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中学教育论文

教师中级职称论文青春早期学生心理辅导策略

发布时间:2014-08-09 13:58:20更新时间:2014-08-09 13:58:54 1

  一个下午的自习辅导课,在给几个学生讲解几道疑难问题时,我发现班上一位女生无精打采地趴在桌子上,既没在做作业,也没在预习。带着疑惑,我走到她身边,悄声询问:“你怎么不学习?是身体不舒服吗?”她眼神闪烁,似乎心事重重,细弱蚊声的说:“不是,我……心情不好!”说完低下了头,做好了挨批的准备。为了不影响其他同学,我悄声示意她来到教室外。她出来了,微皱的眉头显出一丝不安,我想她是害怕老师批评她。为了打消她的顾虑,我微笑着轻声说道:“不要害怕,今天我们就像朋友一样交谈。心情不好,肯定是遇到什么困难了吧!是学习还是家里?告诉我,如果我能帮忙,一定尽力帮你。”没有回答,她只是不知所措的看着我,眼里露出惊讶和犹豫。我又说:“没关系,有什么心事可以跟我说说,你忘了我说过,我愿意和大家作朋友的吗?”她思索了会儿,一溜跑回教室,拿来了一个小笔记本踌躇地给了我。我疑惑的翻开,在她不安的期待中翻阅。看完日记,我恍然,原来是因为她和男同学说话、打闹,班里一些同学说了些闲话,她为此而不解、神伤。为了开导她,我和她从男女生的差异谈到怎样正确和异性同学交往,从同学们的身心成长变化谈到了怎样正确对待同学们的言论……就这样,半节自习辅导课变成了我对她的心理辅导课。

  摘 要:六年级的学生已经进入青春早期,在生理和心理上都发生了明显的变化,出现了其他年级学生所没有的新特点和新问题,做好学生的心理辅导对学生的成长至关重要。

  关键词:中级职称论文,青春早期,心理特点,辅导策略

  引子——一节意料之外的自习辅导

  六年级的学生已经进入青春早期,在生理和心理上都发生了明显的变化,出现了小学其他年级学生所没有的新特点和新问题。因此,做好学生的心理辅导对学生的成长至关重要。

  一、心理特点

  1、自主意识:学生的自主意识逐渐强烈,逐渐形成了看待事物的标准;自我意识、自我评价和自我教育的能力也得到了充分发展;初步形成了个人的性格以及人生、世界的基本看法,开始用批判的眼光看待其他事物,有时甚至还对师长的正当干涉反抗抵触。

  2、情感发展:情感内容日益丰富,道德感有很大发展,情感的稳定性和控制能力有所增强;男女有别,对异性关注,复杂敏感;在学习成败、人际交往及在集体中的地位等方面的情感体验更加深刻、稳定。

  3、个体心理的发展:记忆力增强,注意力容易集中、敏锐;抽象思维、逻辑思维能力大大加强;兴趣、爱好变得更加广泛、稳定,精力充沛;情绪容易激动且多变,常因小事或振奋、激动,或愤怒、伤心,与人争吵,甚至打架;情绪的表现开始由外露逐步转向内隐,逐渐学会掩饰自己的情绪;意志力还不够坚强,分析问题的能力尚在发展之中,遇到困难和挫折容易灰心、颓丧,或者会出现理智不能驾驭感情的现象。

  面对六年级学生初步形成的心理特点,六年级学生相应出现了:逃学与厌学问题;逆反问题;嫉妒、猜忌心理问题;闹事、逞强等诸多问题,严重影响了学生的健康和发展。如何解决这些心理问题?。

  二、心理辅导策略

  1、做学生的良师益友

  随着阅历的丰富和独立意识的增强,高年级的学生对老师的尊重和信任有所选择,不再盲目地崇拜和依赖老师,对老师的优劣有了自己的评价标准,渴望得到尊重和理解,对于粗暴的批评和压制感到反感。因此,教师首先要树立良好的形象,不断加强自身修养,提高业务水平,使自己所任科目受到学生欢迎;同时不断更新自己的观念,跟上时代步伐,并不断完善自身人格,树立平和友善、正直民主、敬业爱生的教师形象,积极发挥教师人格力量的示范和引导作用。 其次,教师应放下架子,热情诚恳地与学生交朋友,与他们游戏活动,聊天谈心,将自己融入学生的群体之中;经常与学生对话与沟通,走进他们的心灵世界,分享他们的喜悦,分担他们的烦恼,聆听他们的心声,及时听取他们的意见,对自己的工作作出改进,用爱、尊重和信任构建和谐、民主的师生关系。

  2、创设良好的人文环境。

  创设整洁、开放、舒适的校园、班级环境,使学生产生愉悦、向上的情感;融洽师生之间的关系,引导同学间团结共处,指导学生处理好交往中的小矛盾;以身作则地给后进生多些关爱,消除班里对个别生的歧视,增强班集体的凝聚力;与各任课老师沟通情况,交流教育心得,达成共识,互相配合,形成教育合力;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丰富学生生活;注意引导班集体的舆论导向,表扬好人好事,批评不良现象,让正气抬头,树立良好的班风。

  3、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课程

  开设心里健康教育课程,是学生了解心理学和心理卫生知识的重要途径。利用班会、晨会、中队活动和心理教育课程以及专设的心理咨询室,根据不同年级学生的心理发展特点,围绕学生成长中出现的实际问题、心理倾向,或一些有代表性的偶发事件,有目的、有步骤地进行教育。例如:进行心理卫生知识讲座,性教育、法制教育,主题活动等,通过这些活动让学生学会交往,发泄愤怒、宣泄苦恼、克服自卑的心里,健全学生的心理发展。

  4、设立一个交流平台

  在班级里,设立一个“邮箱”或以日记形式搭建起师生交流的平台,教师更要与学生直面交流,平等对话,倾听学生们在平时学习、生活中令他们困扰的事情,为其排忧解疑。真诚的沟通,联结师生间的信任,也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学习观、人生观。

  5、架设家校沟通的桥梁

  家庭是学生的又一重要课堂,家庭是学生生活、学习的重要场所,只有家庭、学校形成教育合力,形成一致的教育声音,才会取得教育的最大效果。通过家访、家长会、电话、网络与家长建立联系,指导家长树立正确的教育观,让家长意识到自己对孩子成长的重大影响,为孩子树立良好的榜样交流孩子身心发展的问题;向家长渗透有关心理的调节、转化的措施,让他们弄清相关的心理学原理,增进孩子与家长的对话和沟通,掌握配合教育的有效办法。

  拥有健康的心理才能健康成长!教师在搞好教学的同时,更要密切注意学生的心理变化,有针对性地开展工作,帮助学生调适心态,培养能力,和学生一起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每个孩子都有一颗敏感易碎的心,呵护孩子的玻璃心,使他们享受成长的快乐!


转载请注明来自:http://www.yueqikan.com/zhognxuejiaoyulw/4293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