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建筑施工论文

让企业职工技能鉴定走进生产施工现场

发布时间:2013-02-07 09:30:23更新时间:2013-02-07 09:31:47 1

摘要:围绕企业发展战略,做大做强企业,技能人才队伍是重要组成部分。需要努力营造有利于企业技能人才成长的良好氛围,实施技能人才培养工程,建立技能人才培训基地,制定行使有效的技能人才选拔机制。

关键字:技能鉴定; 培养; 选拔机制

企业的技能人才(技能操作人员)的选拔大多实行政府指导下的社会化管理体制“职业技能鉴定考核”。即按照国家法律政策,在政府劳动保障行政部门领导下,由职业技能鉴定指导中心组织实施,职业技能鉴定所(站)对技能操作人员技能水平实施鉴定。职业技能鉴定是一项检验职业技能操作水平的考核活动,属于标准参照型考试。它是由考试考核机构对技能操作人员从事某种职业所应掌握的技术理论知识和实际操作能力做出客观的测量和评价。企业会基于职业资格等级证书为特殊工种岗位和重点项目工程配备人员。从而技能人才的选拔和考核更为重要。

常规技能鉴定考核实施模式

职业技能鉴定分为基础专业理论知识考试和实际操作技能考核两部分。基础专业理论知识考试一般采用笔试,实际操作技能考核一般采用现场操作加工典型工件、生产作业项目、模拟操作等方式进行。计分一般采用百分制,两部分成绩都在60分以上为合格,80分以上为良好,95分以上为优秀。

在技能鉴定实施过程中,基础专业理论知识考试内容主要依据机械工业部颁发的《工人技术等级标准》和行业颁发的《职业鉴定试题集》中各工种、各等级中应知应会部分出题,指定考试场所,阶段性分场次的闭卷考试,完毕后封卷统一核分;实际操作技能考试由各行业技能鉴定站试题库中取题,针对各岗位实际操作内容,规定时间地点模拟施工现场环境进行生产作业设备操作和加工作业工件等考核项目。技能鉴定站根据技能操作人员的技能等级,安排考评员组对,依次对实操人员进行问答和现场实际操作考评,并依照考评标准核分。

常规技能鉴定考核存在的弊端

常规的技能鉴定工作具有普遍的可操作性,在长久以来已经潜移默化的形成了固有的考核模式。但是工作程序简单,模式固化严重,很难与现在日新月异的发展步调一致,也不利于企业更好的选拔复合型技能人才。

考核方式“众口难调”

传统的技能鉴定模式对于生产施工、运输、服务等行业中部分工种适用。如面点师、钳工、检验工等。类似诸多的工种的技能操作考试模拟现场不需要大成本的投入,利用原有设备及少量的原材料就可以达到考核目的,完成考核工作。但是,还有很多工种因成本高、受季节、温度等因素限制无法模拟考试现场。如铸造工、混凝土工、沥青混凝土摊铺机操作工等工种,因温度的急剧变化会影响施工工艺,局限了考试时间阶段;一个4000型的沥青拌合站,一次搅拌出料就将近4吨,综合成本投入大,局限了考试实操性,从而导致此类工种的实际技能操作考试限于笔答或者问答形式进行。平时实际操作很有经验的、岁数稍大技能操作人员,在笔答和问答时语塞,实操考试成绩一般。而年轻人,凭借着良好的记忆力按照操作规程或者鉴定试题集一字不落的背出所有细节,反而成绩优秀。这样就造成了实操考试文字化和语言话了。在高技能人才(如技师或高级技师)考核时,单纯的、简单的和单一的书本上固定知识模式,不能全方位的检验他们在工作中遇到操作难题时处理的方式方法,不能很好的监测到他们遇到施工问题时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考核的平面化,失去了实操考试的立体化、全方位考核的意义和目的。

考核时间“差强人意”

职工技能鉴定机构为了方便更多的实操人员参加技能鉴定,在安排鉴定考试时,考虑多重因素,尽量避开生产施工旺季,在冬闲待工期展开鉴定工作。但是还有因项目抢工或施工项目远在外地的等多种因素,而不能及时参加技能鉴定的。

改善方案

职工技能鉴定可以在多元化、多形式下展开,以实操人员在日常工作表现、以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施行施工现场实时鉴定考核机制,使实操人员能充分彰显技能人才的本色。

首先,在鉴定前的培训中坚持按需施教、学用结合,强调突出岗位技能知识的培训。注重提高实际操作水平,结合生产实际,提高员工解决生产技术难点的应变能力。对属于职业技能鉴定工种,我们按《国家职业技能规范(考核大纲)操作部分》内容进行培训,同时还加入了新工艺、新设备、新材料及相关内容。

其次,在实际施工生产中开展技能鉴定考试工作,采取结合生产项目现场进行技能鉴定。如正值9月份,道路在维修或在建中,施工现场的沥拌工、混凝土工、压路机操作工、摊铺机操作工等多个交叉和辅助工种可以在现场施行鉴定考试项目。在实际施工中鉴定,实操人员可以用学到的理论知识解决生产中出现的技术难题,而现场不会受时间、季节、温度等因素的制约,这样,可以反映实操人员的真实成绩,也解决了成本投入大的问题。

最后,加强企业部门之间的技能人才“流动”,建立流动考核机制,提高实操人员在相似岗位、相关岗位上的认知能力和操作水平。同时,提高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讲解问题的能力,进而向高级技能人才水平推进。

总之,人才资源是企业第一资源,加强人才队伍建设,实施人才培养工程,营造有效的人尽其才的技能竞技平台,让职工技能鉴定走进生产施工现场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转载请注明来自:http://www.yueqikan.com/kejilw/jianzhushigonglw/1971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