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教育技术论文

职业教育论文医药类高职院校提升社会服务能力研究

发布时间:2015-03-17 14:23:06更新时间:2015-03-17 14:23:49 1

  职业教育论文发表期刊推荐《课程教育研究》杂志系内蒙古社科联主管,中国外语学习学研究会主办,国家级教育期刊,面向国内公开发行的教育类学术期刊。国际标准刊号:ISSN2095-3089、国内统一刊号CN15-1362/G4、旬刊。本刊突出反映广大教育工作者在教育教学过程中的新理论、新观点、新方法和新经验,探索教育教学改革过程中的新思路、新特点。
  摘要:高职院校主要为社会培养技术应用型与高端技术性人才,高职院校的社会服务能力直接关系着自身的可持续发展,基于目前医药类高职院校社会服务能力不足的现状,医药类高职院校必须采取行之有效的措施提高自身的社会服务能力,本文主要针对医药类高职院校社会服务能力现状探讨出其提高社会服务能力的策略。

  关键词:医药类,高职院校,社会服务能力

  0.引言

  高职院校教育主要就是为社会提供技术应用型与高端技术性人才,为区域经济的发展提供服务,近年来,教育局出台的相关教育文件也已在强调高职院校要承担起服务经济发展的责任,提升自身的社会服务能力,为区域、行业技术技能人才提供服务[1]。但是目前,医药类高职院校的社会服务能力不足,提出行之有效的策略来提高高职院校的社会服务能力是很有必要的。

  1.医药类高职院校社会服务能力现状

  目前,医药类高职院校社会服务能力不足只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对服务认识不足。学校教师对于社会服务观念理解有偏差,对参与社会服务的热情度较低,而且在教学中,对学生关于社会服务观念的培养不足,有些教师的专业技术水平不高。第二,专业设置与区域医药经济发展不相符。很多医药类高职院校的专业设置忽视了该地区医药经济发展对人才的需求与要求,导致培养出来的毕业生不能满足区域医药单位的用人标准。第三,医药类高职院校科研实力较弱,不能为医药单位提供较多的科研成果,造成这种原因主要是学校以教学为主,忽视了科研活动,导致学生科研技术能力不足。第四,与区域的医药单位合作不够紧密。由于医药类高职院校的师资技术水平不高,科研技术能力不足,学校实验设备落后等,造成学校不能为企业带来较高的经济效益,企业对于与医药类高职院校的合作热情不高,导致校企合作不紧密[2]。

  2.医药类高职院校提升社会服务能力的策略

  2.1优化医药专业设置

  及时对区域的医药行业和企业的用人标准进行调查,根据调查的资料和数据在结合学校的办学特色,调整专业设置,重视根据区域社会需要建立重点专业和特色专业,同时推行医药行业双证书制度,并且还要根据社会需要调整专业的课程设置[3]。

  2.2提高社会服务的物质基础

  很多医药类专业的社会服务能力不足与本学校的资金不足、实践设备不足、实践基地不足有关,因此医药类专业可以开拓资金筹备渠道,争取区域政府加大资金投入,同时积极寻求合作企业的支持,加强学校实践设备的建设,搞好实习基地建设,并且积极与合作企业共同建设具有特色的科研研发基地,

  2.3提升教师科技服务能力

  学校可以通过外部引进与内部培养两种方式提高教师的科技服务能力,向社会招聘相关行业科研技术水平高、能力强的的人才来校任教,发挥他们的实践能力培训或者知道学生进行实践活动。同时,对于学校的教师通过医药实践技能训练、继续教育等方式提高他们的综合能力。另外,通过教育或者创建服务平台,增强教师社会服务观念,提高他们主动参与社会服务意识。校企双方建立科技合作互动机制,为学校教师参与科研创造机会,同时积极鼓励校内教师与医药单位科研人员联合申报科技成果,联合进行课题研究,以提高教师的科研服务能力。

  2.4提升学生科技服务能力

  技术应用型人才需要具备较高的创新能力与实践能力,因此医药类高职院校需要通过多种组织形式、各种活动来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鼓励学生对参与校内的与校企合作的各种科研活动,并且通过培训、指导等环节提高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以提高科研成果的质量,并经过筛选将实用性强的科学成果转换为成品,从而提高学生为区域医药单位提供服务的能力。

  2.5提升培训服务能力

  在高职院校中,培训服务是其社会服务的优势项目,因此医药类高职院校要充分发挥这种优势,利用办学资源扩大成人教育办学规模,提高成人教育质量,建立与社会大众密切联系的开放式培训体系,开展医药类各种培训服务。如,开展医药类行业和企业培训服务,为行业企业专业技术人员提供技术培训服务和技能认证培训,新修订药品《药品经营管理规范》、《药品生产管理规范》培训等。开展健康培训服务,为周边社区的群众提供医药相关知识或者健康知识的培训与讲座,例如药物的搭配禁忌、抗生素的使用、各种病情急救讲座、提高自身健康讲座等。开展各类医药职业技能大赛活动,护理技能大赛,学校通过承办大赛活动既可以提高学校在社会中的影响力,还可以通过活动与参与者交流医药方面的经验。还可以开展免费为相关医药类中职学校教师培训服务工作。利用本学校的教学条件,通过定期开展区域医药类交流研讨会,举办师资培训班或者共享本校的网络资源等方式为区域内医药类中职院校提供师资培训。

  2.6为社会提供各种服务

  医药类要想提高社会服务能力,还可以通过面向社会或社区,为社会或社区提供各类社会服务的方式来提高。可以通过各种媒体,如利用广播、电视传播医药文化,在科技馆、博物馆开展讲座等普及医药文化知识;可以鼓励学校的学生积极参与社区医疗服务工作,到社区养老院、社区休闲中心中去开展活动,为人们免费提供医药咨询服务,合理用药服务等,并且利用学校的设施,定期为社区的居民提供免费体检、测量血压、血糖测定等服务,以培养学生的职业道德;还可以定期组织医药文化活动,普及医药文化知识等。这些活动方式具有较强的实用性,有利于社区居民接受和掌握基本的医药知识,同时还可以促进区域医药行业、医药教育的发展。

  3.结束语

  总而言之,医药类高职院校要将为社会提供服务放在重要的位置,通过优化学校专业设置、提高学校科研的物质基础、不断提高教师的科技研发能力、提高学生的科技服务能力、开展医药类各种项目培训服务、为社会或者社区居民提供各种医药服务等多种方式来提高本校的社会服务能力,从而促进区域医药经济的发展。

  参考文献

  [1]杨凤琼.医药类高职院校提升社会服务能力研究[J].首都医药. 2014(05):12-13

  [2]冯传平.医药类高职高专院校社会服务功能探析[J].卫生职业教育.2011,29(17):15.

  [3]张卿,刘增安.提升高职院校社会服务能力的对策研究[J].石家庄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3,25(5):16-17


转载请注明来自:http://www.yueqikan.com/jiaoyujishulw/5015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