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高等教育论文

动物分类学报杂志

发布时间:2014-05-29 16:56:43更新时间:2014-05-29 16:57:11 1

  《动物分类学报》1964年创刊,是由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中国动物学会、中国昆虫学会联合主办的国内外颇具影响的学术性期刊,国内外公开发行。在国内外颇具影响,被国际上著名的主流数据库和国内所有大的期刊数据库收录。

  主要报道的内容包括从原生动物到脊椎动物有关动物分类学、形态学、系统发育和动物地理学等领域的最新研究成果;欢迎动物系统进化、分类理论研究、区系渊源探讨等方面的研究论文;欢迎用新技术、新方法在分类学上的应用和学科发展综述的论文;对于国家重大、重点项目及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有突破性进展的研究成果,将给予尽快发表;为促进国际交流,期刊为中英文混排,欢迎用英文撰稿。

  【收录情况】

  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

  国际上著名检索系统:俄罗斯《文摘杂志》,美国《生物学文摘》,英国《动物学记录》,美国《昆虫学文摘》,英国《国际农业与生物科学研究中心》。

  国内主要数据库:《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中国期刊要目总览》(2004版),《中国生物学文摘》,《中国学术期刊文摘》,《中国水产文摘》,《全国报刊索引》,中国期刊网,万方数据网,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科技部西南信息中心田元数据网,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等。

  【栏目设置】

  辟有研究论文、综述、简报、通讯、书评等栏目

动物分类学报

  【投稿须知】

  1文稿要求

  (1)来稿请附第一作者单位公函,证明作者身份,无侵权、泄露和一稿两投行为。研究生论文需附导师推荐信。公函和推荐信可扫描后从网上传来。

  (2)稿件务必清定稿,要求数据准确,论点明确,层次清楚,图表清晰,文字简练。

  (3)注意正确使用简化字和标点符号,文中数字尽量使用阿拉伯数字,中文稿中的范围符号用“~”表示;度量衡单位、符号一律使用国家标准,如:m(米)、kg(公斤)、hm?2(公顷)等;变量、种名用斜体;公式、化学符号等务必工整写出,用铅笔在稿纸上标出有关字母的文种(如:英文、西文等)、大小写、斜体、上角或下角等。

  (4)本刊只收电子版,来稿请从网上传至电子信箱,来稿请注明责任作者的联系电话和电子信箱,以便编辑部与作者联系。

  2文稿格式及注意事项

  (1)研究论文1)题目(20字以内);2)作者及单位、地址(市县)和邮政编码(欢迎提供电子信箱);3)中文摘要(150)字以内;4)中文关键词(3~8个);5)正文;6)致谢;7)参考文献;8)与中文相对应的英文题目、作者姓名(汉语拼音)、单位名、地址、摘要及关键词(Keywords)。

  (2)研究简报格式同研究论文。

  3注意事项

  (1)作者对新分类单元的命名,须严格按照国际动物命名法规执行。

  (2)描述新种时,建议应给出以下信息:1)标本的量度要提供数据的变化幅度、均值及所依据的样本数;2)对于新种,除提供局部特征图外,最好能给出整体图或局部彩色照片;3)新种与近似种比较时,应尽量数据化并明确指出具体的区别特征;4)选择已知近似种时,建议说明为什么选出这(些)个种的理由,为何排除该属其他已知种。

  (3)种类记述应着重鉴别特征。每一个新种的记述要完整,着重鉴别特征的详细描述。一个新种的命名人建议一般不超过2人,最多不得超过3人。

  (4)图须用黑墨水绘在硫酸纸或绘图纸上,线条要均匀清晰;动物形态及特征图必须准确,点线的粗细、疏密要均匀;坐标图的纵、横坐标用细线(0.3mm),主体线条用稍粗(0.5mm)的线条;欢迎使用外部形态的彩色照片图和电镜照片图,照片图应反差大,影像清晰,如为显微镜或电镜照片,建议注明倍数。

  (5)文中插图须在置图处画一个方框,并将图题、图注写在方框下面,图题和图注须加英文对照。地图要采用中国地图出版社出版的最新版本,正确无误;图序采用阿拉伯数字顺序编码。

  (6)表格一般采用三线表格式。表题简明扼要,附英文对照;栏目尽量采用国标推荐的名称和符号,单位在栏目中表示,或提到表题上;较复杂的表格,可在栏目中加辅助线表达隶属关系。

  (7)所列参考文献应在正文中有引证,并在文中引证处注明著者的姓氏及发表年代,用括号括起来。未公开发表的文献可在脚注说明,不列入参考文献。

  (8)为进一步加强国际交流,本刊采用全英文文献,以作者姓的第一英文字母顺序排列。用中文撰稿的作者引用的中文文献须翻译为英文形式,并将中文文献用方括号附后。用英文撰文所引用的参考文献,一律用英文。英文文献的外国作者姓名全部采用姓在前,缩写名在后。作者要求全部列出。

  (9)英文摘要须简明扼要地阐明技术方法、学术观点、结果、结论。新分类阶元须列出鉴别特征,并与近缘分类阶元作比较。英文摘要中新种的正模须标注采集地的经纬度。作者姓名书写格式:姓全大写,名首字母大写,复名中间加连字符,如张红涛ZHANGHong-Tao。

  【杂志范例】

  2013年3期

  1.基于MTDNA序列的中国臭蚁亚科(膜翅目,蚁科)分子系统学研究叶朵朵,周善义,陈志林,陆春文,陈媛

  2.猫蛱蝶线粒体基因组全序列分析曹天文,王菊平,宣善滨,张敏,郭亚平,马恩波

  3.异爪蝗属及雏蝗属部分种类染色体核型及C带带型分析研究(直翅目,蝗总科)许姝娟,郑哲民,孙慧敏,赵玲,张小静,李鑫

  4.两种蛩螽的染色体核型(直翅目,螽斯科)白锦荣,石福明

  5.脊虎天牛属八种雌性生殖器比较研究(鞘翅目,天牛科,天牛亚科,虎天牛族)任杰群,陈力

  6.秦岭玄灰蝶属雄性外生殖器比较形态学研究(鳞翅目,灰蝶科)刘金波,房丽君,黄敏

  7.二十种螽斯上颚与下颚内颚叶的形态(直翅目,螽斯科)石福明,赵乐宏,焦娇

  8.保加利亚次弱蛛属一新种描述(蜘蛛目,弱蛛科)ChristoDeltshev,李枢强

  9.中国福建武夷山拟肥腹蛛属一新种记述(蜘蛛目,球蛛科)金池,张锋

  10.中国海南省短角枝(螩)属分类研究((螩)目,(螩)科,克(螩)亚科)何维俊,张兵兰

  11.越南新棘(螩)族一新纪录属陈(螩)属及一新种记述((螩)目,(螩)科,长角棒(螩)亚科)何维俊

  12.中国长角枝(螩)亚科一新属及五新种((螩)目,笛(螩)科)何维俊

  13.中国突颜蝗属一新种(直翅目,蝗总科,癞蝗科,锯癞蝗亚科)李新江,王文强,印象初

  14.中国四川省牧草蝗属一新种及青海湖牧草蝗雄性的发现(直翅目,网翅蝗科)郑哲民,董佳佳,白义,许升全

  15.中国贵州舟形蝗属一新种(直翅目,蝗总科,斑腿蝗科,卵翅蝗亚科)印红,张新新,游婷

  16.中国贵州赫蚱属一新种记述(直翅目,蚱总科,刺翼蚱科)邓维安,郑哲民

  17.中国浙江尖顶蚱属一新种记述(直翅目,蚱总科,蚱科)邓维安,郑哲民,陆春文

  18.中国西藏凹距飞虱族一新属和新种记述(半翅目,飞虱科,飞虱亚科)胡春林,丁锦华

  19.大叉飞虱属种类检索表及一新种记述(半翅目,飞虱科)胡春林,丁锦华

  20.中国云南齿甲属分类研究(鞘翅目,拟步甲科,齿甲族)刘杉杉,任国栋

  21.中国角石蛾属四新种描述(毛翅目,角石蛾科)徐继华,孙长海,王备新


转载请注明来自:http://www.yueqikan.com/gaodengjiaoyulw/3860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