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职高的学生来说,学生的数学基础较差,学习成绩差异很大,一些学生的学习习惯较差,上进心不强,这给职高的数学教学带来很大的困难。本文是一篇职业教育论文发表范文,主要论述了职高数学课的几点体会。
【摘 要】在职高教学中,由于过多地重视专业知识的教学,而忽视了对基础文化课的学习,给数学学习带来了更大的困难。
【关键词】职高数学,基础知识,思想教育,关心关爱
一 重视基础知识的教学,注重新旧知识的联系
最近几年的高考数学,难度不大,着重考查学生对数学基础知识的理解和掌握情况。在教学过程中,让学生注重知识的直接运用和基础练习,加大对基础知识的补充和复习,在讲授新的内容之前,认真复习已学的知识。在复习回顾相关知识的基础上,让学生学会类比学习新知识,讲解清楚新旧知识的联系与区别,使每一个学生都能听得懂、跟得上、乐意学。教师应重视对概念、公式、性质、定理的教学,重在引导学生直接应用其解题。在基础模块的教材中,把一些常用到的数学方法总结成算法步骤,学生可以根据这些算法按部就班地求解问题。因此,教师要在教学过程中既要重视数学基本算法的教学,又要在教学中有意识地讲解数学方法的应用。加强练习,由易到难,由浅入深,反复训练,规范学生的解题格式和解题步骤。例如函数单调性和奇偶性的判断和证明,要求学生既能根据函数的图像特征来判断,又能利用定义写出严格的推理和证明过程。一些基本初等函数的单调性和奇偶性是必考内容,一般出现在选择题中,在引导学生证明之后,要求学生能够熟记一些结论,如一次函数f(x)=kx+b(k不等于0),k>0时,f(x)随x增大而增大,这时f(x)在(-∞,+∞)上单调递增;k<0时,f(x)随x增大而减小,这时f(x)在(-∞,+∞)上单调递减;b=0时,是奇函数,b不等于0时,不具有奇偶性。因此,教师在教学中不但要注意对初中有关知识的复习,注意讲清新旧知识的区别与联系,适时渗透转化和类比的数学思想和方法,帮助学生温故知新。还要通过大量的练习,教师多次示范,学生多次练习,举一反三,让学生逐步学会应用公式,做到熟能生巧,公式应用自如。
二 加强思想教育,增强学生的学习自信心
职高学生成绩不理想的部分原因是缺少学习信心与向上的动力。因此,应加强思想教育,重视心理疏通,转变他们的学习态度,增强他们学习的信心,培养他们良好的学习习惯,努力使他们掌握最基本的知识和技能。多数学生一般有不良的学习习惯,不少学生存在懒惰思想,学习缺少恒心和毅力,不愿意做更深入的思考。因此,教学的首要目标就是要采用各种方法,引导他们不断克服各种困难,借助课余时间,多找学生谈心,了解学生学习和生活中存在的困难,摸清他们的思想动态。
三 分层教学,让每个学生均有收获
分层教学是一种针对学生的数学水平和思维水平进行施教的一种教学模式。由于职高学生的数学基础存在较大的差异,再加上不同专业对数学要求的侧重点不同,因此分层教学是一种可取的教学方式,教师根据不同学生的知识水平和不同需求,来确定不同的教学目标和教学要求,从学习目标、组织教学、练习,到课后辅导都要有不同的要求。如:课堂上的练习和课后练习都要分层设置题组训练,由易到难,A组必做,注重对公式、定理等的直接应用,要求学生在记住公式的基础上,能直接应用其求解。B组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有选择地完成。在此过程中,教师要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必要时采取个别辅导,力争让所有的学生均有不同程度的提高。
四 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兴趣
数学是一门抽象的学科,学起来枯燥乏味。解决这一问题的有效方法就是在数学教学中创设适当的问题情境,增加课堂的活力,吸引学生积极参与和主动学习,使他们能从数学中找到无穷的乐趣,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创设良好的问题情境可以激活学生的求知欲,教师要善于结合教学实际,巧妙地创设问题情境,使学生产生好奇心,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以及学好数学的愿望。
如“圆锥的侧面积”教学时,教师课前让学生思考冰淇淋纸筒的侧面积是如何计算的。同时,让学生准备扇形纸片,在课堂上通过学生的动手动脑,在折叠和展开的过程中,感受扇形的半径和圆锥的母线以及扇形的弧长和圆锥底面周长间的关系,从而引导学生动手推导得出圆锥侧面积的计算公式。这样的情境设计不但立刻引起了学生的高度关注和兴趣,而且渗透了研究立体图形先要研究它的平面展开图这种解决问题的方法,然后教学就沿着有关问题的解决展开,学生怀着极大的热情主动去探究、讨论、合作,使整节课的教学取得较好的效果。
五 适时提问,留给学生探索和思考的空间和时间
课堂提问是一种最直接的师生互动活动,数学课堂提问必须遵循目的性、科学性、层次性、兴趣性、具体性、针对性原则,要善于运用课堂提问来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集中学生的注意力、拓展学生的思路、强化学生的认知。当然,教师在课堂上对所提的问题要给学生留有一定的探索空间和思考的时间,让学生对老师提出的问题有一个思考的过程,因此从问题提出到点名让学生回答应有一个适当的停顿,至于停顿时间的多少,可根据问题的难易程度和学生的反应情况而定。对学生的回答,教师应做出及时、明确的反应,使学生发现自己的不足,促进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同时问题的设置有难有易,力争让所有学生都有思考的时间。另外,老师对学生回答中存在的问题也要进行补充,这既是对学生的鞭策,也是对这一问题的详细解释,能使学生对相应的知识和方法有一个全面的了解。特别是当学生对问题的回答不完整或不正确时,教师更需要进行评价和补充。
六 敢于放手,留给学生自学的机会
学生自学即学生按照教师制订的教学目标,在阅读课本、观察演示实验或动手操作实验的基础上,记住公式、定理,描述实验现象,发现难点做记号,模仿例题做习题。教师的责任不仅在于教,而且在于教会学生学。教师可以将一些简单易懂的内容大胆地留给学生,让学生去自学,让学生知道自己通过努力也能学会,让他们品尝和分享获取知识的快乐,从中感受到成功的喜悦。同时,在学生自学之后,教师要做好对自学效果的当堂检测,教师根据对学生自学情况的了解,在大部分学生完成自学任务之后应及时进行检测。检测题重在检查自学效果,发现问题,这需要教师精心设计检测题。检测题应以基础性题目为主,既要有利于了解学情,又要便于教师由个别到一般总结归纳,题量不宜过重,检测时尤其要充分利用课后练习题。检测一般通过教师启发提问、让学生演练等形式进行,最大限度地发现学生在自学中存在的疑难问题。教师在检测时,应该鼓励后进生主动参与。在学生演练之后,教师要鼓励不同层次的学生走上讲台更正,在更正的过程中进一步理解和掌握知识,了解学生的自学效果。通过同桌对改,了解台下同学存在的问题。学生可以质疑问难,学生之间可以合作学习,而教师充当的是主持人的角色。在这个“兵教兵”的过程中,会的教不会的,不仅帮助了差生,还帮助优秀学生理清了知识点,有利于提高教学质量。
七 关心和关爱学生,让每一位学生健康成长
职高学生大多在十五六岁,正处于长身体、长知识的时期,他们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还没有完全形成,而且学生绝大多数是独生子女,家长对其视若珍宝,甚至溺爱,而学生受教育的途径又是多渠道的,这对他们产生深远的影响。这能增加他们的见识,开阔他们的视野,但也易受一些不良风气的影响,难免会出现一些小错误。这时,教师要耐心说服,正确引导,不懈地扶持,让他们逐步认识到自己的错误,让他们在错误中不断成长,而不要一味地指责和批评学生,要允许学生犯错误,又允许学生改正错误。因此,在教学中,我们不仅要关心学生的学习成绩,更要关注学生的健康成长。陶行知先生说过:“不要你的金,不要你的银,只要你的心。”只要教师用心去关心学生、尊重学生、理解学生、信任学生,那么学生所有的嫩芽在得到老师言语行为的呵护滋润后,将会更好地茁壮成长。对学生而言,老师对他的尊重就是一种无形的动力,就是一种无比强大的力量。在教师付出艰辛劳动的关心和关爱中成长起来的学生不一定是学习最好的,但一定是人品最好的。他们懂得尊重他人,关爱别人,心存感恩。因此,教育的本质是要学生先成人后成才。
总之,在教学中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尊重职高学生在数学学习中的个性差异,选择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教育学生要先成人后成才,力争让所有的学生都有不同层次的提高,学好数学知识,为自己的终身发展奠定必要的数学基础。
职业教育论文发表期刊推荐《湖北职业技术学院学报》创刊于1989年,是经国家新闻出版署批准公开发行的以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为主,兼及医学、护理、机械、电子、计算机等领域应用研究的研究性学术期刊。本刊以繁荣学术研究,推动学校教育、教学改革为已任,是学校与兄弟院校、工矿企业、科研单位交流的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