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中学教育论文

核心期刊发表中学地理中的科学精神探索

发布时间:2015-04-01 13:34:52更新时间:2015-04-01 13:35:39 1

  核心期刊发表优秀期刊推荐数学年刊》作为国家教委委托复旦大学主办的、著名数学家苏步青院士任名誉主编的、李大潜院士任主编的(1999年开始)、一份面向国内外的综合性的数学刊物,主要用中文刊登纯粹数学和应用数学两方面具有创造性的学术论文,其中包括几何、拓扑、代数、数论、偏微分方程、常微分方程、控制论、泛函分析、函数论、计算数学、概率统计、运筹学、数理逻辑等各数学分支学科的学术论文。
  摘 要:地理学科是一门综合学科,通过对地理学科的学习,学生可以探究人类起源,也可以探究现实自然界的由来与演变。地理学科本身具有科学探索的精神。中学地理为学生了解宇宙和自然界的演变提供基础,是激发学生科学探索精神的重要媒介。以新课改为导向,以具体的案例为支撑,对如何在教学中发掘中学地理中的科学精神进行探索。

  关键词:地理教学,科学探索,科学教育

  自启蒙运动以来,西方以科学精神创造了前所未有的物质财富。正如马克思所说:19世纪人类创造的财富比之前之类所创造的财富的总和都要多,这就是科学所创造的奇迹。自18世纪工业革命开始以来,科学取代宗教,取代以往的精神信仰,开始主导人类社会的发展。自此之后,对科学的学习就成为人类传承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科学是指发现、积累并公认的普遍真理或普遍定理的运用,已系统化和公式化了的知识。以此为基础形成的科学精神是指人们在长期的科学实践活动中形成的共同信念、价值标准和行为规范的总称。从定义上来讲,科学以及科学精神都是抽象的概念,尽管在日常生活中可以窥探科学的表象,但是却很少能够明确意识到。这就给科学教育和科学精神的培养增加了难度。

  地理是研究地理环境中各种自然现象和人文现象以及它们之间相互关系的学科,由此我们可以看出地理学科本身就具有科学精神,也为科学探索提供了广阔的空间。但是在中学地理教学中,教师往往侧重于以考试为目的的知识传授。尽管随着新课改的进行,对知识与能力、技能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进行均衡培养,但是由于考试的需要,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往往淡化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培养,而科学精神就属于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范畴。基于这一点,大多数老师在课堂上有意无意淡化了地理教学中科学精神的培养。

  科学是对真理的追求,是对事物本来面貌的追求。自然界是先于人类的存在,准确来讲人类只是地球的后来者。因此,自然不仅给我们留下了丰富的资源,同时也给我们留下了广阔的探索空间。相比其他学科而言,地理学科是最直接接触自然界的知识,所以中学地理不仅仅是知识的传授,更多的是给学生留下广阔的科学探索空间。

  中学地理中,人类的起源和地位是一个关键问题。地球是太阳系八大行星之一,是目前发现的唯一一个存在生命的天体。在以往的教学过程中,我们仅仅是了解地球的位置,而位置之外的未知世界则较少涉及。然而,在未知的事物中却蕴含着科学精神。八大行星的由来及发现,地球的特殊性何在?浩瀚的宇宙中还有没有类太阳系存在?还有没有孕育生命的天体存在?但是,就笔者个人了解,在涉及这一部分知识的时候往往一笔带过。究其原因,是这些未知的知识对老师来讲也很陌生。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往往采取过滤掉认为是陌生的或者不确定的知识。这样固然保证了传授知识的精准性,但是却扼杀了学生对未知世界的好奇心,扼杀了学生的思维,当然也就无法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

  在人类社会的发展过程中,不仅从改造自然界中产生和丰富了科学,人类对自然界的改造更是科学的直接体现。在中学地理中会涉及简单的地质地貌等方面的知识。这和地质灾害有关系,与各种水利工程建设有关系。老师就应该非常详细地讲解这些知识的原理及其与人类活动的关系。以地震为例,对于地动仪这个词语,学生非常熟悉,但是其他的却知之甚少。在讲到地震的时候教师也会提到地动仪,但是很少有老师会介绍地动仪的具体原理。这就使学生在了解地震的知识之后,对地动仪仍是一个模糊的甚至是陌生的概念。原因何在?是教师自身并没有弄懂地动仪的具体原理,这就使得其讲授也是笼统的。这种方式完全忽略了地动仪这一知识在学生科学精神培养过程中的作用。

  基于以上分析,不难看出,地理知识中蕴含着丰富的科学素材,充斥着科学精神。但是中学地理教师却很少能够发现。从原因上来讲,有主观原因和客观原因两个方面。那么如何解决这一问题呢?本文认为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摆脱考试目标的直接影响

  这并不是要脱离考试目标。考试是一种检测,但是考试只是一种手段,而不是目的。教学是为了学生的长久发展,为了学生能够学会终身学习。所以要教给学生科学分析问题的能力,这本身就是科学精神的一部分。所以,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要解析相关地理知识,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和精神,而不能一笔带过。

  2.树立培养学生科学精神的意识

  教师是以学生为导向的,教学更是以学生为导向的。只有树立了培养学生科学精神的意识,才能积极地发现中学地理中的科学精神所在。这里我们不能用主观意识完全克服客观困难,没有主观意愿,客观困难就会被无限扩大。所以,一定要树立培养学生科学精神的意识,树立中学地理科学精神的意识。

  只要我们树立观念,坚持创新,相信我们一定能够发现中学地理的科学精神,中学地理新课改也会打开更为广阔的空间,地理教学也会取得更好的发展。

  参考文献

  [1]盛惠宾.地理教育与科学精神的弘扬[J].地理教育,2000(1).

  [2]张恒辉,胡思芬.如何在教育教学过程中贯彻科学精神[J].高中生学习:师者,2012(10).


转载请注明来自:http://www.yueqikan.com/zhognxuejiaoyulw/5070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