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于电力的需求越来越大。所以变电运行的安全管理问题也就变得日益突出。
【摘要】变电运行是整个电网运行的最重要的部分。它面对的是整个供电系统的用户,掌握着电能输出的“闸门”。因此,为了保障国家经济的发展,确保工农业安全用电安全,所以必须要保证变电设备的安全运行。一般而言,变电运行中不仅需要制定严格的操作制度,保证供电系统有效运行。同时分析变电运行过程中故障原因,研究排除故障的方法。这对降低变电运行中的故障事故发生率,促进安全变电运行服务体系的完善建立有积极有效的实践意义。
【关键词】变电运行,故障排除,安全管理
1.常见变电运行故障的分析和排除方案
为了保证电力的正常供应和电网的安全运行,我们一般采取以下几个途径来提高供电水平,提高供电安全性:
一个是尽量采用高质量的电力设备,降低设备的故障率;
二是尽量改善设备的运行条件,提高运行维护水平;
三是提高配电自动化水平,缩短故障后恢复供电时间;四是适当增加备用元件(使用双电源等),避免检修时停电。
虽然采用以上的措施可以有效地降低变电运行发生故障的概率,但是我们依然需要考虑发生故障时如何去排除故障和和故障原因的分析,为以后的电路检修提供有益的参考。在变电运行的过程中,跳闸现象是十分常见的现象,一般分为10kV线路跳闸、主变低压侧开关跳闸和主变三侧开关跳闸。
1.110kV(35kV、66kV)线路跳闸
一般而言,出现线路跳闸的情况,需要检查保护动作情况,检查故障线路检查范围从线路CT至线路出口。在确定线路能正常工作之后,就去就再去检查空气动力开关,查看一下消弧线圈的状况是否正常,检查三相拐臂和开关位置指示器是否异常;如果是空气开关,则还要查看空气动力装置有没有损坏;如果是弹簧开关,就需要查看弹簧储能有没有异常。若果采用的是液压开关时,则应对其压力状态进行全面核查。在做完这么检查之后,在确定保护信号归位以后,可以尝试进行强送电。恢复电路输送。
1.2主变低压侧开关跳闸
出现主变低压开关跳闸有三种原因,即母线故障、越级跳闸(保护拒动和开关拒动)、开关误动。对于确定具体哪种情况,需要对二次侧和一次设备检查来确定跳闸原因。在进行故障检查时,要注意检查主变的保护和检查线路的保护。
(1)只有主变低压侧过流保护动作
那么首先需要排除主变低压侧开关误动和线路故障开关拒动情况。那么确定到底是母线故障还是线路故障开关拒越级两种情况。检查二次设备时,重点检查所有设备的保护压板是否有漏投的;检查线路空气开关是否是跳开的(采用直流保险是熔断状况)。检查一次设备,重点检查站内的主变低压侧过流保护区,即从主变低压侧主CT至母线,至所有母线连接的设备,再至线路出口。
(2)主变低压侧过流保护动作同时伴有线路保护动作
我们知道,在主变保护和线路保护同时发动时,但是在线路检查时开关却没跳闸,这样就可以确定线路出现故障了。在进行设备检查时,除了对故障线路CT至线路出口检查外,还要对线路进行检查。在确定了主变低压侧CT至线路CT能正常工作之后,这样才可以隔故障点拉开拒动开关的两侧刀闸,恢复其他设备送电,最后用旁路开关代送即可。
(3)没有保护信号
若开关跳闸没有保护动作信号,须检查设备故障是因保护动作造成了没发出信号,同时还需要确定直流发生两点接地使开关跳闸,或者是开关自由脱扣。
1.3主变三侧开关跳闸
主变三侧开关跳闸原因:主变内部故障;主变差动区故障;主变低压侧母线故障因故障侧主开关拒动或低压侧过流保护拒动而造成越级;主变低压侧母线所连接线路发生故障,因本线路保护拒动或是保护动作而开关拒动,同时主变低压侧过流保护拒动或是主开关拒动造成二级越级。
(1)瓦斯保护动作
如果在线路检查中出现了有瓦斯保护动作,那么就可以断定是变压器内部发生故障或二次回路故障。检查的重点转为检查变压器本身有无着火以及变形的情况的;检查压力释放阀是否动作;检查呼吸器是否出现喷油情况。
(2)差动保护动作
如果检查中出现了差动保护动作,那么对一次设备的检查范围为主变三侧主CT间设备,包括主变压器。因此,在出现了差动保护动作后,检查时需要对主变做充分细致检查,其中包括降温油的油色、油位、瓦斯继电器、套管等。如果瓦斯继电器内有气体还要取气,根据气体的颜色及可燃性判断故障性质;如果检查结果是主变和差动区都是正常工作,那么基本可以判断为保护误动。
2.变电设备的检修要点
2.1验电
要检修的电器设备和线路停电后,在装设接地线之前必须进行验电,通过验电可以明显地验证停电设备是否确实无电压,防止出现带电装设地线或带电合接地刀闸或误入带电间隔等事故的发生。高压验电时必须戴绝缘手套,穿绝缘靴。如果依照经验判断电压很高,但是没有专用验电器时,可用绝缘棒代替,依据绝缘棒有无火花和放电声来判断。
2.2装设接地线
铺设地线的目的主要有三个方面
一是防止为了防止突然来电;
二是可以消除停变电线路上设备的剩余电荷;
三是消除接地线应设置在停电设备由可能来电的部位和可能产生感应电压的部分。
那么如何铺设地线呢?首先,在人工装拆接地线应佩戴绝缘手套;其次装设时须两人合作,安装接地隔离开关接地必须有监护人在场;最后就是按照先接接地端,再接导体端的顺序进行地线的连接。
3.强化变电运行的安全管理
为了维持良好的生产秩序,确保变电站的安全运行,必须建立有效而规范的运行生产管理制度。
3.1切实提高变电操作管理人员的专业素质
由于在变电运行中需要的变电设备的种类繁多,在长期的运转的过程中,一旦发生故障时,进行修复的难度很大。这就需要高素质的变电管理维修人才。因此,我们必须从加大人员培训,降低因人为操作不当造成故障的概率。定期组织员工技术进行培训,开展内部的技术交流,提高整体的员工的素质。同时积极开展事故预想、反事故演习,提高运行人员的事故处理应变能力。这样能有效地降低故障维修的时间和减少因断电故障造成的经济损失。
3.2加强变电设备巡查,防患于未然
为了防止复杂的变电设备因故障二造成的大面积的停电,我们需要建立严格的设备巡查制度,通过事先充分的巡查制度,使变电设备的运行长期处于良好的的运转。通过切实履行巡查检查制度,针对各个变电设备的定期巡查,有效排除因变电设备突发性运行故障、绝缘劣化,不良人为破坏及由异物混入导致的带病作业及系统瘫痪。有充分的检查制度还不够,在建设变电系统时,要充分的考虑,选用高质量的变电设备,降低因设备故障造成的变电系统运行故障。
3.3强化统筹控制,使用现代化的管理设备
对于变电系统的管理需要统筹兼顾,在前期要充分考虑走,加强内部控制的力度。在进行变电系统建设时,通过科学的前期规划、合理的施工、采用高质量的元器件。建立事故责任一追到底的完善控制机制,有一套有效的故障处理机制。另外随着社会逐步进入信息化时代,变电管理系统也要跟上时代潮流,在变电运行中有效地运用智能化的管理手段,总之,在建设变电系统时,要充分考虑,维护未来变电系统的长久稳定的运行。
4.总结
变电系统的安全有效的运行必须有完善的制度,制定事前、事中、事后的解决方案。通过提高维护人员的整体素质、将强巡查、采用优质元器件、利用现代化的管理设备来等措施来有效地提高变电系统的安全运行。
参考文献
[1]陈鸿斌.浅析变电运行的故障排除及安全管理[J].科技与企业,2012.
[2]郑晴晴.变电运行故障排除与安全管理探讨[J].科技与企业,2012.
上一篇:电力论文浅论换流变压器安装工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