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公路工程类论文

刍议公路路基施工技术

发布时间:2012-10-07 11:50:02更新时间:2012-10-07 11:50:42 1

摘要:路基是公路工程路线的主体和路面的基础,施工质量直接影响到路面的使用效果,因此保证路基施工质量关系到整个公路质量。因此,随着公路等级的提高,对路基的作用越来越重视、要求也越来越高。

关键词:公路 路基 施工

Abstract: the embankment is the main body of the highway engineering route and pavement foundation, the construction quality directly affect the use effect, so that the quality of roadbed construction relates to the quality of highway. So, with the highway levels increase, the role of the subgrade seriously more and more requirements, more and more is also high.

Keywords: highway subgrade construction

一、公路路基施工的重要性及常见病因分析

土质路基包括路堤与路堑,基本操作是挖、运、填,工序比较简单,但条件比较复杂,公路施工是野外操作,自然条件差,运输不便,物质设备及施工队伍的供应困难。路基施工工地分散,工作面狭窄,易遇特殊地质不易现象等。面对这种复杂情况,为确保工程质量,实现快速、高效、安全施工。必须重视施工技术和管理。就目前情况而言,首先要有一个稳定的专业施工队伍,配有相应的技术骨干和机具设备,建立和健全施工技术操作规程和质量检查验收制度,采用现代化的施工管理方法等,这是公路事业高速发展的需要,也是实现精心施工的必由之路。路基通病的类型及成因:1.路基沉陷。路基沉陷出现的原因主要有:a.填方路基由于压实不足而下沉。b.桥涵通道等构造物与路基衔接处由于所用材料不当或碾压时比较困难而无法充分压实,造成路基逐步下沉。c.软土地基未加处置或方法不妥当造成路基沉降。目前,修建公路,建设周期一般较短,路基没有足够的自然沉降时间,但是因赶工期在未自然沉降充分的路基上修建路面,路基的沉降也会反映到路面之上。d.路基施工时,土壤含水量过大,填土无法达到规范要求的压密度,从而给路基留下沉降的隐患。2.纵向裂缝。a.路基起始填筑宽度不够。到填至一定高度时经检查才发现填土不够宽,或中线偏位,进行填补镶边,在镶边时,又没有按规定挖台阶和由下而上的分层填筑碾压,造成工程竣工后镶边下沉,产生纵向裂缝。b.清淤不到位,在清除植被或软基清挖时,在左边还有1~2m宽未清到,或堆放的淤泥尚未完全运到路外,就进行填土施工致使路基边缘下沉,产生纵向裂缝。c.半填半挖路段的路基,在填挖交界处未按规定挖台阶进行分层填筑压实,也易产生纵向裂缝。d.路基压实不到位,致使产生纵向裂缝。在路基施工中,应适当加宽填土,一般每边需加宽50cm。

二、路基基础准备工作

1.材料选择。公路土方路基一般采取就地取土的方式,满足规范要求的粘性土、砂性土等适于做路基填料。强盐渍土、过盐渍土、淤泥、沼泽土,树根和含有腐朽物质的土,不能用作路基填料。

2.技术准备。路基施工前应完成击实试验和土的液塑限试验。通过击实试验确定路基土的最佳含水量和最大干密度,为路基施工检测压实度提供参照依据;通过液塑限试验取得路基填料的塑性指数,以确定该土样能否用于路基施工。

3.常用设备。公路土方路基施工中常用的施工机械有:推土机、平地机、装载机、静作用光轮压路机、振动压路机等。施工中首先用推土机、装载机将路基用土均匀的摊铺在工作面上,并粗略找平,然后用平地机进行精确找平,最后用静作用光轮压路机、振动压路机等机械进行压实。

三、 路基填压

1.路基填料。现行《公路路基设计规范》规定了对路基填料的要求。对路基填料的最小强度和最大粒径给了量化的标准,采用承载比实验(CBR)值表征路基土的强度,引入了路床的概念。对上路床的填料提出了限制条件,高速公路和一级公路路面底以下0cm-30cm的路床填料,其CBR值应大于8,对下路床及下面的填土也给出相应的规定值。

2. 路基压实。当前路基施工,普遍采用了大吨位的压路机,碾压效果有了明显的改善。对于提高路基土的压实度起了很好的作用。规范规定高速公路和一级公路路面底面以下80cm-150cm部分的上路堤其压实度必须≥95%,对其它等级公路当铺筑高级路面时,其压实度亦应按高速公路和一级公路的标准采用。此外,还增加了对路堤基底的压实度不宜小于93%的规定。

四、 路基排水

1.边沟。在公路路基两侧设置边沟,主要是汇集和排除路基范围内或流向路基的地面水。一般在路基两侧开挖土质边沟,这时边沟的断面形式宜用梯形或三角形,在场地宽度受到限制时,也可用石砌矩形。梯形边沟的边坡一般为1∶1至1∶1.5,三角形边沟的边坡可用1∶2至1∶3。边沟的深度和底宽一般不应小于0.4米。为了保护路基免遭雨水冲刷,可根据路线坡度变化适当设置水簸箕,将路面雨水集中排入边沟。边沟的边坡应平整、坚实、稳定,沟底应平顺整齐,不得有松散土和其他杂物,排水要畅通。

2.截水沟。主要用于路堑排水,设在路堑的边坡顶部用以拦截上方流下来的地面水。截水沟的断面形式一般为梯形,在地面横坡较陡时,可做成石砌矩形。长度不宜超过500米。当长度超过500米时,应选择适当地点设出水口,将水引至山坡侧的自然沟或排水沟中。

3.排水沟 。排水沟的线形要求平顺,尽可能采用直线形,断面形式一般为梯形,在地面横坡较陡时,可做成石砌矩形。排水沟的底宽、深度都不应小于0.5米。土质排水沟的边坡一般为1∶1至1∶1.5,沟底纵坡通常不小于0.5%。在穿村路段,由于雨、雪水不易排出,致使路面出现多种病害,大大降低了公路的使用寿命。

五、公路路基的施工注意事项

水是形成路基病害的主要因素之一,路基强度和稳定性同水有密切关系、地基浸水降低承载力,填土料过湿,含水量高于最佳含水量时,压实困难、对于影响路基稳定的地下水,即使设计未做出具体方案,承包人也要提出疏导、堵截、隔离等降低地下水位或引导到路基范围之外的工程措施,呈报监理工程师审批,并按监理工程师的指示实施。对于地面水、路基施工前首先做好截水沟、排水沟、盲沟。截断和疏干路基施工范围内的地面水。路堤填筑过程中每个填层都要设排水路拱,及时排除地面雨水。较高填方要做临时排水急流槽,防止雨水冲刷路堤边坡。施工期间的临时排水要与运营阶段的永久排水相结合,与路基同步施工。其要点为路基要稳定,排水应先行,消除水浸害,质量有保证。

重视路基填前清表碾压。地面表层的种植土含有草根和有机杂质,时间长容易腐烂,引起路基沉陷,所以对填方路段和利用挖方段的原地面要清除表土。高速公路、一级公路路基范围内的树根要全部挖掉,坑穴填平夯实,在清理地表后要整平压实。路堤基底原状土的压实度不应小于80%,路堤填土高度小于路床厚度(85cm)时,基底压实度不宜小于95%。路堤基底原状土不符合《公路路基施工技术规范》要求时,要进行换土,且换填深度不小于40cm或根据地下水、地质等情况确定深度,换填水稳性好的材料,换填土按路堤压实标准压实。其要点为路堤施工先放界,清除表土至边线,填穴整平再压实,路堤稳定不沉陷。

六、结后语

总之,在公路项目的施工过程当中,公路路基作为基础工程,并且在全部项目中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因此,在对于以后的路基工作中必须要不断的加强努力提高施工技术,及早的发现问题,及时的解决问题,必须严格根据公路施工要求完成施工,按照公路设计规范要求进行施工,从而确保建设具有质量优良,社会效益显著的公路工程。

参考文献

[1]何莉莉.公路路基施工问题.厦门建材.2008

[2]季函.公路路基施工技术探讨.武汉交通科技.2007


转载请注明来自:http://www.yueqikan.com/kejilw/gonglugongchenglw/1787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