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农问题”是我国现代化建设一个突出问题,农业和农村为我国的工业化、城镇化做出巨大的贡献,现在国家提出了工业和城市要对农业和农村进行反哺,并且加大了政策倾斜。因此,辽中县县政府要在财政上加大对农村水利设施建设的投入力度。统一规范资金投入,落实好补助资金的标准,提高资金使用效率。
[摘要]农村农业水利设施对农业生产有着重要意义。不仅可以蓄水排洪,也可以缓解旱情,从而为农村农业生产减少了投资成本。但是近几年来,我国农村水利设施利用率越来越低,影响了农业的生产发展,本文将从农村水利设施建设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出发,分析其产生的原因,找出解决方法,提高水利社会的利用率。
[关键词]农村,水利设施,利用率,存在问题
一、农村水利设施利用存在的问题
1、水利设施长年失修老化
目前辽中县大部分的水利工程设施多修建于20世纪50-70年代,由于当时社会经济发展有限,导致当时对水利工程的勘探、规划以及设计等比较仓促,科学性有待提高,农村的农业水利工程,尤其是小型的农田水利工程在相当大的一部分上,都是依靠当时农民们因陋就简而兴建起来的,从而造成水利工程质量差、配套不全、标准低、技术落后等现象。再经过几十年以来不断的使用,又因为建成后期对水利设施维护的经费不足,所以农村水利设施普遍存在着老化、失修、损毁、废弃等问题。利用率大大下降。就连大型的水利工程的利用率都相当低下。
2、水利设施建设缺乏有效的监管
在水利设施修建当初,由于缺少对其科学的规划,修建之时仅仅考虑当前的利益,而忽视了长远眼光,导致现在水利基础设施与当前经济发展相脱节。
此外,基层政府对水利设施监管不足,目前辽中县大部分农村的水利设施都处于一个管理主体不明确、管理制度不健全、管理责任划分不严格的状态,从而导致了这些基础的设施的质量低下,使用年限比一般的工程要短,不仅造成资源的严重浪费,也阻碍了农村农业的发展,甚至在突发水患灾害时,起不了作用,反而给当地带来严重的经济损失。
3、政府缺少重视,对水利设施投入不足
在对水利设施的保护上,基层政府缺少必要的重视。目前我国有关农村水利建设方面的法律文献和规定等只有几部,对农村水利设施建设的制度不够健全,并且有些制度可操作性不强,随意性和变动性较大,仅仅停留在政策层面,一些政策出台之后,到地方并没有得到贯彻落实。当政府换届之后,新政府成员为了政绩而着重新项目建设,忽视对原有水利设施的管理和维护。恶性循环之后,导致农村水利设施管理机制落后,大部分水利设施功能老化,使用效率降低,作用有限。
此外,政府往往将发展经济作为工作的重点,导致对农业基础设施建设的忽视,尤其在农业生产经营体制改革之后,对一些小型水利设施建设的重视程度和投入力度减低。
4、村民保护意识淡漠,过度使用甚至是破坏
由于农村劳动力大多数文化素质低下,思想落后,认为水利设施是公共设施,所以对水利设施保护的积极性不强,导致“大家用却无人管”的状态,甚至有些村民对水利设施进行破坏性活动。更加降低了水利设施的使用寿命。
二、提高水利设施利用率的措施
加强农村水利设施建设,提高利用效率,必须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可持续发展,为农村经济发展提供动力。
1、政府加强资金投入
也好调动各方面投资主体的积极性,加大投资力度。不仅要加大财政直接投入,而且要充分发挥好财政的间接调控功能。出台鼓励和引导社会资金投向农村基础水利设施建设的优惠政策。鼓励农村集体将一定的积累基金用到农村水利建设上来,达到充分利用社会闲散资金,也以此激发当地群众投资建设的积极性。逐步形成多渠道、多方式投入的格局,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提供动力。
2、规范水利工程管理机制
在农业水利设施管理方面,一方面要坚持“科学规划,因地制宜”的原则,这样可以从农民最迫切希望的水利项目入手,保证工程建设的合理性,也最大限度的发挥了建设资金的效用。
另一方面,要加强对水利设施经营管理体制的建设和完善。要结合当地实际情况,鼓励倡导当地农民参与到水利设施维护发展的机制中来,遵循“减轻、规范、民主、公开”的原则,实行“一河一议”、“一塘一议”、“一渠一议”的办法,从而通过集体讨论和民主决定的方式来规范操作程序。用民主的方法来推动农村水利设施建设。
此外,要加强对农村水利工程的监督机制,通过提高管理水平,来保证工程建设规划合理、管理有度,保证工程建设质量,落实责任追究制度。
3、发展人才战略
搞好农村水利基本建设,提高水利设施的利用率,尤其需要一支高素质的农村水利工作者的付出。因此,辽中县应主要加强对农村水利技术人员的培训,通过提高技术人员的知识技能,增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同时也要注重对管理人员的培养,从而提高管理人员的业务水平;在培养当地水利技术人员的同时,引进专业技术人才,采取奖惩措施,通过提供完善的保障机制,才能让人才安心工作,提高工作的积极性。
4、提高村民文化水平和思想意识
要提高水利设施利用率,需要提高村民的文化水平和思想意识,通过调动广大农民群众对保护水利设施的积极性,来发展农村水利设施建设,教育村民不仅要保护水利措施,也要合理利用,通过建立“以奖代补”等机制,来鼓励农民们积极投身到共同维护水利设施建设中去。从而营造一个全社会共同关心、参与农村水利设施建设的良好氛围中。
5、互相合作,建设跨区域水利工程
辽中县县域广大,辖区内有15个镇,2个办事处。可以依据“谁受益、谁负担”的原则,组织乡镇政府或者是村村自愿组合的方式,互帮互助,建设跨乡小型水利工程。从而提高水利设施的利用效率,使得利益最大化。
三、总结
农业发展是我国经济发展的基础,也是重中之重。农田水利设施等基础设施建设也是制约着农业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在当下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大环境下,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提高水利设施利用效率是提高农业生产效率的重要条件。辽中县要想促进农业得到进一步的发展,必须从大局入手,着眼于全局,着重建设改善当地的水利设施建设,为当地经济发展提供动力。
参考文献
[1]郭元裕农田水利学北京: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1997
[2]中国水利统计年鉴(2009)中国统计出版社
[3]刘铁军小型农田水利设施建设投资主体缺位原因分析东北水电2004年第8期
[4]曹鹏宇农村改革新时期推进小型农田水利设施建设探讨农业经济问题2009年第9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