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实验稿)》指出“基础教育阶段英语课程的总体目标是培养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1],并对高中阶段应掌握的口语技能按6~9级进行了详尽的描述。高中学生的实际英语口语水平是否达到了上述要求?还存在哪些问题?
【摘要】文章以口语测试的形式,对高中学生英语口语能力的现状作探讨。研究发现,高中学生整体英语口语水平较差,两极分化现象严重;语音发音技能掌握不够灵活;高年级比低年级学生更能准确地运用词汇和语法进行英语口语交际;汉语迁移现象在一定程度上对高中学生口语表达的流利性产生影响;口语表达中交际策略的应用普遍不足。针对以上问题,文章建议,培养高中学生良好的语音语调习惯,引导学生掌握科学的单词学习方法,重视学生非语言交际策略能力的培养。
【关键词】高中学生,英语口语,调研报告
一、调研背景和目的
为更好地了解和掌握高中学生的英语口语表达能力,本文拟通过对江苏省某重点高中三个年级学生的口语测试,探讨高中学生英语口语的总体水平及表达中存在的典型问题,以确定今后口语教学中的重点与难点,从而使口语教学更有针对性,使口语教学效果和质量能有更大幅度的提高。
二、方案设计
(一)调研对象
以江苏省某重点高中三个年级的学生为调研对象,他们掌握了一定的英语词汇量,具备一定的口语表达基础。所有受试母语均为汉语,且无英语环境中英语学习、生活经历,详见表1。
(二)口语测试
1.口语测试的依据
口语测试的依据为《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实验稿)》对高中阶段英语“说”技能目标的规定和要求详见表2。
以上6~9级的“说”技能目标分别提出了学生在某个级别“能做什么”,这不仅有利于让学生明确自己每个阶段应“学会做什么”,还有利于评价者制定科学、合理的评价标准衡量学生的学习结果。
2.口语测试内容与评分
根据《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实验稿)》的要求,口试内容分为三个部分:①自我介绍(Self-intro-duction)。②看图说话(Talkingaboutpictures):就所给图片发表自己的看法。③小组谈论(Groupdiscussion):每组学生就话题“OnlineEnglishLearning”展开5分钟的小组讨论。口试结束后,由教师根据口试的实景录像资料采用分项评分和总体评分相结合的方法完成评分工作。分项评分从发音、词汇、语法、流利性及交际策略等方面进行。
三、结果分析与讨论
(一)英语口语总体得分情况
英语口语总体得分情况见表3、表4。
注:“*”表示所比较的两组平均分之间存在显著差异。
从总体得分看,高中学生整体口语水平随着年级的增长进步显著,高年级的口试成绩虽显著高于低年级,但高年级学生之间的个体差异较大,整体口语能力的两极分化现象严重。
(二)英语口语分项得分情况
英语口语分项得分情况见表5、表6。
注:“*”表示所比较的两组平均分之间存在显著差异,“—”表示变化无统计意义。
在语音语调方面,高年级得分相对较高,但是年级之间的差异不够显著。在口试评分过程中,笔者发现三个年级学生在发音方面均不同程度地存在以下问题:双音节词的重音和多音节词的重音、次重音掌握不尽如人意;句子意群和停顿不明显;口语单调平淡,缺乏声调、音量、重音上的变化;语音语调不够纯正,与本族语者相比有一定差距。可见,在高中阶段的英语教学中,对学生语音语调的训练不容忽视,因为语音语调影响词汇、语法等其他语言项目的学习。良好的语音基础有助于听说读写等语言技能的形成。[3]
在词汇运用方面,高二比高一均分高,高三比高二均分高,而且都具有统计意义上的显著性。这说明随着年级增长,高中学生的英语词汇量越来越大,口语表达中词汇运用的准确性也越来越高,这与英语词汇学习策略的选择有很大关系。高一学生多通过默写、背诵等方式进行孤立的单词学习与记忆。但是,到了高二、高三年级,越来越多的学生通过考察具体语境下词汇的搭配情况进行词汇深度知识的学习,并能够针对词汇知识进行扩展型、变化型和运用型的反复练习,其效果要比机械的、缺乏交际的重复练习好得多。
在语法准确度方面,各年级的平均得分差异显著:高二比高一高,高三比高二高。随着学习的深入,高年级学生语法知识的掌握日益牢固,因此,和低年级学生相比,他们更能准确地运用语法知识完成英语口语交际。当然,这更与高中英语课堂对语法知识的重点讲授有关。
在表达流利性方面,高年级比低年级有显著进步。这是因为随着年级的增长,高年级学生习得了更多的词汇、短语、套语,再加之各种口语练习,这些语言知识提取的自动化或程序化程度大大加强,口语表达中“即使遇到个别语料检索的暂时阻塞也能较为迅速地通过不同语料的相互替换避免非自然停顿,从而减少停顿的次数或缩短停顿的时间,提高言语的流利性”。[4]但是调查发现,由于受汉语迁移的影响,多数学生口头表达时要经过汉语和英语两种语言的交替思考与选择,所以流利性会受到一定程度的影响。
在交际策略运用方面,三个年级的平均得分普遍较低,大部分学生尚未完全具备在交流中取得话轮、保持话轮、转化话轮的能力。[5]其原因在于高中英语教学中往往过分强调学生对语法、词汇等语言知识的掌握,忽视了遇到交际困难时各种语言或非语言应对策略的讲授和练习。
四、结论与启示
(一)结论
高中学生虽然具有一定的英语口语能力,但是整体口语水平较低,两极分化现象也较为严重;语音语调方面,对声调、音量、重音变化以及语音同化、略读、连读、重音、重读、辅音爆破等较高层次的语音发音技能掌握不够灵活;和低年级学生相比,高年级学生更能准确地运用词汇和语法进行英语口语交际;高年级学生口语表达的流利性虽然显著高于低年级学生,但是汉语迁移现象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高中学生口语表达的流利性;交际策略的应用普遍不足,大部分学生尚不能灵活地调动各种语言及非语言策略来解决口语交际的困难。(二)启示
1.培养高中学生良好的语音语调习惯
语音学习必须从基础教育阶段抓起,因为成年人已对自己的母语形成了很强的语音定势,所以很难突破这种语言上的习惯势力。[6]高中英语的视听说训练中,教师应积极引导学生观察、模仿英语本族语者的发音方式和习惯,从而学到真正地道的英语。
2.引导学生掌握科学的单词学习方法
课堂上,教师要对学生的词汇学习策略、技巧和方法进行专门指导,引导学生通过考察具体语境下词汇的搭配情况进行词汇深度知识的学习,并针对词汇知识进行扩展型、变化型和运用型的反复练习。
3.重视学生非语言交际策略能力的培养
“在面对面的交际过程中,讲话人65%的信息是通过手势、音调、眼神等非言语方式来加以传达的。”[7]因而,在口语课堂中,除了时语言技能的讲授,教师应引导学生认识到非语言交际策略的性质及作用,并通过角色扮演、电影赏析等多种形式增强学生的非语言交际意识,提高他们的非语言交际能力。
【注:本文系2012~2013年度全国基础教育外语教学研究项目重点课题(项目编号:JJWYZD2012006)阶段性成果。】
(作者单位:张成国,江苏城市职业学院,江苏南通,226006;龚辉,启东中学,江苏启东,226200)
参考文献:
[1][2]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实验稿)[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3]王铭玉,贾梁豫.外语教学论[M].合肥:安徽人民出版社,1991.
[4]屈宇清.影响英语口语流利性因素分析及教学建议[J].天津职业技术师范学院学报,2004(2).
[5]杨燕,范振东.非英语专业新生英语口语水平现状调查[J].湖北经济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0(12).
[6]蒋红柳.论英语语音习惯的培养[J].重庆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1).
[7]HarrisonR.Nonverbalcommunication:Explorationintotime,space,action,andobject[M].Belmont:WadsworthPublishingCo.,Inc.,19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