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环境艺术设计专业多年以来一直是炙手可热,但是该专业的学生就业率比较低,很多学生毕业后转行其它行业。究其原因,是环艺专业的教学模式和方法背离了市场的实际需求,再就是没有准确地定位环艺专业的自身属性。环艺专业的毕业生看似供大于求,由于大量“不合格”的人才输入到市场中,真实的情况是合格的环艺专业毕业生是不能满足市场需求的。经过本科和研究生阶段的学习,笔者愈发觉得环艺专业教学必须寻求一定的变革,否则培养出来的全是不合格的人才。本文针对环艺专业在高校教育中存在的问题,切身结合自身的学习经历和实际情况,为环艺专业的良性发展提出一些具体可行的建议。
从20世纪八十年代起环境艺术设计这种概念开始被植入,它涵盖了建筑设计、园林景观以及室内设计。随着高校开始扩招,各个高校纷纷开设环艺专业,很多高校的师资、硬件设施等条件不达标的情况下,跟风开设环艺专业;选拔的学生也良莠不齐,培养模式单一或与市场脱节;缺乏系统科学的艺术设计教育方法理念。以上几点恰恰暴露了环艺教育所忽视的对学生的市场能力、审美能力、设计能力、文化理解能力的培养。
1.市场能力的培养。环艺专业是实践性很强的专业,市场能力是环艺专业教学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是练就其他能力的基础。大多数高校忽略对学生市场能力的培养,认为市场和教学是不相关的,这绝对是环艺教育的一个重大误区,这种现象在其它专业也普遍存在。教育工作旨在为社会培养合格的人才,社会需求的导向就应该是教育的方向,这是现代教育理念一个重要的特征。长期以来,我国的教育领域一直忽略市场能力的培养,这直接导致学生在学校所学习的指示和社会需求严重脱节,毕业后仍需要在工作中学习必要的市场生存技能和知识,这种缺乏指导的自发学习会花费学生更多的时间与精力。环艺教育应重视培养学生的市场能力,该能力是其他能力建立和发挥的基础。环艺设计的教育能力具体包括:第一,培养学生细分行业市场预测能力。环艺设计包括很多具体的行业,学生毕业后所从事的都会是环艺设计领域内具体的细分行业,学生必须要对细分行业的市场前景做出理性的分析,并结合自身的特点进行选择,这种选择不仅会影响到学生自身的发展,也会影响到整个行业的人才分布,对环艺设计的子行业的发展也会产生影响。环艺设计教育的发展应该根据环艺设计市场的需求来进行,应该为市场的子行业提供“专精”人才,避免大量提供“泛泛”型人才,这对环艺设计教育和环艺设计行业的发展是双赢的。第二,注重培养学生控制成本的能力。学生毕业后所从事的设计项目都是要顾及成本的,环艺设计教学之中常常忽略实施成本,只是片面的强调追求自己的创意想法,最后会导致预算严重超标,在现实中无法完成,这样的设计作品是对社会资源的巨大浪费。第三,培养学生捕捉市场潮流的能力。在当今的商业市场环境中,很难界定市场的潮流趋势是一个美学范畴还是商业范畴,但现实市场中的委托设计者无疑会受到很多商业因素的影响,这就要求环艺设计者对市场的流行趋势有着敏锐的洞察力和理解能力。
市场能力是环艺设计教育需要针对学生进行培养的首要能力,也是学生今后赖以生存的物质基础,没有必要的市场能力,其他能力都无从谈起。在现实的环艺教育中,市场能力的培养恰恰是环艺设计教育中最薄弱的环节。
2.审美能力的培养。环艺设计的实质是通过特定的手段来表现美。所以,环艺设计所涉及的所有表现元素都是形式,通过这些元素的组合运用所展现的艺术效果才是设计工作的核心,就是美。但是美是抽象的,朱光潜认为:“美是客观和主观的统一”,“美不仅在物,亦不仅在心,它在心与物的关系上面”,同时,不同的人对于美的理解也存在较大的差异,这就要求环艺设计者对美有超强的把控力,就是具备很强的审美能力。朱光潜认为:“凡是美都要经过心灵的创造”,这个创造的过程对于环艺设计来讲就是具体的设计过程。审美教育的内容比较广,艺术美、自然美、科学美、社会美都属于其范畴,具体到环艺设计专业,审美教育应侧重关注环艺美的理解能力,具体来讲就是鉴赏能力。鉴赏前人的设计作品,经过自己的理解后,形成自己的设计风格。
环艺设计专业审美能力的塑造应该在一定的原则下进行:首先,环艺设计审美教育必须培养学生的系统审美能力。能够通过系统的方法对美血型是进行理解和认识的审美方法就是系统审美。非系统的审美对美的理解往往是片面的、偏颇的,会导致学生对美的鉴赏流于表面化和片面化,这就不利于学生从优秀的作品中借鉴和汲取养分。其次,环艺的审美教育必须融合到学生的日常设计训练当中。当今许多高校的环艺设计教育日常设计训练非常盲目,没有特定的针对性,很多只注重培养学生的运用电脑软件的能力,而忽略对学生审美能力的培养,很多学生最后成为了高级绘图员,而不是设计师,这显然背离了环艺设计专业的教学目标。学生的日常训练更应该侧重于对色彩、形态等设计元素的把握,这种训练应该从对优秀作品的理解和模仿开始。
3.设计能力的培养。作为环艺设计教育的核心环节,设计教育最理想的结果就是塑造学生优秀的设计能力。一般而言,设计能力包括美学设计能力和设计方法能力两个方面。虽然这两个方面都很重要,但在具体的教学中仍应该更加关注美学设计能力,不能拘泥于设计方法的简单运用,尤其不能把设计能力的培养局限在设计工具的培养之上。设计手段永远不是环艺设计本身,优秀的设计作品从某种程度上来说和设计方法、设计工具毫无关系。过分强调设计方法的简单掌握、设计工具的熟练使用是目前我国环艺设计教育中存在的严重问题。从环艺设计市场看,我国的环艺设计市场很多重点的项目被国外的设计机构瓜分,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国内设计师的水平达不到项目的要求,客观也反映了我国设计教育中存在的缺陷。
我国环艺设计专业的学生设计能力偏低的因素是多方面的,要改变这种现状绝不是一年半载就能完成。首先要在环艺设计教育方面缩短与设计教育水平领先的国家的差距,要多学习他们的教育模式,而不是简单的学习他们的教育内容,在内容上要多挖掘本民族的文化元素。鼓励学生创新,保持独立、个性的美学观念,开放的教育环境是培养学生设计能力的平台,独立的思想是优秀设计师的必备天赋。环艺教育应注重提供学生这样的平台,而不是简单的技能传授。
4.文化理解能力的培养。优秀的设计往往是建立在对特定的文化深入理解的基础之上的,没有对文化尤其是本民族文化的深入理解就很难设计出优秀的作品。中国有着五千年的悠久历史,中华文化更是博大精深,在环艺设计方面,从古到今优秀的作品层出不穷,不论是苏州园林还是故宫建筑群无不体现出前人对环艺设计的精辟解读。随着社会文化的不断发展,设计师创作空间也越来越宽广,环艺设计的内涵也越来越丰富,这就要求设计师的设计理念要发生转变,在掌握新设计理念的同时深入发掘传统文化的精髓,赋予作品更厚重的文化积淀,只有这样才能保证作品的持久生命力。在日常的教学中,针对文化理解能力的培养不是很容易把握,这是由于文化本身的宽泛性造成的。但是,教师应多引导学生进行不同文化情境下的设计训练,针对同样的设计主题和要求,使用不同的文化元素进行具体的涉及,也要培养学生对比鉴赏中西经典设计的习惯,从文化的角度认识和区分设计元素的不同特征和内涵。同时,教师还需要引导学生不断拓宽知识面,尤其要培养学生对本土文化的认知能力。
随着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市场对优秀的环艺设计师要求也会更加激烈。环艺设计行业的发展有赖于每一位环艺设计师的努力,行业的不断发展要求设计不断进行创新,通过长期的知识积累,形成自己的设计风格,最终被社会和市场接受。所有这些都依赖于环艺教育工作者对未来设计师的启蒙,从市场能力、审美能力、设计能力和文化理解能力四个方面塑造学生的独立思想,为我国环艺设计的发展提供坚实的基础平台。
[参考文献]
[1]《美学和审美过程》,朱光潜、九五期间优秀社会科学成果选编,中国社会科学院出版,2001年.
[2]《为了十三亿人的教育》,李岚清,人民教育出版社,英文版,2005年.
[3]孙健.综合化与实践化――我国高等环境艺术设计教育课程改革的趋势[J].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01):09-11
[4]董娜.基于环境艺术设计素质的高等环境艺术设计教育课程改革的研究 [D].苏州大学.2001(09):33-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