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高级建筑工程师职称论文发表,需要在国家级或核心级建筑期刊杂志投稿。本文发表在国家级建筑期刊《城市建设理论研究》上,是高级建筑工程师评职称论文范文:围绕着城镇规划方向,分析了城镇发展规划中出现的一些问题,供建筑工程师评高级职称发论文参考。
关键字:高级职称,建筑工程师,论文范文,城镇规划
小城镇是以聚集人口、商品、文化、信息、科技、教育、金融和服务为特征的地域系统。就社会地位而言,位于农村之首、城市之尾,与农村经济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也是实现农业现代化的关键支撑;与此同时,小城这又与大中城市有着密切的关系,是现有的大中城市进一步发展的基础和后盾。发展小城镇是带动农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一个大战略,也是推进城镇化建设的一个重要途径,是建设和谐社会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一、小城镇规划的重要意义
1.1小城镇规划是农村经济发展的必要保障
从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发展至今,对于农民而言,随着土地改革,依靠土地致富的越来越少,农村经济想要有更高层次的发展,必须在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和农村经济结构上狠下功夫。对于这一点,小城镇能够充分发挥其独特的集聚效应,对现有的土地,水利乃至资金、人力等进行统一合理的科学配置,促进乡镇企业集中连片,扩大规模,提高层次,实现“二次创业”;进一步加快农村社会化服务体系的形成和发展,提高农产品商品率以及经济效益;能够对第三产业产生强大的需求拉力,为农村三产业的协调创造条件。
1.2有利于加快实现农村工业化和农业产业化
从理论上来讲,城镇化是社会分工的发展和生产专业化的结果。工业化和城镇化是现代化过程的两个侧面。目前而言,我国的乡镇企业规模相对较小,集约化程度也较低。想要实现工业化,首先应扩大规模,形成统一整体。通过发展小城镇,使乡镇企业向小城镇地区聚集。充分发挥小城镇作为农村交通中心、信息中心、技术中心和人才中心的作用,为乡镇工业的发展提供基础设施、交易市场、关键技术和关键人才等条件;进而通过发挥小城镇对农村的辐射作用,带动农村的农业产业化。
1.3推进小城镇建设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基本要求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就是全体人民共同建设、共同享有的和谐社会。随着小城镇的快速发展,能够在一定程度上解决好关系农民工切身利益的问题,进而达到城乡之间的一种平衡,既转移农村劳动力就业,加速农村文明进程,又缓解城市压力,推动城市化进程,这也是城乡统筹、共同发展的需要,对于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完善社会管理、增强社会创造活力,走共同富裕道路,真正实现城乡和谐、社会和谐意义十分重大。
二、小城镇规划中存在的问题分析
当前,我国小城镇的规划和管理当中存在很多问题,简单介绍以下几个方面:
2.1认识和决策上的问题
当前,小城镇体系建设的整体观念还不能深入人心,对于小城镇建设的理论依据缺乏系统的考虑,小城镇的机关单位中各个部门一般都是只是针对自己部门的规划布局,不能优化配置现有的资源。虽然小城镇的发展相当迅速,但我国关于小城镇的法律还不够健全,对于相关法律的执行也做的不够到位,导致在小城镇建设当中有很多违章违法的情况出现。城镇体系建设的观念尚未确立,规划起点设置过低,缺乏对于建设问题等的通盘考虑。受本土观念的影响,规划的立足点在本镇域,建设与布局各自为政,很难使有限的资源发挥其最大效能。
领导干部的认识有时也不适应群众的要求。农民把小城镇当做城市看,领导把小城镇当做农村看,这都是现在一直存在的问题。随着工业化、城市化意识的不断强化,各级政府对小城镇重要性的认识较之十几年前明显淡化,没有把小城镇建设和管理提到重要议事日程,工作主动性欠缺。一部分乡镇干部觉得小城镇建设和管理既没有钱,又没有权,加上过去长期形成的状况,短期内要改变其镇容镇貌,扭转其管理局面,困难重重,矛盾多,工作难度大,注重了大中城市的发展,忽视了小城镇的扶持;注重了新农村典型的塑造,忽略了小城镇的功能配套;注重了城市新园区的扩张,忽视了小城镇的网络辐射。
2.2基础设施薄弱和配套功能不全
基础设施以及配套功能的落后,是当前小城镇普遍面临的问题。想要集中规模,招商引资,首要条件就是水通、路通、电通、邮通和健全的消费和服务功能。由于当前缺乏建设资金,使得基础设施建设落后。这是因为当前小城镇建设筹资渠道过于单一,政府投资方向不明,大多数小城镇仍然沿用传统的城市建设体制,对这部分投资大包大揽,不能在最基本的公用设施方面发挥应有的作用,影响小城镇的发展和功能的完善。
此外,市政的公共设施不够完善,而且欠账比较多,小城镇没有比较系统和完善的公路体系,公共设施也不够完善,环境不好,绿化水平不高,几乎是没有公共的绿地。
2.3非农产业发展相对滞后
小城镇是非农产业发展的物质载体,为非农产业提供场地、设施、劳动力、市场等,小城镇的发展促进了非农产业的发展。载体与内容的发展要相适应,否则会带来诸多问题。建国初期,我国的城市发展在当时各种条件的限制下走了一条重内容轻载体的发展道路,把城市建设成为生产基地,建设了许多工厂,而忽视了生活消费,造成城市基础设施滞后,并因此制约了城市经济的发展。
三、如何应对城镇规划中存在的问题
3.1 借鉴国外小城镇发展的经验,加强小城镇建设与管理
科学规划,合理布局是基本前提。城镇规划必须突出科学性,要遵循城镇化发展规律,按照统一规划、合理布局的要求,抓紧编制统一协调的小城镇发展规划,并将其纳入到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要按照小城镇建设的发展规律办事根据区域经济社会发展规划,打破原有陷阵行政区划的限制,使小城镇成为联结农村与城市的纽带和桥梁。
3.2 多渠道融资,搞好小城镇软硬环境建设
凡是小城镇发展快的,都是积极拓宽融资渠道,大力推行投资体制和建设方式改革。要鼓励个人、集体和外商带资进镇,参加小城镇的建设与开发,打破以前乡镇级政府为投资主体的旧体制,把城镇建设推广向市场使投资主体的单元化变为多元化。
3.3发展镇域经济,改变小城镇发展基础
乡镇是小城镇建设的主体,乡镇经济发展的快慢、财力多少与小城镇建设的水平有着密切的联系。而产业是小城镇存在的灵魂,是小城镇建设发展的根基。小集镇行政有区划,但市场无远近,把小集镇的市场功能做大做足,让小城镇成为产业发展和商贸流通的平台,带动产业和增加消费。小型企业、劳动密集型产业和贴进农村农业农民的加工业尽量到集镇上生产。产业摆布的梯次结构既降低企业的生产成本又降低农民进城务工的转移成本。
四、结束语
总之,发展小城镇,是我国城市化的重要途径,独具中国特色,其重要意义中央已做出精辟概括,即有利于乡镇企业的相对集中,更大规模地转移农业富余劳动力,避免向大中城市盲目流动;有利于提高农民素质,改善生活质量,解决农村发展中的一系列深层次矛盾;有利于带动投资和消费需求增长,扩大内需,拓宽城乡市场,优化国民经济整体结构,推动国民经济更快增长,是一个具有全局意义的大战略。
参考文献:
[1]王昭耀.发展小城镇是带动农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大战略.农业经济问题.2000年第8期
[2] 安治永.给小城镇规划更多重视[N];中国建设报;2004年
[3] 沈裕谋.探寻小城镇建设与乡镇企业协调发展的途径[J];小城镇建设;2003年02期
[4]黄俊舟.当前小城镇建设的主要问题及措施[J].农业经济,2009,(03).
相关阅读:各行业高级职称论文发表期刊汇总
下一篇:中级测量工程师评职称论文范文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