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开放以来,国民经济获得了突飞猛进的发展,我国林业产业获得茁壮成长,现已成为对国民经济影响最大的产业之一。本文首先会对我国林业产业发展现状以及特点进行简单介绍,对我国林业产业的发展趋势进行探讨。对现有林业政策的不足之处加以分析,提出可行性改良建议。
【摘要】结合我国林业产业发展现状,对林业产业的社会贡献率展开探讨。以现阶段我国林业产业发展趋势来看,产业集群正在逐步形成。未来林业产业的资源配置方式、林区经济结构、经济增长方式、发展模式均会产生天翻地覆的改变。笔者认为,我国林业政策取向应从利用林地、林区资源为主转变成利用人工林、提升木材有效利用率、促进林业市场主体的建立,实现拓展林业产业规模的目标。
【关键词】内蒙古水利杂志,林业,产业,现状,趋势,政策取向
1发展现状
1.1林业产业发展特点
总的来说,林业产业的发展特点主要包括:①产业发展速度快,呈蓄势待发的快速增长势头;②林业产业变得丰富多样化,各类新兴产业的相继问世,在充分利用有效资源的同时,极大地满足费者的精神需求;③非公有制经济成为林业产业发展的主动脉,有资料显示,近年来,超过九成以上的林产工业发展投资均为民营资本;④区域化特色日益凸显,林业产业集群与产业带发展日益成熟。
1.2林业产业的差距
国民生产总值统计显示,我国林业产业所占比例并不大。大多数从事林产品加工的第二产业加工企业均存在:产品质量一般,生产水平较低,发展规模较小,优质产品出产量低的情况。多数林业产业从业人员不够专业化,而且大多技术水平专业级别低,完全比不上其他行业或发达国家同行业。
2发展趋势
目前,我国已迈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阶段,社会生产结构与消费结构发生了极大的改变,全民生活质量得以提升。社会需求是促进林业产业飞速发展的最佳动力,随着生活水平的提升,人们的消费需求也越来越多元化。林产品凭借其绿色、天然、环保与可循环的特点,获得广泛消费者的青睐。
据了解,我国人均林产品消费水平还有很大的上升空间。我国人均木材消费只有0.12m,离世界平均水平还有很大的差距。随着生活质量的提升,世界经济一体化,我国人均林产品消费水平在未来势必会得到飞跃性的进步。而根据比较经济学理论,自身掌握别人没有的优势,就是企业稳占市场,获取效益的核心竞争力。
3政策取向
3.1向利用林地资源、林区资源为主转变
拓展林业产业规模,提高林地产出率,全面促进林业产业发展。资料显示,我国目前拥有的林业用地2.87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