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职业教育论文

红河学院学报杂志

发布时间:2014-04-24 14:05:46更新时间:2014-04-24 14:06:32 1

  本刊是由云南省教育厅主管、红河学院主办的学术性期刊。坚持“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办刊方针,广泛吸收国内外高质量的来稿,强调学术性、创新性和实践性。宗旨为反映国内外最新科研成果和学术动态,以促进文化交流,繁荣学术研究,为科教兴国做出贡献。主要反映本校的两个文明建设,刊发学术文章,反映科研成果,指导教学实践,交流科教学术信息,促进科教学术的繁荣发展。

  《红河学院学报》是经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批准,由红河学院主办,国内外公开发行的综合性学术期刊。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坚持“双百”方针,为繁荣学术研究,提供交流平台。主要刊登理、工、农、医、文、史、哲、经济、法律、教育、管理等各大学科方面的学术论文。热忱欢迎各高校、科研院所的专家学者希1研究人员及企事业单位的专家学者赐稿。对学术品位高、在理论和应用上有创新的论文,特别是有基金资助的论文本刊将优先发表。

  本刊己被认定为《中国核心期刊数据库》收录期刊,《中国期刊网》、《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全文收录期刊,《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中国人文社科引言数据库》和《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来源期刊。

  【收录情况】

  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获奖情况

  云南省高校学报三优秀评比专科组第一名

  云南省高校学报综合评比二等奖

  首届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检索与评价数据规范奖

  期刊名称:红河学院学报

  主办单位:红河学院

  国际刊号ISSN:1008-9128

  国内刊号CN:53-1196/C

  出版周期:双月

  出版地:云南省个旧市

  期刊语种:中文

  期刊开本:16开

  历史沿革:蒙自师专学报;蒙自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现用刊名:红河学院学报

  创刊时间:1980

红河学院学报

  【栏目设置】

  主要栏目:民族文化研究、红河作家评论专辑、邓小平理论研究、文学研究、学科与经济建设、高教研究、中学论坛、素质教育研究、二十世纪中国文学回顾。

  【投稿须知】

  1.来稿要求论点明确、数据可靠、逻辑严密、文字精炼,每篇论文必须包括题目、作者姓名、作者单位、单位所在地及邮政编码、摘要和关键词、正文、参考文献和第一作者及通讯作者(一般为导师)简介(包括姓名、性别、职称、出生年月、所获学位、目前主要从事的工作和研究方向),在文稿的首页地脚处注明论文属何项目、何基金(编号)资助,没有的不注明。

  2.论文摘要尽量写成报道性文摘,包括目的、方法、结果、结论4方面内容(100字左右),应具有独立性与自含性,关键词选择贴近文义的规范性单词或组合词(3~5个)。

  3.文稿篇幅(含图表)一般不超过5000字,一个版面2500字内。文中量和单位的使用请参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定计量单位最新标准。外文字符必须分清大、小写,正、斜体,黑、白体,上下角标应区别明显。

  4.文中的图、表应有自明性。图片不超过2幅,图像要清晰,层次要分明。

  5.参考文献的著录格式采用顺序编码制,请按文中出现的先后顺序编号。所引文献必须是作者直接阅读参考过的、最主要的、公开出版文献。未公开发表的、且很有必要引用的,请采用脚注方式标明,参考文献不少于3条。

  6.来稿勿一稿多投。收到稿件之后,5个工作日内审稿,电子邮件回复作者。重点稿件将送同行专家审阅。如果10日内没有收到拟用稿通知(特别需要者可寄送纸质录用通知),则请与本部联系确认。

  7.来稿文责自负。所有作者应对稿件内容和署名无异议,稿件内容不得抄袭或重复发表。对来稿有权作技术性和文字性修改,杂志一个版面2500字,二个版面5000字左右。作者需要安排版面数,出刊日期,是否加急等情况,请在邮件投稿时作特别说明。

  8.请作者自留备份稿,本部不退稿。

  9.论文一经发表,赠送当期样刊1-2册,需快递的联系本部。

  10.请在文稿后面注明稿件联系人的姓名、工作单位、详细联系地址、电话(包括手机)、邮编等信息,以便联系有关事宜。

  【杂志目录】

  2013年第5期目录

  滇越研究

  (1)元明清时期云南毗越边地民族与中越疆界变迁李正亭

  (6)越南全方位开放战略的实施及对其东南亚经济地位的影响刘芝平

  (10)滇越边民跨境流动及其特征——基于“江外三猛屯方”哈尼族的实证研究卢鹏

  哈尼族文化研究

  (14)论哈尼/阿卡血缘标志——谱系杨六金

  (19)哈尼族与日本关于鱼的文化对比吕俊梅郭晋勇

  (22)网络传播背景下滇南哈尼族语言文字的保护与发展马泽波

  民族文化研究

  (25)景谷傣族南传佛教的传播发展和经文系统初探周寒丽李莲

  (28)民国时期西南边疆少数民族社会风俗改革活动述略朱映占

  文学研究

  (31)批“灵学”破“鬼相”:对新文化倡导中“科学与迷信”讨论的回顾陈方竞

  (37)“人的文学”文学史观与中国现代文学史的建构徐红妍

  (41)明代戏曲评点的基本特征——以《西厢记》为例韦乐


转载请注明来自:http://www.yueqikan.com/zhiyejiaoyulw/36387.html