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建筑施工论文

职称论文发表网范文绿色建筑设计的可持续发展道路

发布时间:2014-07-30 16:53:43更新时间:2014-07-30 16:56:16 1

  为了更好地应对全球气候变化、资源能源短缺,就要更深入地贯彻与落实科学发展观与可持续发展。随着全球气候的变化以及世界各国对建筑节能的关注日益增加,节能建筑的设计成为建筑发展的必然趋势。

  摘要: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城市建设工程越来越多,对于建筑工程质量也越来越高。在新时期,我国发展的模式下,我国力求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现代绿色建筑已经成为建筑行业的一种发展模式,因此,这就需要我们设计的理念更加合理与适应发展。

  关键词:职称论文发表网,绿色建筑,设计,可持续发展

  1. 绿色建筑设计的理念

  “绿色建筑”是指,为人们提供舒适、健康、安全的居住、工作与学习空间,同时在建筑的生命周期中达到高效率的利用各种资源、最少地影响环境与建筑物。绿色建筑就用利用科学的整体设计,集中绿色配置、自然通风与采光、新能源利用、低耗能维护结构、绿色建材等一些高新技术,具有建筑环境健康舒适、节能措施综合有效、建筑功能灵活等特点。

  设计理念:(1)节约资源。在建筑设计、建筑材料的选择中,以最大限度的节约水资源、土地资源,必须要合理的使用与处置,充分利用自然资源,力求资源的可再生利用。(2)节约能源。在绿色建筑设计中,要充分的考虑使用自然界给予的清洁能源,如太阳能、风能等,充分利用太阳能采用节能的建筑结构,根据自然风的原理设计建筑的整体布局及平面形式,把风能有效的利用到绿色建筑中来。(3)回归自然。人类源于自然,而人类现在的社会活动,导致自然界遭到严重的破坏。绿色建筑的设计,以人、建筑和生态环境协调发展为目标,尽可能减少对自然环境的使用和破坏,充分体现向大自然索取与回报之间的平衡,做到回归自然。

  2. 建设绿色建筑设计的必要性

  从全球气候变暖的角度来说,全球气候变暖对人类生存环境和经济发展带来严峻挑战。不断扩大的经济规模和迅速增加的人口,急剧排放不断增加的高碳能源使用总量,由此引发的环境污染问题逐已引起人们的严重关注,许多科学家已证实全球气候变化是由大气中二氧化碳浓度升高带来的。在2007年12月的印尼巴厘岛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上,就全球气候变化问题,各成员国举行谈判的决议,还制定出应对全球气候变差的“巴厘岛路线图”,该“路线图”要求在2020年前各成员国中发达国家将温室气体减排25%~40%。

  改革开放以来,据不完全统计,建筑约占全球50%的能源,并且各类建筑和附属设施的建造占人类从自然界所获得的50%以上的能源原料。有研究表示,建筑垃圾占人类活动产生的垃圾的40%还多。对于建设中国家而言,由于人口大量涌入城市,对建筑规划、环境建设、能源利用率低的不科学的状况势必与日益匮乏的能源资源产生不可调和的矛盾。

  3. 绿色建筑设计理念的运行

  3.1 最大限度地节约能源

  利用自然通风的原理,设置冷风系统,使房屋能够最大限度利用夏季的主导风向改变室内的温、湿环境。房屋宜采取当地气候条件的平面布局的形式及立体布局,减少各种电器设备的使用时间。在设计时应周详地考虑房屋在施工、使用、维护和报废整个有效期内的成本、节能、环保、资源利用等一系列问题。

  3.2 加大绿色能源的应用

  在设计过程中应考虑减少依赖和使用碳排放能源,尽可能根据地域条件和用户的功能使用特点,考虑使用地热和低冷、风能、潮汐能、太阳能等绿色可再生能源

  3.3 降低成本节约资源

  降低成本,减少对不可再生资源的使用;节约资源,减轻对环境的再次污染,保护环境。因此要尽可能选择天然可再生产或当地生产的建筑材料、产品和设施。如在考虑节约水资源的同时,还应考虑水资源的合理循环利用。

  3.4 亲近自然美化环境

  绿色建筑外观设计尽量做到动静互补、和谐一致,让人有亲近自然,舒适宜然的心情。要尽可能与建筑环境相协调,布局、色彩、形态都应与建筑所处环境相融合。

  4. 绿色建筑设计实施

  要实现绿色可持续发展的理念,低碳经济是一条必经之路。通过对新能源开发、创新技术、创新制度、产业转型等多种方法,尽最大能力减少依赖高碳能源,减少温室气体排放,亲近绿化自然、保障生态系统良性循环、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的经济发展模式。发展低碳经济,一方面是积极完成国家关于能源利用节能降耗指标的要求,承担美化环境建设责任;另一方面是调整建筑结构,提高能源利用率,利用新技术,发展新兴工艺,建设生态文明。

  4.1 利用周围环境改善气流

  在设计之前首先要经过实地调查和研究,在此基础上要利用自然条件处理好建筑朝向、建筑间距与主导风向、日照的相互关系。设计师应该运用建筑空间构图原理和手法,将住宅、绿化、休闲娱乐区、道路等设施有机地组合起来,达到道路、绿地、水面等因素都能够为住宅区的空气流动服务、促进居民身心健康的目的。

  4.2 利用绿化带和水域调节气温

  我们知道,绿化带和水域不仅仅有视觉上的享受,更是能够有效地调节湿度、降低气温、改善通风质量等,这些都可以减弱城市热岛效应,改善住宅建筑外维护结构的热工性能。绿化带不仅可以吸收夏季多雨的热量,同时植物的根部吸收保持水分能够起到调节温度和湿度的作用。

  4.3 合理利用太阳能

  我们知道,太阳能资源是一种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新兴能源。只要该地区有一定的日照时数和太阳辐射量,这些地区都可以采取太阳能加工热水。利用太阳能加热的主原理非常简单,就是利用有效的冷水加热设备吸收太阳光能,进而把冷水加热。此工作原理节能、环保,且集热效果和保温性能均比较高,在世界上都的得到了广泛的采用。在高层建筑中,一栋楼的居住户数多,人口数量大,所以太阳能设备设置时最好分散开来。例如,可以利用楼梯间这样一些公共部位设管道井,每层楼的各户的太阳能水管都放在管道井内。在高层建筑最上面几层住户来说,他们可以把太阳能热水器分散设置在楼顶层。其它楼层的住户可以采用集中供热方法。

  总结:

  绿色建筑的设计是一项完整系统的工程,不仅仅是新技术的应用,也是建筑设计的提升,同时还包括新材料和新能源的使用。绿色建筑设计理念的考虑因素非常多、范围相当大,我们要坚持可持续发展理念与发展平衡的概念来进行设计,将绿色建设成建筑行业的主力军。

  参考文献

  [1]董波.浅谈建筑节能的几点认识与思考[J].魅力中国,2008,27.

  [2]王有为,实施绿色建筑对环境保护的重要意义[J],浙江建筑,2008年

  [3]黄业华.浅谈绿色节能建筑设计[J].四川建材,2007(09)


转载请注明来自:http://www.yueqikan.com/kejilw/jianzhushigonglw/4250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