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课堂教学是语文教师与学生的双边互动的学习活动,是学生在教师教育与指导下获取语文知识、形成语文能力、陶冶思想情操的过程。它在培养学生听、说、读、写能力过程中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因此,优化语文课堂教学,提高语文课堂教学效益,意义非常重大.
摘要:语文教学是一个繁琐的教学过程,但归结起来也就是培养学生听、说、写和思维等能力,课堂教学要从语言的人文性与学生的生活实际相联系,教师要在尊重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的基础上,利用多媒体教学提高课堂效益,在课堂教学中展开形式多样的学习活动。
关键词:语文教育论文,语文,课堂教学,人文性,优化,信息化,多媒体
一、以人文精神,渗透教学语言
语文教学最重要的是语言,口语是教师向学生传授知识使用的最基本的的途径,不但要求明白易懂,具有科学性,而且力求达到优美可亲,对学生充满鼓励、赏识、尊重、期待,这样才能使学生更易接受知识,更易激发他们的学习潜能。充分运用感性的认识方式,注重体验,既符合学生年龄特征,又要符合语文学科工具性与人文性相统一的基本特点,这样的课堂才能打通课堂教学和生活的联系,充满生活情趣,充满生命的活力。国外一位心理学家说过:“要使人们相信你,首先必须让他们喜欢你。”同一个道理,如果教师尊重学生,学生则对教师有好感,就容易接受教师的观点,反之就会产生逆反心理。古人云:“感人心者莫先乎情。”充满情感的语言能产生一种无形的感染力量,具有很强的说服力。
二、创设教学情境,营造充满活力的课堂氛围
(一) 精心设计新课导入环节,“ 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 上课伊始,教师就要创设情境,或以高屋建瓴、掷地有声的气势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或以生动的形象、多媒体等激发学生兴趣,依据教学任务和内容、学生的年龄特征和心理需求灵活运用,使每一课都有一个新的开始,这就要求教师根据所教文章潜心设计“ 提神” 的导入语。 好的导语就如好戏开头,鼓乐齐鸣,先声夺人,它犹如磁石一般把学生分散的注意力聚拢起来。如在讲解《春》中的“春画图”时,我引用古诗导入新课,从“春花渐欲迷人眼”到“一枝红杏出墙来”,再到“黄四娘家花满蹊”,学生们徜徉在花的海洋中,自然激发了他们的学习兴趣, 引发他们的积极性、 主动性。更有利于创设轻松和谐的师生关系和课堂氛围,对课堂内容的学习也起到很大的促进作用。
(二)、教学目标要贯穿课堂教学,师生共同进入教学情境后, 教师向学生出示本课时的学习目标。师生共同认定后, 便以此为中心有的放矢地展开当堂的教与学。这就克服了语文课堂随意性大、学生无从把握的普遍弱点。同时, 让学生明确本节课所学内容和努力方向,以此激发学生内在的学习动力, 实现内在动力与学习责任感相结合,充分调动起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主动性。 这样的教学,学生会入情入境,内心不断掀起情感的波澜,并与课文产生共鸣,从而理解、感悟语言文字,使课堂充满生命的活力。
三、转换角色,注重体验,有人认为:人的社会角色地位是人际沟通的一大障碍。教师与学生在教学过程中以不同角色出现着,使师生在课堂中心里相容,在这样的学习中,学生不仅以理智,而且以感觉、知觉、想象、情感、直觉等全身心整体地参与学习,落实知识、技能、情感、态度、价值观各方面的目标。只有课堂生活的整体性的实现,才能使学生发展的全面性有了可能。
“转换角色,主动体验”的学习过程,自然会拉近师生距离,从而建立起良好的师生关系,创建好的学习环境。而使师生张扬自己的智慧和创造力的过程,教材成了这种“张扬”的凭借。无须教师再出什么仿写练习,学生的心已随着作者、课文一起搏动,生成。情意浓郁的课堂,为学生的想象力提供安全、自由的港湾。随教师的引导,学生情不自禁地补充课文的内容,别出心裁地夸耀自己卖的“农副产品”和“点心”。这时回忆生活,调动经验,凸现特征,挑拣词汇,受情感推动,学生智慧活动仿佛加入了催化剂,创造力仿佛插上了翅膀,变得异常丰富活跃。
四、充分利用信息化资源,创新语文课堂教学。
随着信息化时代的到来,国内外教育信息化的实践证明,有了信息技术的教育,学校的教学活动得到了极大的延伸和扩展,大大超出了课堂的时空,学校教育逐步走向数字化、智能化和多媒体化。
五、优化课堂教学的方法
俗话说:教学方法,教无定法,贵在得法。我认为方法是为目的、内容服务的,教师的责任就是选择适当的方法,向学生展示知识和科学的魅力,点燃他们好奇的火花,培养其创新意识,我觉得那些华而不实的“表演课”不应提倡,更要反对那种按教材内容毫无深度的“推磨式”的问答课,在实践中我采取了以下方法:
1、听读结合法。
“书读百遍,其义自见”,但有时仅有学生的读是不够的,还需要教师用饱含深情渲染,恣意铺陈,为学生进入文章情景、领悟其内涵创造一种意境。
如:在学习闻一多的《最后一次演讲》时,学生朗读不到位,为此,我充满感情的介绍了闻一多先生被害的经过和闻一多先生拍案而起的壮举,涓涓语流,如一首悲怆的挽歌,一下子把学生带回到那血雨腥风的年代,教室里一片唏嘘,他们再次阅读时,如身临其境,特别投入,这时老师再讲便是多余。
2、爱字当头,严格要求法
课堂上要把握学生的情感与思维。形式上有松有驰,内容上有易有难。当学生在课堂上有不规范的行为时,一定要制止,哪怕停下我们的讲课。学会使用体态语、声音、眼神、幽默来调控学生。 总之,爱字当头,严格要求学生,是教师的准则。
3、讲练结合法
要使学生学到知识,除了精心讲解,还要让学生模仿、借鉴。
总之,我认为,教学目标是引领学生发展,是有效语文课堂教学的重要保证,创设情境作为教学的手段,以学生为主体,学生主动参与、教师积极引导是有效语文课堂教学的关键;强化教学反思是有效语文课堂教学的保障;突出创新素质的培养是有效语文课堂教学的最高境界。一个语文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如能从以上几个方面潜心钻研,使课堂教学得以优化,就能在一定程度上减负增产,提高学生的素质。
主要文献:
[1]韩青《巧用言语激励,让学生快乐学习》
[2]赵艳茹《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
[3]《初中语文新课程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