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职业教育论文

研究生发表论文建构主义思想在计算机专业课程教学中的应用

发布时间:2014-10-31 11:50:34更新时间:2014-10-31 11:52:13 1

  研究生发表论文期刊推荐《科学教育》,本刊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和“双百方针”,理论联系实际,开展教育科学研究和学科基础理论研究,交流科技成果,促进学院教学、科研工作的发展,为教育改革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做出贡献。
  摘 要:在中职计算机专业课程教学中,以建构主义思想为指导,实例展示,提出任务,引导学生分析任务、解惑任务的问题,完成任务。在此过程中,教师要及时对学生完成任务的情况进行检查,并给予综合评价。

  关键词:建构主义,计算机专业课程,任务驱动

  一、建构主义的主题思想

  建构主义认为,学习者要想完成对所学知识的意义建构,最好的办法是让学习者到实际环境中、真实情境中去感受、去体验,用探索法、发现法去建构知识。

  二、建构主义在教学中呈现的模式

  我们可以将与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以及建构主义学习环境相适应的教学模式概括为:“以学生为中心,在整个教学过程中由教师起组织者、指导者、帮助者和促进者的作用,利用情境、协作、会话等学习环境要素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和首创精神,最终达到使学生有效地实现对当前所学知识的意义建构的目的。”

  三、建构主义思想在计算机专业课程教学中的应用

  1.教学任务的提出

  创设情境、引起注意、提出框架。教师在课前根据教学大纲来确定教学内容。通过结合学生自身特点和条件,选择合适的、具有代表性的、典型的教学任务。如,Flash动画课程,在具体讲到“引导层”这部分内容的时候,为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我向学生展示了一个案例。在一张人物图片上,几只蝴蝶绕人飞翔,飞翔的蝴蝶有快有慢,时而在手背停飞,时而由远而近飞舞。学生亲眼看到这个神奇的效果,因而能集中注意力,明确学习任务。

  2.教学任务的分析

  要完成教学任务,首先要分析教学任务。教师要尽可能地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自觉性和主动性,使学生自发地独立思考,积极探索。拓展学生的思维能力,引导学生分析任务的知识构成。

  3.教学任务的协作完成

  教师需参与一些学生的讨论去发现问题,个别的问题,个别回答,带有普遍性的问题在全班回答或讲解。要引导学生掌握教学内容,适时交流,发现新思路,推广新思路,鼓励创新。教师进行比较、评讲、归纳,或由计算机运行得出结论。

  4.教学任务的评价

  建构主义学习过程的最终目的是完成意义建构而非完成教学目标。在对学生进行评价时,必须考虑到多方面、多层次的评价。可以运用理论设计、动手操作、学习态度等多种评价方式。

  总之,根据目标多元、方式多样、注重过程的评价原则,综合运用观察、测验、操作、作品展示、自评与互评等多种评价方式,改变过去期末一纸定结果、理论放首位的做法。


转载请注明来自:http://www.yueqikan.com/zhiyejiaoyulw/4564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