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职业教育论文

素质教育期刊办公自动化教学中的案例教学法

发布时间:2014-08-11 16:42:29更新时间:2014-08-11 16:42:58 1

  案例教学法是一种围绕着身边或社会或教学对象关心、能体现课堂教学目标的事件作为典型案例进行一系列的教学分析研讨活动。从而实现将枯燥的理论知识融于现代案例的学习创作中,有效提升办公自动化专业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和动手能力等综合能力的一种教学方法。如何让计算机操作能够即学即用,并让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学习计算机操作,是推动当前中职、大专和本科院校积极开展办公自动化专业课程教学的一大动力;同时,也给教职人员在办公自动化专业课程的教学方法的创新研究应用方面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摘 要: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计算机的操作和应用日渐成为人们生活、学习和生产工作中不能少的技能之一。近年来,各高校也更加重视对办公自动化专业课程的教授和教学方法的研究。笔者结合多年的计算机教学实践经验,从办公自动化课程的教学现状入手,指出当前办公自动化课程教学中的突出矛盾,并针对案例教学法在办公自动化教学中的应用进行深入研究,阐述其实施的必要性和实践建议,力求通过该研究找到提高办公自动化教学效果的新途径。

  关键词:素质教育期刊,案例教学法,办公自动化,教学策略

  一、办公自动化课程的教学现状

  “办公自动化”课程是一门实际操作性很强的高校计算机公共基础课,是“大学计算机应用基础”的增强版,主要是为了培养学生对办公软件日常应用的能力。特别是在现在的教学过程中,仍旧沿用传统的理论讲授的教学方法,而忽视实践操作应用的讲授,甚至在教学中的案例穿插,只能作为内容讲解或软件功能的佐证,而不能真正达到开设该门课程的目的,也不能很好的培养学生的综合办公能力和发现解决问题的能力。

  笔者通过对案例教学法在办公自动化课程教学中的应用研究,以求改变目前的教学现状,用案例分析教学的方法,用理论专业知识的讲解和培养学生动手能力相结合的方式,来培养学生的综合办公事务能力,力求在教学中真正打造“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的教学理念。

  二、办公自动化课程教学中的突出矛盾

  (一)课时压缩和课程特征之间的矛盾

  办公自动化可曾具有系统性、应用性和开放性的基本特征。尤其在计算机技术和网络技术应用不断普及的今天,办公自动化的应用正在朝着互联集成的方向发展。但课程的缩时导致学生现有知识不能与课程应用技能和实际问题解决能力的特征相适应。这就要求办公自动化课程的教学必须随时更新,及时将新知识和新技术和新方法引入到实际教学中。

  (二)学生对信息技术的应用能力不能满足社会需求

  信息时代的今天,社会对办公自动化专业的毕业生人才需求更旺盛,高职院校的学生不但要具有扎实的理论知识,而且需要具备超强的动手能力和发现解决问题的能力,但办公自动化专业在许多高职院校还只作为一门选修课程而存在。因此,动手能力差是大学生就业时普遍面临的问题,与社会对现代办公需求的发展极不平衡。目前,提高办公自动化课程教学改革已经成为各高职院校课程改革中的关注重点。

  三、案例教学法在办公自动化教学中的应用

  (一)案例教学法在办公自动化课程教学中的应用意义

  办公自动化作为一门实用性较强的选修课程,高职院校在对当前该专业的学生教学中,不光重视对学生外在实际工作能力的培养,也注重其内在创业与发展能力的培养,而要想全面的对该专业学生进行教育,就需要选择合适的教学方法,案例法就被认为一种新型的具有重大应用意义的教学方法。

  1.能有效的将理论教学与实践运用结合

  案例法在办公自动化教学中应用,一方面能够有哦小的传授课本中的理论知识;另一方面,也能够通过案例的分析和探讨,在趣味性的学习活动中增强主动学习和亲身实践的操作能力,有效的将教学理论和课程实践内容结合统一,真正做到活学活用。

  2.能有效激发学习兴趣和学生潜能

  通过真实案例实践的教学方法改革,更加凸显了对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开发,能给学生在课堂学习中更直观的感受,从而提升其对理论知识的认知,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在案例讲解、分析、思考、讨论中提出有效解决问题的方法。

  3.能有效提升实际问题的分析和解决能力

  这种通过生动形象、具体感性的实例形式进行教学的案例教学法,能够将所涉及的知识系统化的展现出来。并引导学生围绕案例进行问题的分析和解决,从而提升其未来工作中的实际运用能力。

  (二)案例教学法在办公自动化课程教学中的应用原则

  该方法在课堂中的教学应用,主要就是对传统单一教学讲授方式的改革,通过案例法来进一步提升学生在课程中的主体作用和教师的主导作用。为了实现这一新型的教学目的,教职人员在进行专业课程的教育中,应该秉承如下原则:第一,要明确该专业课程的教学目标,以便将教学目标和内容融为一体;第二,要尽量选取学生熟悉和感兴趣的社会典型案例来创造教学情境,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第三,要积极围绕引入的案例进行课程的分析和引导,让学生和教师充分互动,并积极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在案例分析和再造中有效融合学与做,从而真正实现学做交融的教学理念。

  (三)案例教学法在办公自动化课程教学中的实施方法

  社会经济的发展和市场的需求要求各高职院校这种对实用型人才的培养。实践能力和应用创新能力都应是重点培养的方向。而案例法教学能让学生充分了解现实问题,并立足现实加以解决,这一教学过程应重点加大对教学实施方法的运用。在实际教学中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第一,是案例的选择。案例作为案例法教学的核心,应注重突出教学内容的重点和难点,在案例分析中明确掌握本章节的理论内容。第二,是对案例的分析和讨论。这部分是案例教学的中心环节,直接决定案例引用的成功与否,教师可以通过自主发言、分组讨论和辩论等方式对教学内容进行引导,从而加强学生大脑的开发,启发其实际操作运用能力。第三,是教学方法的选择,这是案例教学的实现过程环节,注重学生的实践能力的提升。但传统的案例教学法通常采用教师口述的模式进行,往往达不到预期理想的教学效果,而运用多媒体的模式进行办公自动化课程教学,能够在文本、图像、声音、动画、视频等的媒体信息辅助作用下,增强学生对案例的认知和深入分析,采用正确的教学方法,只需要在案例教学中加以正确引导,就可以实现教学目的,通过案例教学法随时随地来提高学生在课堂上的技术实践能力。

  (四)案例教学法在办公自动化教学应用中的局限性

  任何一种教学方法,不管多么的有效和独特,但都有一定的局限性,案例教学法在办公自动化教学应用中也存在一定的局限性,主要表现在以下几点。第一,概括性不强。在教学中,一个案例基本不能全部概述一个章节的内容,甚至一个小节选用一个案例都不能囊括全部内容。第二,不能全面调动学习积极性。案例教学法比较适合主动性格强的学生,对于惰性心理强的学生来说,很难提高其学习积极性。第三,教学条件受限制。案例教学法对班级规模要求较高,一般在20人左右为宜。学生人数太少或太多都不合适,太少则不利于讨论,太多则会减少许多学生的发言机会。在当前以选修大课为主要课程设置的高校教学中,办公自动化课程一般人数在100人上下,这样的教学环境也并不适合案例法教学的推广应用。

  四、结语

  总之,信息能力已经成为社会对人才素质要求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尤其在计算机技术和网络技术的飞速发展的当今时代,各企事业单位都开始普遍采用现代办公模式,将网络信息化技术和办公自动化软硬件有效结合,实现资源共享,有效的降低办公成本,提高办公效率。由此,对办公自动化人才能力也有了更高要求,专业教师人员通过对案例法在办公自动化教学中的应用研究,分析其利弊和可供实践的重大意义,以期取得满意的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袁仁明.中职计算机办公自动化教学中的思考[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0(30).

  [2]陈芝纹.计算机办公自动化入门教学的探索[J].武汉冶金管理干部学院学报,1999(3).

  [3]赵伟.办公自动化实践教学之我见[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1(11).

  [4]赵玉琦.浅析案例教学法在办公自动化教学中的应用[C].华章,2010(35).


转载请注明来自:http://www.yueqikan.com/zhiyejiaoyulw/4299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