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华桥外国语学院是吉林省重点高校。学校创办于1995年,2003年经教育部审核批准升格为民办本科普通高校,2005年获得学士学位授予权,同年开始联合招收硕士研究生。目前学校已成为吉林省培养高级外语外事人才的重要基地之一。
学校的创始人、校长秦和教授是教育学博士,全国政协委员、吉林省政协常委、民进吉林省委副主委、中国民办教育协会副会长、中国人才研究会妇女人才专业委员会理事、吉林省巾帼志愿者协会会长、吉林省决策咨询委员会委员、吉林省第二届高等学校设置评议委员会委员、吉林省高等教育学会常务理事。2000年被授予全国“三八红旗手”称号;2005年被评为第五届“中国十大女杰”,获得中华全国总工会授予的“全国五一劳动奖章”;2006年被评为“影响中国民办教育界十大领军人物”;2008年被评选为全国优秀创业女性“十佳巾帼创业明星”。2009年作为被邀请的45名全国“三八红旗手”之一参加国庆60年观礼活动,2010年作为30名历史人物之一,被邀请参加纪念“三八”国际劳动妇女节100周年大会,受到胡锦涛总书记等党和国家领导人的亲切接见。
学校坐落在风景秀丽的长春市净月潭旅游风景区,占地面积76万平方米,建筑面积21.7万平方米。校园内山水环绕的自然气息与中西合璧的建筑风格相融合,凸显环境与人文的统一,是一所现代化的“花园式”学校。
学校拥有在校生8648人(含全日制本科生、研究生、外国留学生),现有教职工762人,其中外籍教师54名,来自英、美、法、德、俄、韩、日、西班牙、意大利、澳大利亚等国家。
学校设有高级翻译学院、英语学院、双语学院、商务英语学院、东方语学院、西方语学院、国际经济贸易学院、国际工商管理学院、汉学院、国际交流学院、国际旅游学院、公共教育学院、大学英语教育学院等13个教学单位,开设了英语、日语、德语、法语、朝鲜语、俄语、西班牙语、意大利语、葡萄牙语、阿拉伯语等10个外语语种,26个本科专业,涵盖文、经、管、教4个学科门类,形成了“双外语”、“外语+专业”、“专业+外语”、“小语种+英语”的应用型、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目前,已建设1个国家级特色专业、1个国家综合改革试点专业、4个吉林省首批品牌专业、8个省级“十二五”特色专业、10个省级优秀教学团队、6个省级教学名师、19门省级精品课和31门省级优秀课;已获得国家级教学成果奖1项,省级教学成果奖10项。
学校教学设备先进,设有同声传译厅、数字化语音室、数字录音室、专业模拟实验室、办公自动化实验室、微机实验室、多媒体教室以及塑胶运动场、体育馆、室内游泳馆等各类教育教学和文体设施;拥有大型综合性语言实践教学基地——地球村,2013年被教育部确定为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授权挂牌“世界多元文化教育中心”。学校图书馆现有纸质图书70万册,电子图书50万册,纸质中文期刊334种,国外原版期刊31种,电子期刊5700多种。
在十余年的办学实践中,学校始终坚持社会效益第一,走公益性办学道路的办学思想。学校是全国民办高校中第一所坚定地提出公益性办学、不要个人回报的学校,是第一所也是目前唯一一所进行财产公证的民办高校。
学校始终坚持“一切为了学生成人、成才、成功,使华外成为中华儿女成才走向世界之桥梁,中西文化合璧之桥梁”的先进办学理念,努力为学生提供最认真、最负责、最好的教育;学校提出办学要无愧于“家长的信任、学生的时间、社会的关注和教育者的良心”。在这一思想主导下,学校坚持面向市场、突出特色、苦练内功、强化管理、精品办学、打造品牌。
学校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首”的育人观。在学生思想教育和管理上,实施了思想政治教育、心理健康教育和学生管理三个部门密切配合,相互渗透、形成合力的 “三位一体”工作机制。通过这一机制,在管理体制上实现了交叉任职;在工作制度上实行了联席会议;在工作内容上实现了融合渗透。学校注重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通过建立学生心理档案库和建立学校、院系、班级和寝室三级管理网络形成完善的心理健康教育体系;注重育德、育心、育体相结合,通过开展心理拓展训练活动,促进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
学校强调“知识、能力、人格”三位一体的成才观。以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为主要目标,制定和实施了《本科全套人才培养规格及方案》,科学设计了学生从大一到大四全过程的知识目标、能力目标和素质目标,除专业教学外,在课程设置上增加了心理健康讲座、管理学概论、礼仪知识讲座、公关知识讲座等公共必修课程;在公共选修课上加大了人文素质课程的数量和类别,增加了国学课程,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操。还设定了就业教育、养成教育、品德教育、素质教育、实践能力与创新能力的培养和心理健康教育等。
学校注重发挥第二课堂的作用。现有校级专业类社团165个,校级综合类社团21个。学校通过组织丰富多彩的学生社团活动,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MMDS学习小组、各类竞赛、各种文体活动、讲座、国际文化艺术节系列活动、青年志愿者活动、“三下乡”活动、共建活动、参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献爱心等公益活动,拓展学生视野,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和个性化发展。
学校重视社会实践活动对于培养大学生高尚的人格,拓宽知识面,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和素质等方面所起的重要作用。通过制定和实施《实践教学指导大纲》、《第二课堂活动指导大纲》及落实这两个大纲的《实施细则》,把大学生社会实践纳入了教育和教学计划之中。
学校实行“全员、全过程、全方位、全住宿”的管理模式。倡导“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环境育人”。学校把师德建设作为切入点,通过抓教风带学风;通过“致远、务实、求精”的校风、“敬业爱生,博学善导”的教风和“自强自律,求是求新”的学风的“三风”建设以及“制度化、程序化、规范化”的“三化” 建设不断强化管理质量和服务水平;学校大力开展以“简单做人、踏实做事”、“天下大事必从细而做”为主要内容的独特的校园文化建设,营造了一个和谐、温馨的校园环境。
中国月期刊网给吉林华桥外国语学院学生及教师提供了吉林华桥外国语学院毕业论文发表及吉林华桥外国语学院教师职称论文发表的平台,为各位师生提供论文发表、写作指导、文献参考,期刊征稿代理,职称,核心期刊,论文检测,Sci,医学,教育,科技论文发表等服务。
本站编辑部会不定期面向吉林华桥外国语学院招聘校内兼职编辑,有意向的师生可直接咨询在线编辑老师,点击咨询
上一篇:通化师范学院研究生论文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