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经济科学论文

农业经济论文关于壶关县林下经济发展的思考

发布时间:2014-03-30 09:39:04更新时间:2014-03-30 09:39:25 1

  林下经济通常是指以林地资源为依托,保证以科技手段为支撑,充分利用林下土地资源和林荫空间,选择适合在林下生长的微生物(菌类)和动植物种类,进行合理的种植、养殖,以构建稳定的生态系统,达到林地生物的多样性,从而成为农村经济新的增长点,帮助农民增产增收,为进一步拓宽林业经济领域、促进农民增收和新农村建设提供保障。

  [摘要]林下经济是一种林业经济模式,是充分利用林地资源和林荫空间发展的产业经济体系,主要分为林下种植和林下养殖两种基本模式。林下经济的产业结构完善,体系规划科学,是我县经济发展的有效助力,对于我县产业的丰富化、科学化、系统化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所以,对于我县林下经济发展现状、历史的研究,是我县经济规划中必不可少的一环。

  [关键词]壶关县,林下经济,产业发展

  一、在我县环境下的林下经济的概念

  林下经济的特点主要有:作为一种林业经济,也是一种充分利用林地资源和林荫空间发展的产业经济,包括“林下种植”和“林下养殖”这两种基本模式。同时,林下经济又是一种循环经济,是在充分保护和利用森林资源的基础上发展的经济,是有效利用林下自然条件构建的稳定生态系统,增加了林地生物的多样性;作为一种高效经济,以科技为支撑,投资少、产出值高,有着见效快,优质,安全,节省劳动力的显著特点。

  二、壶关县林下经济发展历史与现状

  2008年初,该县龙泉镇马驹村村民平书忠在林业等部门的大力支持下,开始在林地中尝试养鸡、种菜,探索出了一套林下经济科学发展的模式,仅在2008年这一年就净收入5万多元,成为了该县第一批林下经济的“受益人”。

  近年来,壶关县充分利用自身85万亩森林资源,大力发展种植、养殖等林业产业,努力提高林地的生产力,不仅能为林木生长创造良好的生存空间,能够有效巩固生态建设成果,还使农、林、牧三者优势互补、循环发展,得到了林地增效、林农增收的利益。我县依托着丰富的森林资源,该县建立了绿色蔬菜、优质水果、小杂粮、中药材基地等一大批绿色产业基地,全县上下从事林下经济的企业多达50余家,林业产业已成为该县农民增产增收的一个新渠道。

  三、林下经济对于我县经济发展的影响

  1.对于经济模式的影响

  林下经济作为一种崭新的林业生产方式和经济现象,具有发展模式多、就业容量大、从业门槛低等优势,是林地承包到户后农民发展林业的首要选择。壶关县的优势在林、潜力在林。此外,在林改结束之后,如果不能通过利益的导向,让农民既有发展林业的积极性,又有保护森林的主动性,林改就会功亏一篑。林下经济发展起来,农民的收入增加了,就会主动去保护森林,实现资源可持续利用。大力发展林下经济,是壶关实现农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农民持续增产增收的必然选择。

  2.对于环境的影响

  林下经济是绿色经济,既环保又低碳。中央领导高度重视林下经济,温家宝总理在视察通江县时,称赞:林下经济大有作为。《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大统筹城乡发展力度,进一步夯实农村发展基础的若干意见》中明确提出:要努力促进农民就业创业,因地制宜,发展林下种养业,积极发展森林旅游,挖掘农业内部就业潜力,拓宽农村非农就业空间。

  3.对于体制改革的影响

  林下经济具有投入少、见效快、易操作、潜力大等优点。发展林下经济,对缩短林业经济周期,增加林业附加值,促进林业可持续发展,开辟农民增收渠道,发展循环经济,巩固生态建设成果,都具有重要意义。可以这么说,发展林下经济可以让大地增绿、农民增收、企业增效、财政增源。十年树木是林业生产的基本特征。相对漫长的林木生产周期,对林业发展以及对林改后农民发家致富是一个重要的制约因素。只有让林地早点创造效益,才能更好地促进林业生态建设及产业发展,才能更好地以良好的经济效益巩固林改成果,在兴林中富民,在富民中兴林。

  四、壶关县发展林下经济的重要意义

  通过对林下经济特点和效益的综合分析,结合其它地方的发展情况,可以初步认为壶关县发展林下经济具有重要的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主要做出以下三点总结。

  1.林下经济对于环境的价值

  林下经济有利于提高森林的综合效益。通过有效发展林下的种植业和养殖业,可以有效地改变以往单一依靠林产资源的局面,进而转向林产资源与林地资源两者结合发展,从而提高单位林地的效益,得到近期得利、长期得林、远近结合、以短补长、协调发展的产业化效应。与此同时,增强了农民爱林护林的观念,使全县林业资源得到有效地保护和增长,使林业综合效益得到不断提高。

  2.林下经济对于经济的价值

  林下经济有利于促进农民的增产增收。发展林下经济,不仅可以使农民的日子富起来,也解决了林下大面积闲置土地所造成的资源浪费问题。农民承包林地来发展林下经济,可以在相对较短的时间内获得较大的收益,避免了因为林木生长周期长而得不到收益的问题。因此,发展高效的林下经济,势必会为全县农民开辟出一条新的致富道路。

  3.林下经济对于建设的价值

  林下经济有利于推进当地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首先,通过发展林下经济,促使全县农林牧各业相互促进、协调发展,有效地带动加工、运输、信息服务等相关产业的发展,吸纳农村富余劳动力的就业,促进农村经济生产发展。其次,在林间养殖畜、禽,可以解决传统家庭养殖业污染居住环境、影响村容整洁等问题,促进农民生活质量不断提高。再次,林下经济的迅速发展,将会引导带动更多的农民注重学习,注重提高经营管理理念,注重先进种养技术。这些都将有利于促进该当地经济发展,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纵向比较,林下经济已成为壶关县农民增收的主要渠道,基本上已经实现了资源开发与保护并重,林下经济发展形势喜人。横向比较,壶关县的林下经济发展存在质量不高、规模不大、经营粗放、效益偏低等问题。

  五、林下经济的研究总结

  林下经济是一种高效经济,以科技为支撑,转变林业资源优势为经济优势,是壶关县发展的重要依托。本文对我县林下经济的发展历史与现状做了系统的阐述,对于其发展意义和影响做了科学的分析,对未来壶关县的林下经济发展计划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参考文献

  [1]李金海,胡俊,袁定昌.发展林下经济加快首都新农村建设步伐——关于发展城郊型林下经济的探讨[J].林业经济,2008,07:20-23.

  [2]顾晓君,曹黎明,叶正文,黄启忠,朱建军,何大乾.林下经济模式研究及其产业发展对策[J].上海农业学报,2008,03:21-24.

  [3]于小飞,吴文玉,张东升,王晓敏.林下经济产业现状及发展重点分析[J].林产工业,2010,04:57-59+62.

  [4]翟明普.关于林下经济若干问题的思考[J].林产工业,2011,03:47-49+52.

  [5]韩杏容,黄易,夏自谦.林下经济建设项目可持续性评价研究——以贵州省桐梓县为例[J].林业经济,2011,04:85-90.


转载请注明来自:http://www.yueqikan.com/jingjikexuelw/3450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