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地处中原,光热资源丰富,是玉米的适生区。由于人们习惯于沿用传统的技术,玉米产量一直低而不稳。所以必须发挥玉米的增产潜力,以提高土地产出率和劳动生产效率。玉米是河南省主要的粮食作物之一,其植株高大、叶片长宽、单株叶面积大、根系发达,需要有效的营养面积,才能满足其正常生长发育。但面积增加的潜力是有限的,只有通过科技创新,不断实现玉米单位面积的更高产,才能大幅度地增加玉米总产量。此外,由于人们习惯于沿用传统的技术,玉米产量一直低而不稳。所以必须发挥玉米的增产潜力,从而实现增产和高产。
【摘要】只有通过科技创新,不断实现玉米单位面积的更高产,才能大幅度地增加玉米总产量。要实现夏玉米的高产,应当选择优良的优良品种并进行科学的种子处理,选择最佳的播种时期以提高播种质量。同时要加强田间管理,及时查苗补苗和土壤疏松,并采用合理灌溉方式和施肥方法,还要加强生长期病虫草害的防治,适时收获,尽量推迟玉米收获时期,从而实现夏玉米增产高产的目标。
【关键词】夏玉米种植,栽培技术,作物栽培
1选择优良的优良品种并进行科学处理
选择优良新品种是实现玉米高产的关键,可以按市场需求、生产目标和气候条件,选择豫禾988、郑单958、鲁单981、浚单22、登海701、中科4号、蠡玉16等适合本区域大范围种植的优质高产国审、省审品种。要选用粒大、饱满、具品种特性的杂交种籽粒作种子,机械或人工选粒,除去病斑粒、虫食粒、破损粒、混杂粒及杂质。种子的纯度不低于98%,净度不低于99%,发芽率不低于85%,含水量不高于13%。经过阳光晒过的玉米种子,播种后吸水快,发芽早,出苗整齐,出苗率高,幼苗茁壮,晒种切忌在水泥地面进行。此外,实践证明,使用包衣剂可有效控制玉米苗期病害、玉米丝黑穗病和地下害虫。通常种子包衣处理在播种前3~5d进行,待种子外层药膜(种衣膜)固化变硬后即可进行播种。
2选取最佳的播种时期提高播种质量
播种质量好坏对保证苗全、苗齐、苗匀,消灭大小苗作用非常重要。播种期越早越好,可采取免耕直播方式,收小麦后在麦垄中直接播种玉米。为了抢时间早播种,在干旱年份可以先播种,后浇水。注意在播种后要进行适当镇压,将播种沟上土块整碎、整平,利于达到苗全、苗齐。采用免耕播种机进行播种,播前要认真调整播种机的下籽量和落粒均匀度,控制好开沟器的播种深度,做到播深一致,落粒均匀,防止因排种装置堵塞而出现的缺苗断垄现象。水肥条件较好地区,采取先浇水后播种;水肥资源紧张地区,可以采用先播种、后浇水的方法,能够争取3~4d时间。夏播玉米留苗密度因品种不同而异,一般在5.70万~8.25万株/hm2,叶片平展型品种宜稀,紧凑型品种要密。提高播种质量,保证苗全、苗齐、苗匀是夏玉米高产的基础。
3加强田间管理,及时查苗补苗和土壤疏松
在生产中,如遇到特殊情况缺苗断垄严重,要及时补苗。玉米顶土出苗后,需及时查苗,发现缺苗严重,应立即进行补苗,采取移栽补苗或催芽补种的方法。移栽时从田间选取稍大一些幼苗,用移苗器带土移栽,移栽后立即浇水,保证成活率。间苗在3~4叶时进行,定苗在5~6叶展开时完成,拔除小株、弱株、病株、混杂株,留下健壮植株。定苗时不要求等株距留苗,个别缺苗地方可在在定苗时就近留双株进行补偿,必须保证留下的玉米植株均匀一致。为了减少劳动用工,间苗、定苗可一次完成。
同时,玉米根系对土壤空气反应敏感,通过中耕保持土壤疏松,利于夏玉米生长发育。一般中耕2次,定苗时锄1次,10叶展时锄1次,人工锄地。用除草剂在玉米播种后进行封闭处理的田块或秸秆覆盖的玉米田,可在拔节后到10叶展时进行1次中耕松土。
4采用合理灌溉方式和施肥方法
为了节约灌溉用水,可采用隔行灌水或播种沟灌水方式。在正常降雨年份,降雨量能够满足夏玉米水分需要,不需进行灌溉。但在一些年份,需要在夏玉米生长关键时期补水灌溉。夏玉米大喇叭口期前后一段时间,是一生中生长发育最旺盛阶段,对水肥反应非常敏感,如果遇旱应及时灌溉,每次灌水450~600m3/hm2。华北地区秋旱频繁,应根据情况进行灌溉。玉米生育期间如遇干旱要及时浇水,确保玉米对水分的需求,特别要注意浇好拔节水、抽雄水和灌浆水。抽雄期浇水尤其重要,可有效防止玉米“卡脖旱”。高产玉米田灌浆期田间见湿不见干,保持湿润状态[4]。根据测土化验结果,选用玉米专用缓释长效肥或实行分期追肥。玉米苗期追施尿素225kg/hm2,并配合使用钙镁磷肥750kg/hm2或二铵225~300kg/hm2,适当补充锌肥,越早越好;大喇叭口期(播后40d左右)施尿素450kg/hm2。
5加强生长期病虫草害的防治
夏玉米主要病害有大斑病、小斑病、花叶病毒病、粗缩病、黑粉病、纹枯病等。防治田间大斑病、小斑病,于玉米3~4叶时喷洒800倍壮苗灵加6000倍96%天达恶霉灵药液,7~10叶时,喷洒800倍天达2116粮食专用型加600倍70%代森锰锌,每7d喷1次,连续喷2~3次;纹枯病田间病株率达到3%~5%时,用5%井冈霉素水剂6.0~7.5L/hm2,对水750~1050kg喷雾防治,隔7~10d再防治1次,施药前要剥除病叶叶鞘。玉米进入拔节期后蚜害初步上升时,可用10%吡虫啉可湿性粉剂2000倍液喷雾,根据虫危害程度10d左右喷1次,防治2~3次,也可有效防治粘虫、玉米螟、蚜虫、红蜘蛛等。出苗前用40%乙阿合剂乳油或50%乙草胺乳油1.125L/hm2,对水750kg进行封闭式喷雾,有效防止杂草生长,药效在1个月以上。苗期发现点片杂草结合中耕进行除草,也可用4%烟嘧磺隆1.05L/hm2加38%莠去津1.5L/hm2对水450kg喷雾。中后期如果杂草发生不严重,进行人工除草。
6适时收获,尽量推迟玉米收获时期
当夏玉米苞叶变白,上口松开,籽粒基部黑层出现,乳线消失时,玉米达到生理成熟即可进行收获。早收获(未成熟)对玉米产量、品质都不利。早收玉米籽粒不饱满,含水量较高,容重低,商品品质差;同时,早收获玉米籽粒产量降幅达10%以上。如果为下一茬作物腾地必需早收获时,可连秆收获,1~2周后再掰果穗,可促使玉米秸秆中的养分向籽粒中运转,能够明显提高产量和品质。每推迟1d收获,千粒重平均每天提高2~3g,籽粒产量平均每天增加75~90kg/hm2。因此,在不影响下茬小麦正常播种的前提下,应尽量推迟玉米收获时间。
参考文献:
[1]郭国杰,张富才.豫西南夏玉米高产栽培技术[J].中国农村小康科技,2010(08).
[2]贾建修,王保华.玉米杂交种金赛6850高产栽培技术[J].中国农技推广,2012(05).
转载请注明来自:http://www.yueqikan.com/zuowushengchanglw/2602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