

  在工程造价管理工作当中,特别是关于经济活动凸显的矛盾,虽然有相关的办法但是也很难达成某种共识,这会造成合作的紧张,也会给工程的结算问题带来困难。在长期的工程项目建设当中,参与方属于单纯的合作关系,其主要的目的就是为了达到共赢。不管合作的是双方还是多方都是为了这个共同目标努力的,而在建设工程造价管理中达到目的的。

  4. 结束语

  建筑工程造价在我国的发展存在着诸多的问题,其中包括着概算超出估算额度、预算超出概算额度等多种超支的现象,这些都困扰着整个建筑工程的投资和效益,对于管理工作的影响是非常大的,相关人员应当正视这个问题,从新估量关于工程造价的问题以及管理工作的方式,对管理工作进行深入的分析,找到更好的提高经济效益的方式,更符合我国自身经济发展体制的发展方向,帮助我国建筑行业更快更好的发展。

  参考文献

  [1]潘文军; 工程造价的全过程管理与控制 [N];建筑时报; 2006年

  [2]戴莉莉,王国英; 我国建设工程造价存在的问题及其改革措施 [J];今日科苑; 2006年06期; 93

  [3]赖红雨,蔡斌; 建设工程造价管理所遇问题以及对策探讨 [J];广东科技; 2006年10期; 137-138


转载请注明来自:http://www.yueqikan.com/kejilw/jianzhushigonglw/4250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