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职业教育论文

教育类国家核心期刊高中学生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发布时间:2015-04-28 16:20:47更新时间:2015-04-28 16:21:44 1

  教育类国家核心期刊推荐《学前教育研究》由中国学前教育研究会和湖南省长沙师范学校联合主办的《学前教育研究》杂志创办于1987年,是全国学前教育理论核心刊物、全国教育核心期刊中文核心期刊。该刊以即使反映我国幼教研究成果为特色,以有效指导幼教实践为宗旨,是我国唯一一本幼教学术刊物。
  摘 要:高中的学生管理是学校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保障学校教学质量的关键,学生管理的效果直接影响着学校的社会声誉和未来发展。在当前的高中学生管理中存在着一些问题,在本文中,我们将对这些问题进行分析,并以我校为例,探索高中学生管理的主要措施,为提升我校教学质量奠定良好的基础。

  关键词:高中学生管理;问题;对策;提高教学质量

  随着时代的发展,社会大环境发生了极大的变化,我们所面对的高中学生、高中教师的思维方式、行为模式也发生了变化,传统的学生管理方法已经不适用于现阶段的高中,因此我们应积极探索创新方法,来提升高中学生管理水平,保障教学质量。在市教育局和海洋城工委管委的关心和支持下,在市教研室的精心指导下,日照五中全校师生众志成城,团结拼搏,学校各方面都取得了可喜的成绩。下面,我们将从实践出发,探索高中学生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一、目前高中学生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分析

  1、单纯注重对学生行为的管理

  很多学校在管理学生的时候认为,只有规范学生的行为,就可以实现对学生学习积极性、学习能力的管理,从而提高教学质量,高中学生管理组织是自上而下的,并且全部听从上级决策和指挥,职能较为僵硬,使得上下级、教师和学生之间的沟通存在着很大的鸿沟,限制了教师教学能力的发挥,也使得学生的天性受到禁锢。在这个过程中,忽略了对学生兴趣爱好、学习能力、自主能动性的培养,使得管理效果低下。

  2、忽略了教师个人行为在学生管理中的作用

  传统的学生管理是将行为模式作为管理的标准,实行浮于表面、流于形式的各种规章制度和教学模式,而忽略了教师个人行为和个性在学生管理中的作用。由于学生出于青春期,常常感情用事,很多时候更倾向于服从自己喜爱、尊敬的教师,而不会被禁锢于某一种行为模式。把所有教师的教学思想统一在单一的模式上面,过分重标准规范,把教师的情感意志、道德价值观、个性能力等内在因素与教学行为分离,教师就会成为用规定程序统一标准加工学生的机器。

  3、课堂教学效率低下

  当前的课堂教学是将教师作为教学主体,学生只是被动接受的客体,学生在教学中与教师没有互动和沟通,教师对学生没有一定的了解,无法从学生角度出发设立教学目标、教学内容等,使教学内容与学生的本身学习能力和需求有着明显的脱节,使学生无法高效吸收课堂教学知识,最终导致成绩不理想。

  二、以日照五中为例,探索提高高中学生管理效果的途径

  (一)建立和完善各项学校管理制度

  以上级的教育教学管理制度为依据,我校进一步制定完善了《日照五中课堂教学常规》《日照五中集体备课制度》《日照五中推动教研组建设的规定》和《日照五中骨干教师选拔使用及管理办法》等制度,做到管理上有章可循,有规可依,实现全员、全程、全面管理,力求教学管理的制度化、规范化和科学化。确立了“科研兴校,以教带研,以研促教”的路子,承担了国家教科研课题。《提高学生素质能力的课堂教学模式的实践与探索》、《分层教学,分类管理,因材施教,特色教学》、《学生自主管理班级途径研究》《体育课堂教学研究》、《英语四位一体教学方法在英语教学中的应用》等。

  (二)加强教师团队建设

  首先,我们应建立健全机制,强化教师主人翁责任感。以思想教育为切入点,加强形势任务、职业道德教育,引导教师树立忧患意识,增强危机感、紧迫感和使命感;热爱教育事业,无私奉献,以学校发展大局为重,自觉树立“校兴我荣,校衰我耻”的观念,与学校的兴衰共荣辱。

  其次,应引导教师树立正确的教育观、质量观和学生观,强化“教育就是服务”的意识,努力争当爱岗敬业、爱生勤业、爱教精业的模范。

  最后,应营造教师学习的氛围,倡导终身学习的教学理念。现代教育呼唤素质高、业务精、能力强的教师,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创建学习型团队成为学校的重要研究课题。学校重点做了三个方面的工作,第一,开展“校本培训”,创设“促学”氛围;第二,鼓励“自学”,号召教师全程学习,做到工作学习化、学习工作化;第三,积极搭台子、铺路子,尽可能多提供走出去开阔眼界、学习提高的机会。同时,学校应坚持把“以人为本”贯穿每项工作的始终,坚持轻“管”重“理”,多做得人心、暖人心、稳人心的工作,创设和谐的工作环境,引导教师做到心中有他人、心中有整体、心中有大局,从而提高整个队伍的凝聚力和战斗力。

  (三)加强对教学全过程的监督和管理

  对常规教学,要坚持全程管理,将过程管理和终结管理结合起来,力争管理务实、有效。

  首先,应实施目标管理,明确任务。通过科学分析研究,结合实际,制定各学科教学质量目标。年级组长、班主任、学科教师是具体责任人,分别负责年级、班级、学科各项质量目标的完成,并实行量化考核。

  其次,应精细过程管理,落实教学常规,提倡教师个人备课要与集体备课相结合,并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备不同的教案、练习和作业。在课堂上,要倡导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的“互动”,培养学生动口、动手、动脑能力;在课外,布置作业要紧扣知识体系,渗透易错点,体现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并针对发现的问题,及时采取补救措施。

  最后,教导主任应对教学的各个环节都要进行常规检查,针对各个班级和教师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指正,引导整个学校的教学风气向着积极、进取的方向发展。

  三、结语

  学生管理是高中学校管理的重点,唯有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增强学校与学生之间的沟通和交流,实施全过程教学质量管理,才能够有效保障高中学生管理的效率和成果。综上所述,随着时代的发展,很多学生管理方法已经无法发挥作用,我们应顺应社会环境与学生心理的变化,积极对学生管理的模式和方法进行探寻,使学生能够获得自主学习的能力,提高综合素质,最终实现高中学校教学质量的提升。

  参考文献

  [1]付洪瑞. 试论高中学生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 中国校外教育,2014,17:27.

  [2]王利君. 分析高中学生管理问题及其对策[J]. 时代教育(教育教学),2011,02:183.

  [3]王兴贵. 试论高中学生管理工作现状与优化对策[J]. 教育教学论坛,2013,11:18-19.

  [4]王奎. 试析高中学生管理的常见问题与解决对策[J]. 考试(教研版),2012,09:183.

  [5]伍先华. 中学生管理的社会化功能弱化现象研究及对策[D].国防科学技术大学,2007.


转载请注明来自:http://www.yueqikan.com/zhiyejiaoyulw/5164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