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本文简单介绍了城市道路景观对生态的影响,阐述了道路景观生态设计的内容,提出了城市道路景观规划设计的方法,以及对道路景观生态研究进行了展望。
关键词:城市道路;规划方法;景观生态学
引言
作为一种线性基础设施,道路在促进人类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同时.也对生态环境产生巨大的影响,如路域理化环境的污染、动植物栖息地的干扰、水土流失的加剧、生物多样性的减少、地质灾害的诱发、景观视觉质量的下降等。随着景观生态学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学者将该学科理论与方法用于道路及道路网生态效应研究。
l城市道路景观对生态的影响
为了获得生态效益,道路必须充分利用自然资源来为人们服务。在此过程中,道路起到了引导路人、组织交通的重要作用。它将各个景点有机地连接在一起,伴随着整个交通过程。然而,从景观生态学的角度来讲,人为道路的构建改变了原有的生态组成部分,对生态必将产生影响。因此,在道路规划时,需要避免道路对重要物种的生态斑块进行人为分割,同时道路形成了新的阻隔带,影响了原有生态斑块之间的相互作用。
2道路景观设计思路方法
对于道路的景观设计要着重强调其领域属性,以形成其区域特色,使道路与两侧空间相融合,进而弱化道路与周围界面的隔离,使行人在其中行走时有鸟儿翱翔空中,鱼儿在水中自由游动的感觉。其设计手法可通过布线、空间变化、领域分隔、道路设施及周围建筑环境等方面来实现。
3.1布线
“蛇形”布线是由一系列相反方向的S型曲线组成,S型曲线可以给人们观察周围环境提供最大限度的方便。
3.2空间变化
道路可根据各路段交通流量不同或地形条件限制出现宽度的变化。在区别空间变化波动时,宽度变化是一个很重要内容,它可提供错车空间,在特殊情况下亦可提供停车间,有时还能为行人提供休息逗留的场所,给人以空问的惊喜。
3.3领域分隔
作为居伟区内的生活性道路,应有为居民提高生活空间的领域感,其效果可以通过分离法来实现。
3.4道路设施
生活件街道通常有步行者在活动,此种活动常仃随意件和观赏性,故要求其上面多设置公用设施等硬质景观(如座椅、花坛、候车亭、交通标志等)以及选择宜人的色彩和尺度,这样可增强人们的美感和愉悦感。
3.5建筑环境
建筑因历史的积淀而形成的类型应该和谐并具有艺术特色。在城市道路景观设计中,经常采用柱廊和悬挑,它们为行人创造了一个庇护的环境,使街道空间与建筑内部问相互渗透,形成一个内外兼顾的整体,使道路与室内空间连接起来,使街道真正成为居民生活场所的一部分。
3城市道路景观规划设计
3.1分析现状,明确目标
基于景观生态学的城市道路景观规划设计不仅仅是考虑狭义的视觉景观和道路交通功能,而是连带城市总体规划、交通、环保、经济发展、历史文脉、自然、旅游资源等因素一起考虑的综合规划设计,针对具体的城市道路景观规划设计项目,必须对道路所处地理位置、自然环境、道路承担交通功能、道路沿线土地开发利用等进行周密的调查分析,指出现状的优势和不足,在此基础上提出规划设计目标及指导思想。
3.2景观规划构思
基于景观生态学的城市道路景观规划设计构思包括功能、景观、生态环境、空间布局等多方面的初步思考策划。设计构思中首先要确定道路景观风格定位,影响道路景观风格定位的因素主要有自然条件,如山、水特色,道路功能定位,如迎宾大道、商业街,人文因素,例如是体现现代气息还是传统风格。围绕道路景观规划设计目际和风格定位,结合道路各区段所处位置和所具备的自然条件和生态关系特点,构思道路景观结构,拟定主题思想,进入具体景观规划设计。
3.3道路景观构成要素设计
景观生态学原理在道路工程中应用较多的是生态护坡和道路绿化。道路两旁的边坡为景观生态学上的边缘和边缘地带。它属于诱导边缘,过渡显著,在工程上会有边坡不稳定的效果,在景观上它是一个不连续的边缘地带。因此,采用绿色植物材料对斜坡和山体进行覆盖,以防止坡面和山体的侵蚀、风化。
道路视觉景观设计应和道路平、纵、横及路面结构等设计相结合,道路平面线形、竖向设计和横断面布置要充分利用地形地物的变化,力求做到道路线形、分隔带、绿化带、边坡等连续、平顺、自然且通视效果好,与周边环境色彩协调、风格统一、融为一体,切忌把道路拉直推平,导致视觉上单调乏味。
道路公共设施和小品满足道路作为市民公共活动空间需要的信息交流、休闲甚至游赏娱乐等功能,种类繁多且有实用性的,如公交站点、休闲椅凳、公厕、垃圾筒、电话亭、广告牌、宣传栏;有观赏性的,如树池、花架、亭廊、艺术雕塑、水池喷泉。如果说道路本身景观应力在求“势”、追求大气的话,道路公共设施和小品由于多布置在行道及城市绿化带,行人缓慢通过甚至可以驻足观赏,其景观设计则应着重在“型”的处理上下工夫,对公共设施进行统一的规划,设计出匠心独具的形态,对景观小品进行细部刻画,细致地反映一定的文化主题,既有助于提升城市整体形象,又有利于塑造道路的特色风格。
4展望
道路景观生态学在我国是个崭新的领域,许多研究内容有待探索。我国近期道路景观生态研究应着重从以下两方面开展工作。
(1)总结国内外现有成果,引入新方法与理论,开展前沿研究。通过全面系统地总结国内外近年来道路生态学研究成果和相关学科如景观生态学、恢复生态学等方面的研究,为道路景观生态学研究提供理论基础,重视新技术、新方法的应用,如3s技术、三维动态可视技术;加强对典型地区的跨尺度综合研究,对景观结构与功能的关系作深人的探索。
(2)以典型旅游公路为突破口,开展细致深入的景观调查、路线优选、构造物设计等景观规划设计工作。充分收集和利用现有历史资料,如航片和卫片,对道路沿线水文、土壤、地质地貌、气候、土地利用、经济发展、文化、历史、民俗等资料开展充分细致的景观普查、规划与设计工作。我国道路选线历来重视地质选线、地形选线.而结合生态环境选线相对处于弱势,从景观资源保护(尤其景观美学资源)来考虑选线更是欠缺。
结束语
道路景观生态学作为一门新兴的交叉学科,随着各分支学科的发展和我们对道路景观生态问题的关注,相信研究队伍会越来越壮大,前景会更美好。
参考文献:
[1]黄宁,符锌砂.公路线形与景观设计的配合[J].湖南交通科技,2006.
[2]贺志勇,张肖宁,史文中.3s技术在公路景观环境评价中的应用初探[J].测绘通报,2004.
[3]马俊源,田苗,高振燕。景观生态学在公路视觉景观影响分析中的应用,公路工程,2008.
上一篇:基于应答器传输技术的列车控制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