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玉斌
山东理工大学 淄博市 255000 中意人寿保险有限公司山东省分公司 济南市 250000
摘要:养老是我国的重中之重,养老所带来的一系列社会问题也一直是我国政府亟待处理的工作重点。在当今农村人口老龄化问题不断加剧的时代背景下,养老保险制度作为解决养老问题的关键制度,也面临着严峻的挑战。在当今的时代背景下,社会养老保险与商业养老保险互补发展的方式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因此,本文对于农村社会养老保险以及商业养老保险的互补发展状况及其它相关问题进行分析、论述,旨在为相关人员开展相关工作时提供一定的参照和建议。
关键词: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商业养老保险;互补
一、养老保险制度现状
随着我国逐渐步入老龄化国家的行列,老龄化进程加快的问题日益凸显。我国在城镇化水平不断提高的过程中,青壮年人口不断流入城市、老龄人口留守乡村的矛盾也日益尖锐,老龄人口的不断增加带来了一系列的养老问题,而养老问题能否顺利解决直接关系到我国政府的工作效果、人民对于政府工作的满意程度以及国家的能否长治久安,因此,农村养老问题日益成为我国社会发展过程中的核心问题之一。养老保险制度作为确保老人老有所养的关键制度,其发展对于国家社会保障体系的建设与完善具有极为重要的作用。在我国现行的社会保障体系下,养老保险制度作为确保老年人基本生活需求得以满足的必要工具,其发展情况对于老年人能否获得稳定、可靠的经济来源具有极为重要的作用。但是现行的养老保险制度体系由于存在社会养老保险比重较大,商业养老保险参与度偏低等问题的存在,导致其体系和制度存在明显的不足,此外,农村作为社会养老保险覆盖率较低的区域,相关地区所存在的农民养老问题尤为严重。因此,在当今市场经济快速发展的背景下,养老保险相关工作人员应当不断探索农村养老保险与商业养老保险互补发展的有效路径,从而建立全方位、多层次的养老保险制度体系。
二、养老保险概述
(一)农村社会养老保险概述
我国现行的农村养老保险制度是在2010年建立的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即“新农保”。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与原有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的关键区别在于社会养老保险金的来源:在我国原有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中,养老保险的资金来源仅仅为农民自身所积累的货币资金,政府和集体并不会为农民提供额外的保险资金;但在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中,农民所能获得的养老保险资金不仅包括个人积累的资金,还有很大的一部分资金来自于集体的补助和政府的补贴,即全新的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是一种以保障农村居民基本生活为目的,并带有社会福利性质的社会保障制度。由于我国具有独特的国情,农民民生问题始终是我国政府工作的重点,如果农民养老问题不能顺利得到有效、顺利地解决,则很可能导致农村甚至整个国家的不稳定。因此,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的制定和执行作为我国促进农村经济发展、提高农民生活质量、确保社会稳定的关键举措,具有极为重大的意义。
(二)农村商业养老保险概述
农村商业养老保险属于商业保险中的一种,相关保险的运行机制为保险人提前缴纳一定的年金或者是相应的保费,从而使得被保险人在年老退休后,能够定期获得保险公司按照合同规定的支付的年金或养老保险,从而起到对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进行补充的作用。
(三)农村商业养老保险与社会养老保险的区别
第一,保险形式不同:与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这种国家强制性的社会保障不同,农村商业养老保险投保主要取决于投保人的意愿,即投保人可以自主选择投保的金额、标准以及年限等诸多保险要素,并根据相应合同与保险公司建立责任、权利与义务关系,而农村社会养老保险作为国家强制性的福利、保障措施,全面地作用于国家每一位公民,并在其作用过程中给予每个人的保险金额大小具有一定的稳定性和一致性。
第二,保险的目的不同:购买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的主要目的在于保障相关人员在老弱病残亦或者是失业时能够维持基本的生活;而投保农村商业养老保险的目的在于帮助被保险人获取一定的经济利益,从而获得更好的生活。
三、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和商业养老保险现状
目前我国的养老保险制度仍然存在很多的问题和不足,其中主要为农村商业养老保险推广度较低。农村商业养老保险是提高农村老龄人口生活质量的重要举措,是对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的重要补充,造成其参与度较低的主要原因包括以下几方面因素:
(一)部分农民保险意识薄弱
由于我国目前发展仍然不够均衡,很多农村地区农民的观念并没有随着我国社会的不断发展而得以迅速转变,在加之其对保险的认知不够充分,因而使得很多农民对于商业养老保险的作用并不了解,进而导致许多农民对于参与购买农村商业养老保险的积极性不高。此外,由于农村地区经济普遍不够发达,购买农村商业养老保险的保费金额对于很多农民来说也是一笔不小的资金支出,在加之农村商业养老保险发挥作用的时间主要在未来,因而导致农民收回原始投资金的周期较长,因此最终导致了很多农民根本就不会考虑参与购买农村商业养老保险。
(二)农村商业保险营销团队素质偏低
农村商业保险营销团队是对农村商业保险进行推广、销售的主力军,与此同时他们也担负着向广大农民介绍农村商业保险相关条款以及作用的责任。但在目前的情况下,很多保险销售人员综合素养极差,其既不具备专业的知识,也没有帮助农民获得更好生活的责任感和爱心,因而并未承担自己所应当进行保险知识推广的责任,二是仅仅关注如何提高自己的销售业绩。
(三)农村保险制度、体系不够健全
由于目前我国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建设仍处于探索和发展阶段,因此还存在农村商业保险网点数量不足、客户服务体系不完善等问题。很多农村地区的商业养老保险基本依靠营销业务员通过走街串巷的方式来进行推销和宣传,由于营销业务员所能到达的地域范围有限,因而很多地区的农民无法获得相应的商业农村保险知识,从而也无法购买各类农村商业保险。此外,由于客户服务体系不够完善,很多农民在购买保险之后并不了解已购保险的使用范围以及适用条款,因而在很多保险条款不适用的情况下对农村商业养老保险产生了一定的误解,从而使得我国农村商业养老保险的推官在其口口相传的过程中受到了重重阻力。
四、社会养老保险与商业养老保险互补发展举措
(一)加强保险知识宣传和普及工作力度
我国农村商业养老保险作为社会养老保险的补充,其对提高农民生活水平、改善农村发展情况具有极为重要的作用。因此,各地农村商业保险工作人员应当对农村商业保险知识以及投保好处进行广泛、细致地宣传,使得广大农民对商业养老保险的作用以及益处具有一定程度的理解,至此,农村商业养老保险才能够得以广泛的普及和推广。
(二)加强保险种类研发力度
目前我国农村商业养老保险仍然存在品种单一或与农民实际需求不符等问题。相关保险研发、设计人员应当不断加强对于保险种类的研发。各个保险工作人员应当深入各地农村区域了解情况,并不断因地制宜、因人制宜地开发能够满足当地农民生活需求的保险,从而推动我国农村商业保险的设计更加具有针对性。
(三)提高服务管理水平
服务管理水平反映了商业养老保险机构的责任感。各个农村商业养老保险机构在其开展业务活动的过程中应当不断加强对于自身服务的管理力度,努力通过提供高质量的服务让广大农民感受到商业养老保险机构等贴心、热心与用心,并在此过程中进一步推进我国农村商业养老保险的发展。
结语:老龄化问题已经成为愈发严重的社会问题,我国现有的社会养老保险制度也面临着越来越大的压力,而相关政府工作人员对相关问题进行解决的工作成果直接影响到社会的稳定与经济的发展。因此,相关机构、部门应当不断构建全方位、多层次的社会保障体系,并通过不断提高农村社会养老保险与商业养老保险互补的契合度,来使得更多农村人口老有所养、老有所依,并努力实现推动我国社会保障体系全面发展的最终目标。
参考文献:[1]张东玲,王鹏年,王艳艳,等. 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对农户多维相对贫困的影响研究 [J]. 山东财经大学学报, 2024, 36 (02): 79-95.
[2]范小海,岳希明. 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参与行为中的同群效应 [J].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2023, 43 (11): 99-112.
[3]霍修宁. 我国商业养老保险与社会养老保险协调发展研究 [J]. 辽宁经济, 2023, (06): 57-60.
[4]左欣立. 浅析商业保险参与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农保模式发展 [J]. 时代金融, 2012, (12): 1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