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中学教育论文

中学教育论文地理教学方向论文范文

发布时间:2013-08-06 10:22:41更新时间:2013-08-06 10:24:10 1

本文选自省级期刊《东方教育》,《东方教育》 是由江苏省广播电视总台(集团)主管、江苏广播电视报主办的一份面向各级教育行政主管部门、教育科研院所、各类大中专院校、中小学校及其从事教育教学工作 的教育工作者和专业教师的综合性教育教学类学术理论期刊。国际标准刊号: ISSN 2079-3111国内统一刊 号:CN 32–0034, 邮发代号:27-4。
  摘要:绿地图采用全球通用的绿图例,以制作地图为手段,倡导“心怀世界,手绘我家”。组织高校学生社团绘制社区绿地图,描绘本地区的人文和生态环境,是引导学生关注自己生存的环境、选择可持续发展的生活方式、保护自己的家园的有效尝试,同时也对充实乡土教材及加强乡土地理教学工作有积极作用。

  关键词:绿地图,乡土地理,教学

  引言:乡土地理是区域文化和传统文化的载体,乡土地理教学体现的是“全球视野和本土行动”的完美结合。爱国之道,始于爱乡,以乡土地理为学习载体可以充分发挥地理教育的育人功能,有利于形成多元文化价值观、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教师的教学水平。

  乡土地理教学可以利用多种教学方法优化教学过程设计,结合高校学生环保志愿者社团的活动,开展“绿地图”制作,既可以激发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掌握地图绘制的基本流程,也可以为乡土地理教材编写积累丰富的素材。

  “绿地图”(GreenMap)是首创于美国纽约的志愿者活动,GreenMapSystem是在纽约成立的一家非营利组织,主要致力于联合世界各地的人以绘制绿色地图的方式,帮助大家认识和描绘本地区的人文和生态环境。自从1992年美国的温迪鲍尔女士及其伙伴创作了第一份纽约“绿地图”,绿地图的概念已经在世界各大洲扎根落户,无论是绘图的过程本身还是最后完成的绿色地图,都已经产生了显著的成果,将可持续发展生活方式向更多的社区推广,目前已经出版了325份不同的绿地图,包括80份网络版本。热爱自然、尊重地区文化的志愿者,用他们敏锐独到的眼光观察自己熟悉的社区,采用全球统一标识,将“绿色”信息标注在富有创意和个性的地图上,帮助大家认识和描绘本地区的人文和生态环境。

  绿地图采用全球通用的绿图例,以及绿地图系统开发出来的可以根据当地实际情况进行调整的绘图工具和资源。全球统一设计的绿色图例保证了全世界各地的绿地图绘制者和使用者可以无障碍的交流、理解和使用各地制作的绿地图。绿地图关注自然景观、人文景观、环境建设几大内容,标注包括自然胜境(如城市的森林、古树名木、湿地、湖泊、自然保护区等)、基础建设(如公园、林阴步道、市民广场和街头绿地等)、人文景观(如建筑古迹、名人故居、图书馆等)、环境资讯(如环保部门、固废填埋厂、污水处理厂、饮用水源,甚至包括重点污染企业等)等十几类超过一百种地区信息,共同组成一幅反映社区人文生态景观的本土综合图谱。

  结合大学生自身的优势,选择高校环保社团来做绿地图,可以更有效地推动环保工作开展。大学生在深入社区或保护区做环保项目时,更容易被当地居民接受,更有可能得到最详细的一手资料,这对于环境问题统计调查至关重要。在吸引当地居民关注环境保护的同时,也可以了解当地的生态景观。

  例如参与首份广州河涌绿地图绘制项目的就有30多个来自广州不同高校、环保社团的环保志愿者,通过多次深入荔湾涌沿岸进行实地考察,发现了很多平时被人忽略的美景。在获得详细的资料后,把荔湾涌及其沿岸的人文、生态景观,以及典故丰富的地段和最适宜徒步亲水、骑行察水的河涌交通线路通过画笔一一表达到地图上,并针对河涌水体清浊程度、气味特征等用不同颜色分段标示出来,同时还列出志愿者已建立的固定取水点,从而让更多人充分感受到家乡的美丽,把低碳绿色生活的理念传播到更广的人群中。

  地图是很强大的一种工具,又是很个人的一种体验。它能够让看地图的人了解绘图者的世界观和人生观。绿地图的制作过程是一个发现美,分享美的过程。每一份绿地图由社区居民、学校里的学生和教师、环保志士、热心地方文化传承的人等者共同协作完成,来自社会方方面面的民间代表汇集在一起,共同创造出一份代表当地真实的生活与生态的活生生的图景。因此每一份地图都是独一无二、充满了城市原生态的风韵风情。尽管采用世界通用的标识图案,但是每一份地图的绘制都是独具特色的。这其中包括各种充满地方风格的手绘,童趣盎然的图画,色彩鲜艳的布艺拼贴,也有精确的等高线山区介绍,复杂精准的都市道路图,或者包含整个城市的详尽而广博的介绍。

  美国教育心理学家布鲁纳曾说过:“学习的最好刺激是对学习材料的兴趣。”绘制绿地图的材料就在学生周围,既为学生所熟知,又易于整理操作,具有易懂、亲切、富有生命力和感染力的特点,而绘制绿地图的过程正是引导学生关注自己生存的环境,保护自己家园的过程。通过社区绿地图制作的整个过程,结合乡土地理知识的学习与实地观察、考察、调查等实践分析,学生们对家乡社会、经济、环境、生态、文化、生活诸方面的了解进一步加深,对当地人民的生产,生活等事件对家乡自然环境的影响作用有了深入的理解,在理论联系实际中逐步确立了可持续发展观念,在反思人类改造利用自然的实践中真正做到了理论联系实际。

  在地理教学过程中,乡土素材与教学任务结合得好,就可以培养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可以使学生较快地进入学习的进程,极大地调动起学生学习地理的积极性。乡土地理材料能使抽象的,复杂的地理概念和地理事物具体化,便于学生理解。在地理教学过程中,充分利用客观存在于学生周围的,为学生所熟知的乡土地理材料,能够加深学生对所学的地理概念,地理知识的印象和理解,从而逐渐培养学生对生活观察的习惯。乡土地理材料可以增强学生对本乡本土人地关系的认识,帮助学生树立起爱国爱家的可持续发展的思想观念。

  绿地图倡导的“心怀世界,手绘我家”,即从全球角度出发来考虑人类共有的环境,从自我角度来做起,通过绘制自己社区的地图,选择可持续发展的生活方式,来保护共有的环境。乡土地理教学结合绿地图制作,对学生深刻理解所在地区的自然、经济、社会的区域地理特征以及树立正确的人地关系思想大有裨益,是一种有益的尝试。

  参考文献

  [1]王静爱.《乡土地理教程》[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

  [2]李家清.《新理念地理教学论》[M].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

  [3]李桂芝著.《乡土地理教材编写与探究》[M].地理教育,2005

  [4]胡立强.《地理教学中乡土教材改革探讨》[J].课程教材教学研究.2008

  [5]李日永.《立足乡土,探究乡土,服务乡土》[J].中学地理教学参考.2008.11


转载请注明来自:http://www.yueqikan.com/zhognxuejiaoyulw/2070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