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交通运输论文

有关公路养护的论文_沥青公路的养护管理技术分析

发布时间:2011-09-21 09:32:11更新时间:2011-09-21 09:34:14 1

 沥青公路的养护管理技术分析
闫丰伟1、王孟晖2、陈继民3
摘 要:文章简要分析了沥青公路常见的质量病害及养护措施,并指出了我国公路养护管理中存在的不足,最后提出了几点加强公路养护管理的对策。
关键词: 沥青公路养护管理
我国的公路建设事业取得了受人瞩目的成果,为了更好的维护这一成果,必须加强公路的养护管理。沥青公路是我国最为普遍的路面形式之一,具有行车舒适、噪音低、扬尘少等特点,但由于路面强度低,容易发生各种质量病害,降低路面的形成性能,缩短道路的使用寿命,所以加强沥青公路的养护管理非常重要。
一、沥青公路常见的质量病害及防治对策
1.1 裂缝
(1)裂缝成因分析。沥青路面上的裂缝有多种,如横向裂缝、纵向裂缝、网裂和龟裂,它们不仅影响路面的美观,而且还会使水分从裂缝处渗入,引起沥青路面上的裂缝的因素有很多,如沥青和沥青混合料的性质、基层材料的性质、设计和施工因素、气候条件、交通量等。
(2)裂缝的处理。
当沥青路面出现裂缝之后,公路养护管理部门应立即采取相应的处理对策进行修补,以防裂缝进一步的发展。用灌缝机的加热设备将改性沥青材料加热至190℃ ~200℃ ,再经输出管将改性沥青材料灌入裂缝内,灌入材料略高于缝口3mm为宜,撒少量石屑并待冷却后开放交通。灌缝施工要求缝内干燥,施工地面温度不得小于4℃,宜在4℃~10℃间为好,所以可根据相应的季节来进行养护施工。
1.2 坑槽
(1)坑槽成因分析。
当路面整体强度不足,基层软化,沿轮迹带出现单条或多条平行纵缝,并在纵缝间逐渐出现横向缝或斜向缝,导致局部网裂、龟裂、松散等破损,在雨水及行车荷载的作用下就容易形成坑槽。水损害是沥青路面坑槽形成的最主要原因,若路面空隙率偏大,雨水天过后,沥青路面在饱水的情况下经车轮冲击及动水压力的反复作用下,容易使沥青料与矿料剥离,导致路面松散,进而导致成片的破坏。
(2)坑槽的处理。
坑槽的修补方法主要有热拌材料修补法、冷补料修补法、临时应急修补法和热辐射墙修补法这四种。现在主要介绍仅面层有坑槽、路面基层完好时的热拌材料修补方法。然后在槽底、槽壁上刷一薄层粘结沥青,并将沥青混合料填入槽内,用耙子将其摊铺均匀,坑槽边缘填入细料。最后将坑槽边缘周围的废料清除干净并回收,以压实工具将新补上的沥青料压实数遍,保证修补后的密实度及平整度。
1.3 车辙
(1)车辙成因分析。
车辙多发生在实行渠化交通的高等级公路上,它是沥青路面的一种主要损坏形式。路面在车轮荷载的反复作用下,会导致路基与基层的压密、沉降以及路面的磨损,车辙不仅与行车荷载和环境温度有关,还与路面原材料、设计及施工工艺有关。
(2)车辙的处理。
对于车辙密集连片路段,在病害部位取芯;如果路面车辙深度超过25mm,在该路段的各断面的车辙上部、车辙底部和紧急停车带等部位分别取芯,进行病害分析,查找车辙的路面结构层,然后按照整个车道将产生车辙结构层以上的路面铣刨清理,并且各结构层要设置不小于20cm的台阶。
二、当前我国公路养护管理存在的问题
2 . 1 机构设置不尽合理
目前我国公路养护管理机构设置不合理,大多仍沿用普通的公路管理局(公司)、线路管理处(公司)、管理所三级管理体制。这样不仅使得机构臃肿,人员庞大,经济效益低下,而且会降低职工积极性,缺乏竞争意识,阻碍了养护管理的专业性、规范性、科学化的进程。
2 . 2 养护机械化进程缓慢
随着公路建设事业的发展,传统的以工为主的养护模式已不能满足现代交通运输的需求,因为这种养模式效率低下,质量不高,安全隐患多,大大降低了公路的使用性能。
2 . 3 缺乏专业化养护队伍
由于我国目前大多养护作业由内部单位行政管理,最终形成每个管理所都有养护作业队伍,他们的技术水平都不高,缺乏专业性,也会降低公路养护管理的水平。
2 . 4 管理手段相对滞后, 科技含量较低由于我国的路面检测、数据采集、计算机处理水平等方面均处于起步阶段,检测手段精度和效率不够高,所以还没有形成一套权威的、科学的、有推广价值的路面养护管理系统,养护管理技术水平相对滞后。
2 . 5 预防性养护工作开展的不够由于我国目前大量资金投向公路建设当中,人们还未充分认识到公路养护的重要性,缺乏预防性养护工作,往往是等到公路出了问题才进行养护,这样不仅增加了路面的破坏程度,而且增加了养护的难度,时也增加了养护的费用。
三、加强沥青公路养护管理的对策建议
3 . 1 合理设置公路养护管理机构
应进一步加大政府监管力度,合理设置公路养护管理机构,加强区域性协作,将公路的“管”与“养”分离,并进一步开放公路的养护管理市场,提高养护管理效率,降低养护管理费用。
3 . 2 更新公路的养护设备, 加快养护机械化进程为了提高公路养护的水平,提高公路养护质量,降低养护费用,必须不断改进技术、采用先进的养护机械设备,不断提高机械的装备率、配备率,使公路养护管理的机械化程度能适应社会经济发展的总体水平。
3 . 3 提高养护管理队伍的专业化水平
公路养护管理机构应配备人员精干、技术全面、训练有素、责任意识强的专业养护队伍,这样才能更好地完成公路各种养护任务及应付各种突发事故的抢修工作。
3 . 4 提高公路养护管理的技术水平公路养护管理中应加大对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的利用,并加强对各种数据的积累,借鉴学习国外的先进技术和经验,形成一套科学的、有推广价值的路面养护管理系统。
3 . 5 加强预防性养护改变“重建设、轻养护”的错误观念,提高设计和施工质量,做好预防性养护,从源头上减少沥青公路路面的质量病害。
参考文献
[1] 赵剑飞.做好公路养护管理工作的对策J].民营科技,2010(2).
[2] 中华人民共和国交通部.公路沥青路面养护技术规范(JTJO73.2-2001)[M].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2001.

 


转载请注明来自:http://www.yueqikan.com/jiaotongyunshulw/1486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